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從象征意義講,這些單獨存在的載貨陶駱駝,也是胡商及其行為的具體表現。雖然這些胡商俑與陶駱駝的造型隻是象征性的,並非完全寫實的作品,如騎駝俑與駱駝的比例不協調,總是人小駝大,但是它所反映的社會上胡商活躍的情況卻是真實的,是依照人世情形為死者構想冥世情況的表現。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隨葬品攜帶的信息來分析研究當時社會上的胡商活動。
問:您認為這些墓葬中出土的胡商俑給我們攜帶來了什麼信息?
答:通過對出土胡商俑及陶駝組合的墓葬形製與墓主身份的考察,出土胡商陶駝組合俑的墓葬有磚室墓與土洞墓兩種,很難單憑磚室墓與土洞墓來區別貴賤,有的公主墓也是土洞墓,但隨葬品同樣很多。從出土胡商陶駝組合俑的墓主身份看,據墓誌和隨葬品,墓主絕大部分是官僚,少數是富人,在隨葬品貧乏的小墓中,未見胡商陶駝組合俑。反映出胡商對富貴階層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對貧賤階層的重要性,也間接反映出,胡商販運來的貨物,銷售對象主要是富貴階層。這種情況從胡商陶駝組合俑在京城與重要城市地區出土多、在邊遠地區出土少方麵也可得到佐證。
唐代開元時,曾對各級官僚的隨葬品做過規定,內容很多,其中的一項是隨葬的陶俑、駝、馬均不得高逾一尺{75}。朝廷對隨葬俑及陶駱駝、陶馬進行限製,已充分顯示了當時隨葬陶駝的普遍性。雖然規定陶俑、駝、馬不得高逾一尺,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由上麵列舉的出土陶駱駝看,多在一尺甚至兩尺以上,可見逾製現象廣泛存在,規定有名無實。此外,通過出土陶駝可見,隻有少數是騎乘的,多數是載貨的。這種現象,表麵上反映了官僚對隨葬陶駱駝的喜好,實質上則反映了上層社會對胡商的依賴關係。
胡商圖
問:在胡商研究中,除了胡商俑,還有什麼考古資料能為探討胡商提供有效信息?
答:從北魏到隋唐,胡商圖的數量也很多,依考古發現的種類劃分,有墓葬壁畫、墓葬雕繪兩類,墓葬雕繪又可分為石雕與磚雕兩類。除墓葬壁畫外,石窟寺廟壁畫及其他繪畫作品中也有這方麵的內容;從墓主族屬分,又可分為胡人墓與華人墓兩類。特別是近年發現的古代中亞人墓葬石棺床圖案上,也有胡商圖像。這些圖像,都為探討胡商提供了諸多信息。
問:北朝有沒有與胡商直接相關的墓葬壁畫內容?
答:有的,在北齊、北周墓葬中,已發現多幅與胡商有關的壁畫內容,如前文我們提到,太原婁睿墓墓道兩壁上層壁畫中,各有一幅載物駝隊。畫麵為四人五駝。為首一人,頭頂部光禿,鼻肥碩高聳,濃眉環眼,似大食人形象,右手背於身後牽著駝韁,駝首高昂,大步緩行。右後一駝,馱圓鼓大白軟包。兩駝間,一人高大修長,戴高筒氈帽,高鼻短胡,濃眉深眼,似為波斯人。所牽駝衝天長嘯,馱大花軟包與垂橐。後一駝引頸扭頭麵向畫外,馱大軟包、虎皮垂橐及絲綢,大步緊跟。兩駝右側二人二駝,相隨前進{76}。
山東益都石棺床上的“商旅駝運圖”和“商談圖”,則是明顯的兩幅絲路商旅圖。前一幅圖的畫麵上部有兩隻朱雀向左側展翅飛翔,中央為一仆人牽引一匹駱駝和供主人騎坐的駿馬,向右行進。仆人深目高鼻,短發,上穿翻領衫,腰係革帶,右佩香囊,左掛短劍,下著緊腿褲,腳穿軟底尖頭皮鞋。駱駝為單峰,背上有獸麵紋的鞍具,駝峰兩側為成卷的織物,織物外懸掛著考究的水囊。後一幅圖的畫麵中央是主人、商人和仆人,主人是漢人漢服,坐於一束腰凳上,麵對著商人。商人深目鉤鼻,頭發卷曲,身著翻領長衫,下穿緊腿褲,腳蹬尖頭軟底皮鞋,麵相肥胖,手捧一物,麵露殷勤獻媚之色。其後仆人手捧一盤,盤中有物。是一幅難得的貿易商談畫麵{77}。
問:我們知道,北朝入華中亞人很多,請問在他們的墓葬中,是否發現有關胡商的圖像呢?
答:入華中亞人墓葬中也有胡商圖,如出土於中原、後流落日本Miho博物館的一組描寫北齊中亞人生活情景的石棺床圖案上,就有胡商驅趕著駱駝的內容。畫麵是一隊騎馬的突厥人正在行進,內側有人趕著強壯的駱駝,駱駝載著一個碩大的圓筒形貨架,用繩索緊緊地綁在駱駝背上{78}。安伽墓和史君墓是近年在虞弘墓之後新發現的北周粟特人墓葬,兩墓墓主人都與薩寶有關,葬具壁上都雕繪有外來商人的形象,很有代表性。如安伽墓石床榻正麵屏風圖案第5幅野宴商旅圖中,粟特商人與一個突厥人坐在一個氈帳中交談,外麵是一個駝隊在等待,反映出粟特商人途經突厥人領地時,拜訪突厥首領的場麵{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