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坐在三彩蝸牛上,看路途之上的風景,有太虛觀的晶壁輝煌,也有昆侖山的天下第一的氣勢,以及虛無縹緲的意境,獨立於天地之間,傲然與世外,高山仰止。有仙則靈的神秘麵紗,以及東華山脈的神奇,藏匿著先賢前輩的屍骨,以及畢生所學,乃至於傳承的希望。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足跡,或是天涯之上,為吾獨醒,或是醉夢塵世,當醒來的刹那,周圍的景物俱滅。生死輪回,以及那睡夢中所看到的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動天地之間,若修仙,需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太行山,王屋山,不過是人生路途中兩道坎坷的經曆,懼怕之蟲,死亡之蟲,唯有一顆赤子之心,方可克服千難,感天動地。雖然曆經歲月的雕琢,可是精神不朽,必定為後世敬仰。
人生修道,修的是仙,修的也是一個補缺的過程,人有生老必死,那就是一種缺憾,唯有補全,方可成就圓滿,同時亦可成就不朽之仙。
一股豁達的念頭,在他的心底慢慢的升起,至他的泥丸宮中慢慢的升騰,一道先天靈光至後天之軀中蛻變而出,宛若蛇蛻皮一般,退去的是後天的殘缺,補全的是先天的生機,若那奔騰的噴泉,滋潤著幹涸的土地,使其漸漸的完整。
不由的使他想起了坐看風起雲湧,風吹雲動,雲隨風起的感覺,一股虛無縹緲的氣息,至他的身後升起,一朵虛無縹緲的雲朵,隨風而動,變換的形態。雲至水汽中凝結,在聚散之間,在他的身後,驀然的出現第一滴水滴,在風雲聚散之間,越來越多,直至化作一條奔騰的河流,若水之德。上善至水。風輕雲遊之間,皆是水的推動,原本湧出的三光神水,化作娟娟溪流,流入他的身體直之中,水之道,上善之水,剛柔之道。靜動之道。散發著三彩的三光神水,漸漸的補全著他的身體,使他的身體慢慢的圓滿,乃是凡向仙進化的第一步。
不僅使身體機能的蛻變,更多的是壽元的增加,以及那開闊的泥丸宮,一點先天靈光在一朵雪白的蓮花中慢慢的升騰而起,於此同時,開闊的泥丸宮中,三彩的毫光,慢慢的將漆黑的泥丸宮充滿了顏色。紅、綠、青三色光彩,不時的變化著,直至將整個泥丸宮擴張成一個雞子,宛若盤古開天辟地之前,所韻養他的蛋殼一般,李凝陽的先天靈光在雞子中孕育著,直至突破而出的一天。那時,或許他就是下一個盤古。
身後一條虛幻的河流至虛空中,蔓延而出,另外一端,連接著李凝陽,於此同時,在他的四周,,幻化的雲朵,將那條虛幻的河流所遮掩,那白雲幻象,不過是表現,其核心,依舊是水德意境,滋潤著他的全身,直至將那噴湧的三光神水,全部的消耗,才勉強使他築基成功,由此可見,他的基礎之深,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原因,則是水之道,乃是海納百川之道,水之德,乃是潤物細無聲之道。兩點之下,使得它的根基紮實異常。
三彩蝸牛,露出欣喜的表情,作為靈獸,他自然知道代表著什麼,那是他的主人,成功築基,代表至此以後,可以修仙,乃至壽元增加一百四十五載,還是有些不足,李凝陽露出一聲無奈的歎息,壽元的極致,乃是一百五十載,代表的同時也是根基的紮實,雖然已經極限的接近於圓滿,可是畢竟不是無漏之體,後世軀殼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有這樣的壽元之基,也足夠他驕傲,畢竟在太虛宗門,最為傑出的天驕也不過是這個數字,畢竟那五年的消耗,乃是身體至胎兒脫落成型沾染後天氣機所消去的五年。非一次之功,可可以褪去,隻要你還是一個人,哪怕是仙人,也不能徹底的褪去,除非你是仙,真的將後麵的人去掉,那時候,則是圓滿無暇。
良久,李凝陽睜開哪雙迷蒙的眼睛,望著幹涸的池水,由於他將最後的三光神水也吸收殆盡,這裏的土壤,也意味著徹底的失去生機,不過是一堆廢土,再也沒有絲毫的作用,哪怕是種地,也不會長出一粒玉米,這就是抽取最後生機的表現。當他彎下腰,輕輕的一捏,那廢棄的土壤,驀然之間,化作塵埃,消散在原地,露出一個十丈的深坑。縱橫交錯的深坑中,一個散發著烏黑亮光的東西,吸引了他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