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猛龍過江(1 / 3)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很久很久以前,在北方有一條大江。江岸上彼此相隔不遠散落著十幾個村子,依江居住著很多百姓,男人每日捕魚打獵,女人每日耕種持家。日子雖過的清貧卻也衣食無憂,安居樂業。

這一年,傾盆的大雨接連就下了一個月,江水泛濫,衝毀了許多的良田,每日裏江水翻滾,風高浪急,男人們也不能下水捕魚,出門狩獵。眼看著每家的糧食都不多了,在這樣下去恐怕就會有饑荒出現。

最後,沒有辦法,沿江的村子所有百姓每日在江邊祭祀,祈求老天憐憫,不要再下雨了,雨再不停就真的沒有活路了。可是,天像漏了一般,始終沒有停的意思。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卻又無計可施。

就這樣又過了有十來天,有一天夜裏,江邊所有的百姓都做了同樣的一個夢,百姓們夢見,有一條白龍,乘霧而來,對他們說道:“這江我占了去,在此修煉,這連日的大雨便是我顯得神通,爾等若要風調雨順,來日須得擺上三牲、一對童男女,並降香與我。而後每年江河解凍需將一對童男童女投入江中助我修煉,我便收了神通,還爾等清平世界。如不然,我便水漫這地界。若有人企圖逃走,我也會叫你知道老爺的手段。明日祭祀我便顯了真身,叫爾等凡夫知老爺並非說笑。”說罷,駕霧而去投入那滾滾江水中。

第二天,所有人議論紛紛,不知如何是好,你若說是真吧?卻明明在夢中。你若說是假吧?又怎會這許多人做了同樣的夢?最後大家決定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若不是真的也就罷了。於是,便按那白龍的要求備好三牲,點香打幡,敲鑼打鼓,又選出以為年長老者作為大祭司,自是一番布置。隻是不知這童男童女哪裏去尋。最後,決定所有十五歲以下孩子抓鬮來定究竟是誰家的孩子舍死來成全這一方百姓。家有孩子的百姓不免心下淒然,沒孩子的百姓不免暗自慶幸。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讓這江裏就出了個吃人的妖精呢?

一切準備停當,便將三牲和一對童子放入小舟,一對童子拿著漿,猶自滿麵嬉笑緩緩向翻滾的江心劃去,卻還不知自己正把自己一步步推向死亡。岸上的眾人也沒閑著,一時間旗幡招展,鑼鼓喧天,隱隱的卻摻雜著嚎啕的哭聲。

大祭司手一舉,刹那間岸上嘩然即止,老者進步上前,雙膝跪倒,身後眾人也紛紛跪倒。老者道:“老爺吩咐,我等莫敢不從,今日率眾人前來求老爺可憐我等凡夫,收了神通。”如此反複三遍。江中濁浪滔天,江心似乎開鍋一般,那小舟忽的急速向江心衝去,瞬間便沒入滔天江水中,就此不見蹤跡。忽然間,一股巨大水柱衝天而起,隻見水柱上站得一人,一襲白衫,麵若冠玉,唇紅齒白,金冠束發,腰間絲絛垂膝,雙目炯炯有神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奸邪之氣。

此人居高而視眾人,忽的仰天大笑,直至半晌方才吐氣開聲道:“爾等心意老爺笑納了,看在爾等有心的份上,老爺這就收了神通,還你等清平世界。”而後,那水柱忽的又向上漲了十幾丈,一條巨龍從天而降,這巨龍渾身銀白色鱗甲,十二三丈長短,缸口粗細,頭有磨盤大小,龍吟一聲,鑽入江中,就此銷聲匿跡。隻見江水慢慢恢複平靜,天邊烏雲漸收,雨也終於止住。一輪紅日居中而掛,原來已是晌午。眾人漸露喜色,又在江邊拜了一會,也就逐漸散去,隻是失了孩子爹娘止不住哭聲不肯離去。

自那日起,也算的上風調雨順。每年固定的祭祀乞得一年豐收,似乎很劃算,隻是每年的一對童子著實難尋,也隻好抓鬮。百姓們隻願上天有眼別讓此等禍事降到自家頭上,也就管不得那許多了。隻希望就此能平靜的生活。

如此又過得許久,久得人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每日男人們依舊捕魚打獵,女人們還是耕種持家。

江邊上有個小村,有百十戶人家。有一家農戶姓李,祖上是山東逃荒過來,在此紮下根來。男人本分老實,也有山東人豪爽的性格,名叫李壯。老婆是十裏八寸唯一一個教書先生的女兒,名喚韓竹君,為人善良,一手的好女紅,識文斷字,知書達理。膝下育有一子一女,哥哥叫虎子,剛滿十二歲,女兒叫鳳兒,今年十歲。俗話說:兩畝地,一鬥牛,老婆孩子熱炕頭。老李都有了,雖然生活奔波,辛苦,但老李很是滿足。

沿江的村子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逢五為集,也就是鄉下人為了能方便買東西,約定俗成,每逢初五,十五,二十五為集市,十裏八村的都要到一個叫上坎的村子買一些柴米油鹽和生活用品,或者販賣一些自己家做的手工品,百姓稱為趕集。

今日恰逢初五,老李就帶著虎子來趕集,買些生活用品,順便把老婆織的粗布賣了貼補家用。上坎村距離老李家還有十幾裏路,為了能有個好位置買布,天剛蒙蒙亮,父子二人便出發了。

