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回民孫文魁於歸化(今呼和浩特)創辦文魁堂磨坊,以馬拉石磨從事米麵加工。次年改為電動石磨,雇用工人二十餘人,生產效率大為提高。1948年初,將廠名改為爭光,以“望月樓牌”為產品名稱,並添置鋼磨一部,以圖發展。1949年綏遠解放後,改名為爭光恒記麵粉廠,為發展當地回族米麵加工業作出成績。
電力工業。1910年,開封回民富商魏子青(字步雲)征得地方政府同意,於開封南關三裏堡購地50畝,集資25萬元,招收工人約200人,創辦普臨電燈公司(陳真、姚洛:《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1輯。)。經過積極籌辦,於1912年正式開業。當時電廠有一台100瓦的蒸汽機,不久又購買一台60瓦的蒸汽機,開足馬力時可帶16支光電燈一萬盞(《開封普臨電燈公司廣告》,見1917年7月20日開封《大梁日報》。)。1916年春,魏子青在鄭州大同路創辦“鄭州明遠電燈股份有限公司(原名鄭州普照電燈公司)”,投資12萬元,魏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白德清任經理,負責日常工作。購置外國產75瓦立式蒸汽機一台,工人10餘人。本擬於1916年6月發電(《鄭州電燈公司快開張矣》,見1916年12月23日開封《嵩嶽日報》。),因恰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機器未能按時運到,延至1917年才發電營業。1919年公司擴大規模,遷至鄭州西關外金水河畔,工人增至30人左右。1917年由魏子青籌備,揚紹泉任董事長兼經理,於洛陽創辦照臨電燈公司。購置75瓦發電機一台,職工20餘人,於1918年開始供電。然而,魏子青苦心經營的3個電廠的結局均極悲慘。普臨電燈公司除1938年日寇占領開封後為侵華日軍霸占外,還先後於1927年、1932年、1945年為韓複渠、偽河南省政府加以“通敵”“敵產”等罪名收歸官辦。雖然又三次發還魏氏,但設備受損,虧損嚴重,始終未能恢複元氣。鄭州明遠電燈公司幾經劫難,由於虧損嚴重,不得不於1948年9月移交給水利部黃河機工總隊經營(陳廷良:《回族實業家--魏子青創辦的河南工商業概況》,載《開封文史資料選輯》,第3輯。)。洛陽照臨電燈公司開業不久,因資金短缺,設備受損嚴重於1922年關閉。
1948年,回族工商業者馬輔臣投資20萬銀元並集資部分股金,於甘肅臨夏籌建民生水力發電廠。修建了部分機房、宿舍,建國後始行安裝發電。
火柴工業。20世紀30年代,鎮江回民金子如投資於江西九江設立大中華火柴廠,產品主要銷售湖北、江西等長江中遊省區。(鄭勉之:《近代江蘇回族經濟概貌》,載,《寧夏社會科學》,1985年,第4期。)1937年,回族工商業者馬輔臣於甘肅臨夏西堡子村創辦民生火柴廠,生產黃磷火柴,商標為飛馬牌,經營至解放。
食品工業。清末民初,邵陽北江隴回民合夥創辦了“同生利”製糖手工作坊,自1923年起由木榨改為石榨,1938年又由石榨改為鐵榨,將紅糖加工為白糖,並用製糖廢料用來釀酒和提煉酒精,進行綜合利用,已基本上具備了現代化糖廠條件。此外,如前所述1927年上海回民集資創辦的春申食品有限公司,采用部分機器生產各種糕點、各類罐頭,已屬新式食品工業行列。
卷煙工業。民國時期,不僅南京、北京、昆明等一些大城市有回民經營卷煙業,即在豫南偏僻縣城固始,由回民王金生出麵聯合許殿雲(回族)、崔少恒(漢族)等,采取“召股集資”按股分紅辦法,於1942年在東關北大街創辦光亞煙廠。購置卷煙機、切絲機和軋梗機等設備,1943年正式投產。所生產蓼城、國光普通香煙和熊貓高級香煙,一經問世,供不應求。當時“該廠全年稅收占全縣各行業總數的50%左右”(雷雲庭:《光亞煙廠興衰史》,《固始文史資料》,第2輯,1988年。),效益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