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若詩情定賞花會,許家恒多日以後才曉得他們的相識是有意安排的,不過,有意無意都無所謂,他已經愛上了她。
賞花會過後,阮氏來信試探阮若詩,自然免不了又為許家恒說好話。阮氏這個舉動純屬多餘,阮若詩少女心萌動,幾乎認定許家恒就是她尋覓多時的意中人。她雖出身官宦之家,卻不貪慕榮華富貴,她隻想與意中人廝守終生,如果她喜歡的人能讓父母認可,那就最好不過了。
姑母極力撮合他們,許家又是父親家鄉的大戶人家,她與他一起應該不存在阻礙。一念及此,阮若詩心裏的顧慮漸漸消散,她是個乖乖女,從小到大沒做過任何越矩的事,父母的話勝過一切,他們要她往東她是不敢往西的。
既然,父母不會阻止這門親事,那麼,就要看許家恒的心意了。她畢竟是個女兒家,怎好意思主動開口,許家恒若是對她無意,她也隻能默默離開吧!
眾人眼裏的阮若詩簡直就是天仙下凡,她卻不為自己的美貌驕傲,嚴格的家教束縛了她的個性,內心深處甚至隱隱有些自卑,她的兩個兄弟都很出色,年紀輕輕就進宮任職,相比之下她能找個好婆家就很不錯了。所以,阮若詩自我要求很高,從不與輕浮之流來往,生怕做錯了什麼事惹父母不開心。
確定許家恒的心意之前,阮若詩不敢表明自己的好感,阮氏邀請她來雲雀鎮遊玩,父母看在姑母的麵子上沒有拒絕。阮若詩坐上馬車的那一刻,一顆心就砰砰狂跳,她很快就能見到意中人,興奮中夾雜著一絲不安,她不知道許家恒是否已有心愛的女子,她這一去會不會是自找傷心。想來想去,阮若詩索性一味相信姑母說過的話,相信許家恒尚未遇到心動的女子。
阮若詩滿懷期待地來到許家,卻沒見到朝思暮想的那個人,坐立不安心事輾轉,想問姑母又不好意思開口。阮氏看出了她的心思,偷偷告訴她許家恒還在路上,過不了幾天就會回來。阮若詩這才放下心來,等待雖嫌煎熬,卻也有種難以言喻的甜蜜。
許家人對這位遠道而來的名門千金充滿了好奇,初見仙子般的阮若詩皆是驚為天人,許老夫人很喜歡她,一來許阮兩家是親家,二來這個女孩確實討人喜歡。許老爺心裏有數,早就聽說阮家小姐才貌出眾,見了本人更為滿意,高興地都說不出話了。玉順也很欣賞知書達理的阮若詩,隻是當時她還不知道這位阮小姐會給許家恒帶來什麼影響。
碧珠沒想到世間還有這麼出色的姑娘,本想拉攏了來介紹給許家彥,後來知道她是阮氏的侄女,立馬斷了這個念頭。許家昌從沒見過這麼美的女子,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哈喇子也是止不住地流,氣得苗氏嘴歪眼斜差點吐血。許家美見了她既羨慕又嫉妒,阮若詩清新脫俗的容貌,優雅迷人的氣質都是她渴望擁有的。
許家恒初見阮若詩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隱約覺得在哪裏見過,卻又想不起來,為免失態連忙施禮問好。阮若詩匆忙回禮,表麵看起來很鎮靜,心裏已是翻江倒海,很想知道許家恒有沒有想起她。
既然見了麵,相處生情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阮若詩沒有隱瞞賞花會見過麵的事實,許家恒欣賞她的坦誠,自然不會介意。阮若詩彈得一手好琴,對畫也頗有研究,兩人有共同的愛好,彼此之間的吸引越來越強烈。
許家恒發覺自己墜入了愛河,他迫不及待地寫信告訴了許家彥,將他們交往的每個細節都詳細地記錄下來。隻要是許家恒喜歡的,許家彥都會支持,雖說他對這位阮小姐沒有什麼印象,但從二哥的字裏行間能看出來她是個蕙質蘭心的女子。
漸漸地,許家人都看出來許家恒和阮若詩情投意合,大家一致認可這段佳緣,阮氏得意之極便給京城的大哥寫信提起他們的親事。阮尚書接到信舉棋不定,按理說女兒鍾意許家恒他不該阻止,何況許老爺在雲雀鎮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不過,他的女兒大有機會在京城找到更好的婆家,嫁到許家未免太委屈了。
阮氏又來信催,阮尚書隻好簡單回了封信,說是要阮若詩先回來再商議。許老爺以為這門親事不成問題,當即備了幾車彩禮進京,打算當麵跟阮尚書定下成親的日子。
許家恒和阮若詩正處於熱戀期,兩人依依不舍誰都不願離開對方。但是,阮尚書發話要女兒回去,阮若詩不敢不從,許家恒也不敢得罪未來的嶽丈大人。更何況,許老爺一路護送,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許家恒將親手打造的粉荷發簪送給阮若詩,兩人一起設計的“詩情畫意”的書簽還沒做好,便約定等阮若詩下次來的時候一起去取。說了好多情話,許家恒終於舍得讓她走,阮若詩從車窗裏探出腦袋,不停朝他揮手,直到再也看不到那道修長的身影,才心神不寧地放下窗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