虎子最愛趕集了,那裏有好多新鮮的玩意,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虎子最愛吃的就是糖人了,甜甜的,還可以拿在手裏玩耍,最是膩人不過了。妹妹最愛吃的就是集市東頭買的切糕,每次虎子趕集都會給妹妹買一塊,妹妹總會親親虎子,看著妹妹滿足的樣子,虎子比自己吃的還高興。虎子最疼妹妹了,什麼好東西都是讓著妹妹。哥哥做得有滋有味。

集市上可真是熱鬧,吆喝聲此起彼伏,老李父子找了個還算熱鬧的地方,把粗布擺上,老李媳婦心靈手巧,織的布也顏色透亮鮮活,最是搶手,一會的光景,就塊賣完了。

虎子看看將將賣完便道:“爹,給我幾個銅板,我到東頭給妹妹買些切糕,妹妹老早就嚷著想吃了。”

老李笑道:“隻買切糕嗎?那就不買糖人了?”

虎子趕忙接道:“糖人當然也要買了,但是先給妹妹賣切糕,要不一會賣完了怎麼辦啊?”

老李拿出幾個銅板給了虎子道:“快去快回,完了我們還要買別的東西呢!”虎子點點頭道:“爹,那我去了。”老李擺擺手。虎子撒腿就跑一陣風似得,轉眼就消失在人群中。老李笑著看著虎子,喃喃道:“這小子,又得閑逛個半晌。”

虎子順著人流向村東頭走去,一邊打量著路邊了攤子。虎子的眼睛明顯就不夠使了,東瞧瞧也新鮮,西看看也熱鬧。虎子信步往前走著,發現一個攤子圍滿了人。出於孩子心性,虎子也擠了進去。原來是賣蛇的。隻看見一個人滿臉橫肉,手裏掐著三四尺長了蛇叫賣道:“賣蛇了,賣活蛇了,現殺的活蛇,蛇肉延年,蛇膽明目,有買的快點啊!完事收拾回家了啊!”圍觀的人群中不時的有人掏錢買蛇。有的人也要求賣蛇人給宰殺。地上的血跡發出陣陣的腥味,籠子裏還有幾條待賣的蛇。虎子看罷,感覺不舒服,轉身剛要離開。忽覺籠子裏一條小蛇昂著身子正在看他。虎子不禁仔細打量,這蛇生的好生奇怪,一尺左右的身長,卻不見吐信,渾圓的蛇頭上似乎有兩個小疙瘩,遊走的身形異常的靈動。那蛇一直盯著虎子,虎子也在看那蛇,那蛇頭不斷上下擺動,好像是給虎子作揖一般。虎子見那蛇竟無絲毫懼怕,反而心裏覺得那蛇生的可愛。虎子想起娘常說的一句話:上天有好生之德。決定買下來放生。便壯著膽子問賣蛇人道:“大叔,請問這蛇多少錢?賣蛇人看他一眼道:你買它作甚?那小蛇十五文算你,如何?”虎子道:“我隻有十三文錢,行嗎?”賣蛇人道:“去去去,一邊玩去,誰家的孩子啊,有人管沒?十五文一個子都少不得!”虎子哦了一聲再不答話,卻也沒有離開,蹲在籠子邊上和那蛇竟然對視起來。賣蛇人見虎子也不多話,也沒趕他離開,繼續自己的買賣。堪堪半個時辰,集市就要散了,所有買蛇的人都覺得那蛇太小,最後隻剩下那一條小蛇獨自在籠中。賣蛇人看見虎子還沒走,隻是定定的看那蛇,便道:“小公子,十三文就十三文,就這一條了,我賣完也好回家。”虎子高興的把買糖人和給妹妹買切糕的十三文錢全部給了賣蛇人。賣蛇人接過錢道:“小公子,用不用我幫你殺了啊?”虎子連忙道:“不用,不用,謝謝大叔好意,能給我個裝蛇的籠子嗎?”賣蛇人把小蛇裝到一個小籠子中遞給虎子,虎子接過道謝後轉身離去。

虎子這一去快一個時辰了也不見回轉,老李正急的不得了,看見虎子提著個籠子一路小跑的回來了。老李不由得生氣道:“你幹啥去了,這半天的光景,也不見回,多急人啊?”

虎子趕忙賠笑道:“爹爹莫要生氣。”於是把剛才的事說給老李。老李雖然生氣,可兒子畢竟有顆善良的心,也就沒有深究,隻是道:”你看這集市散了,你娘要買的物事一件也沒買,看回家你娘怎麼收拾你。”虎子道:”我娘看我救了一條命,心裏說不定怎生歡喜呢?又怎會怪我?爹爹,一會到樹林裏我們把它放生了,行嗎?”老李道:”它是你買來的,怎生處置你自己拿主意好了。說完收拾東西回家。”

出了上坎村,有一片草地,虎子打開籠子,那蛇緩緩爬出籠子,卻不在往前走,隻是不住的想虎子點頭,虎子納悶說道:”小蛇,小蛇,你快走吧?你娘親正等你回家呢!”那蛇隻是不走,昂頭看著虎子。虎子看了看它道:“你不回家,我可要回家了,你自己要小心哦,不要再被抓到啊!”說完,虎子便和老李走了。隻剩那蛇呆呆的看著他們的背影。

父子二人回到家中,虎子娘將將把飯做得。此時正直三伏天氣,房內炎熱,一家四口便將飯桌擺在院中,剛要吃飯,就見得一條小蛇遊進院中,虎子定睛觀瞧,卻也認得,這小蛇生的奇怪,額上有兩個小肉疙瘩,不正就是方才放生的那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