正文 第35章 要案(1)(3 / 3)

守門官田仁放太子逃出長安,丞相劉屈髦要殺田仁,禦史大夫暴勝之對丞相說:“司直為朝廷二千石大員,理應先行奏請,怎能擅自斬殺呢!”於是丞相將田仁釋放。漢武帝聽說後大發雷霆,將暴勝之逮捕治罪,責問他道:“司直放走謀反的人,丞相殺他,是執行國家的法律,你為什麼要擅加阻止?”暴勝之惶恐不安,自殺而死。武帝詔遣宗正劉長樂、執金吾劉敢奉策收皇後璽綬,衛子夫選擇了自殺。

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大臣們都譴責李陵不該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漢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聽聽他的意見。司馬遷說:“李陵帶去的步兵不滿五千,他深入到敵人的腹地,打擊了幾萬敵人。他雖然打了敗仗,可是殺了這麼多的敵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馬上去死,準有他的主意。他一定還想將功贖罪來報答皇上。”漢武帝聽了,認為司馬遷這樣為李陵辯護,是有意貶低李廣利(李廣利是漢武帝寵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說:“你這樣替投降敵人的人強辯,不是存心反對朝廷嗎?”他就把司馬遷下了監獄,交給廷尉審問。第二年漢武帝殺了李陵全家,處司馬遷以腐刑。

暴勝之擔任直指使者,經他之手處死的二千石以下官員眾多,因此威鎮各州郡。暴勝之來到渤海郡,聽說當地人雋不疑賢明練達,便請來相見。雋不疑容貌莊重嚴肅,衣冠十分華麗整齊,暴勝之聽說雋不疑到來,連鞋都沒顧上穿好就急忙起來相迎,讓進客廳坐定,雋不疑以手按地,欠身說道:“我認為,作為一名官吏,過於剛強容易折斷,過於柔弱則法令難行。”暴勝之對他的告誡深為讚同,回到京城後,上奏推薦雋不疑。漢武帝召雋不疑前來,任命為青州刺史。

雋不疑擔任京兆尹,官吏和百姓對他的威信都很敬服。每當他巡視各縣,審查囚徒的判處情況歸來,他的母親總要問他:“給受冤屈的人平反了嗎?救活了多少人?”如雋不疑為很多受冤屈的人平了反,其母便比平時高興;如沒有平反之事,其母便生氣得不肯吃飯。因此,雋不疑為官,雖然執法嚴格,卻並不殘忍。

有一位男子,乘坐黃牛犢車來到未央宮北門,自稱他是漢武帝的衛太子劉據,公車官將此事奏聞朝廷。漢昭帝下詔書命三公、九卿、將軍、中二千石官等一同前往辨認。長安城中的一般官吏和百姓前去圍觀的達數萬人。右將軍為防止發生不測之事,率兵守在宮門前麵。前往辨認的丞相、禦史、中二千石官等,誰也不敢發言。京兆尹雋不疑最後趕到,命手下官吏將該男子逮捕。有人勸他說:“是否真是前太子還不能確定,暫且不要處理!”雋不疑說道:“衛太子得罪了先帝,逃亡在外,當時沒死,如今自己又回來了,也是國家的罪人。”於是將該男子押送到詔獄。於是雋不疑在朝中名重一時,其他身居高位的人都自認為比不上他。

經廷尉審訊核問那個人,竟然發現是一騙案。那位自稱是衛太子的人本是夏陽人,姓成,名方遂,住在湖縣,以占卜為職業。衛太子的一位侍從曾經請他占卜,並對他說:“您的身材相貌都很像衛太子。”成方遂聽到此言之後頗為動心,希望借此取得富貴。成方遂被定以誣罔不道之罪,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