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沐走到化生寺的大門前,跨出門檻時看到門前的接引僧正站在門邊,他身前跪著一個布衣中年人,略低著頭,呆呆的注視著地麵,接引僧唱了一聲阿彌陀佛後說道:“門外紅塵,門中淨土,長安城就在門外,是進是退還由施主自行選擇。”
布衣中年人抬起頭,用空洞的眼神望著接引僧,木然的張開嘴,沙啞的聲音掙脫喉嚨的束縛,緩緩說道:“我從境外來到長安城,隻是為了能進化生寺,所以我心意已決。”
接引僧聽罷欲上前扶起布衣中年人,卻見蘇沐走來擋住了他的手,接引僧不解的看著他,蘇沐對他搖了搖頭卻勾起嘴角似笑非笑,看著布衣中年人說道:“你心不淨,凡事未了,不適合出家修行。”
布衣青年木然的轉過頭看著蘇沐,道:“心已經死了,也就沒有凡事能糾纏了。”
蘇沐依舊不變臉上的微笑,淡然道:“為情?”
布衣中年人低下頭,沙啞而木然的聲音有了些許情緒的變化,說道:“家父家母都被突厥人殺了。”
蘇沐一挑眉,收斂了笑容,慍怒道:“那你為何不應征入伍上陣殺敵,反倒要出家為僧,你以為這樣就能斷絕凡塵,清除雜念?”
布衣中年人低頭不語,蘇沐抬手一揮,一把折扇憑空出現在他的手中,折扇通體呈暗銀色,遠看時表麵上似有一層水霧彌漫其間,給人一種冰冷入骨的感覺,近看時扇麵上有一副山水墨畫若隱若現,畫中有竹林,林中竹葉紛飛,有一人席地而坐,彈奏著身前的一架古琴,畫麵便定格在此,折扇名曰“秋水人家”。
蘇沐將秋水人家遞到布衣青年身前,用扇骨敲了敲他的肩膀,說道:“拿著這把折扇去找蘇策蘇將軍,如今你正值壯年,大可以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布衣中年人空洞的眼神恢複了些許神色,雙手接過折扇,當折扇入手時一股莫名的寒意襲遍全身,原本毫無生氣的心跳動的更加劇烈了,他站起身望著已經離去的蘇沐,一種從未有過的寒冷奔湧在全身血液中。
長安城前直子午穀,後枕龍首山,左臨灞岸,右抵灃水,它的布局如棋局一般,一個格子便是一個坊市,坊市外築有坊牆,雖然是夯土而成,但是坊市內還有裏正跟裏卒四處巡邏,倒也沒有人敢躍坊牆出入坊市,整座長安城中共有一百零九個坊市再加上東和西兩個集市,東西橫向大街十四條,南北縱列大街十一條,而南北縱列中的朱雀大街便是全長安城最寬的街道。
蘇沐離開化生寺,沿著這一條青石磚小道一路走回了昭國坊的十字街上,出了坊市的門又朝北麵走,化生寺在南邊昭國坊裏,再往北走過幾個坊市便到了房玄齡府邸所在的坊市了。
長安城如此龐大,在當時還沒有汽車的年代來說一天走完整個長安城是不可能的事,蘇沐一路走來雖然不是刻意走的慢或快,也還是花了近一個時辰,他走進坊門之後便直奔房玄齡的府邸。
在房玄齡的宰相府門前將房公夫人寫得書信遞給宰相府的門子之後靜靜的等在原地,過了片刻,門子便飛也似的跑出來,恭敬的迎著他說道:“郎君裏邊請。”
蘇沐微笑點頭,跟在門子的身後,繞過了前院,進了南房的遊廊,穿過一進院落,走到左側第三進院落才到了房玄齡寢居的房間,房公夫人見蘇沐進門,趕忙站起身迎了上去,一把扶住正欲行禮的蘇沐,疲憊的臉上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說道:“蘇二郎不必多禮,還是先看看阿郎的病情吧。”
蘇沐禮貌性的微笑點頭,緩緩踱步到床前,看著臉色慘白卻有些藍色的氤氳,額頭上冒著冷汗的房玄齡,片刻後抬頭環顧四周,房公夫人見狀不解的問道:“蘇二郎發現了什麼?”
環顧了一圈的蘇沐見沒有找到自己想要找的東西,徑直走到床邊坐下,一邊探手把脈,一邊對房公夫人笑道:“沒事,隻是房間內寒氣過重了些。”
房公夫人好奇的望了一眼窗外,此時還是下午,陽光撒在後院裏的假山與小池上,映的水麵波光粼粼,微風吹過假山上的幾株小植物開始搖曳起來,如今剛剛入春,現在有暖陽,又有微風拂麵,倘若在院中擺上一張臥榻,正是一個午憩的好時候,怎麼可能會有寒氣呢。
幾息的時間之後,蘇沐將房玄齡的手塞回被窩裏,站起身走到窗邊關上了窗戶,勾唇笑道:“可以幫我去打一盆熱水嗎?”
房公夫人知道他是要支開婢女,於是回頭對身後的婢女吩咐了起來,直到婢女走出門之後才擔憂的問道:“阿郎這病可治嗎?”
蘇沐失笑道:“大病沒有,小病而已。”
房公夫人鬆了一口氣,靜靜的等在一旁,蘇沐繼續說道:“房公這幾日都去過哪裏?”
房公夫人不假思索的說道:“阿郎他這幾日除了在宮中處理政務,便是在家裏休息,至於其他地方未曾聽他提起過。”
蘇沐點頭,一揮手閃過一道紅光,一把金色的折扇便握在手中,折扇共有二十四扇骨,所有扇骨通體金黃色,純白色的扇麵上畫有一條金色的遊龍在戲珠,若不細看似活物一般遨遊於扇麵之上,扇骨與金龍戲珠散發著淡淡的光芒,一股威儀自扇中散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