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史記》與楚漢戰爭學術研討會暨(2 / 2)

開幕式結束後,大會學術報告隨即舉行。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大可就中國史記研究會啟動《史記疏證》工程以及一些相關問題作了專題發言。張大可宣布,本次年會學術研究將在已完成的《史記研究集成》的基礎上,啟動《史記疏證》工程。他說,有計劃地組織大型學術項目、協作攻關,完成跨時代的課題,確立我國《史記》研究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是中國史記研究會的宗旨,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當前我們國家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學術高漲,許多總結性的學術工程提上議事日程。韓兆琦的《史記箋證》、《史記研究集成》等成果為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史記疏證》工程的啟動,標誌著中國史記研討會躍上一個新的台階。張大可並就《史記疏證》工程的定位與內容、《史記疏證》凡例細則進行了說明。

21日晚,全體與會學者參加了滎陽市委、市政府舉辦的《史記》與楚漢戰爭學術研討會歡迎晚會——金板胡獨奏音樂會。作者用河南地方戲豫劇的主奏樂器——板胡,運用協奏曲的形式,描繪、表現了楚漢戰爭這場氣壯山河、曠日持久的古代戰爭。整場音樂會演技精湛,氣氛熱烈,受到一致好評。

8月22日晚,王立群教授在滎陽賓館舉辦了《項羽失敗的原因探析》專題報告會,這是百家講壇上王教授講座的濃縮版,200餘人聆聽了報告。

8月23日中午,大河網組織采訪團就網友關心的問題對王立群、張大可、趙生群、俞樟華等專家進行了專訪。

滎陽位居黃河中下遊分界線,是楚漢戰爭的主戰場。為使與會專家學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滎陽和楚漢戰爭,組委會於會議期間組織與會專家學者考察遊覽了古滎陽城、紀公廟、漢代冶鐵遺址、漢霸二王城、滎東新區、成皋城、虎牢關,聆聽曆史的足音,感受楚漢戰爭的精彩。

與會專家學者到成皋城遺址進行實地考察,看到成皋古城牆岌岌可危的現狀,頗為震驚,遂發起拯救成皋古城的倡議。成皋古城是滎陽古城群中的一座,不但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而且有著很高的經濟開發價值。鑒於該城被黃河水嚴重侵蝕,特倡議有關部門遵循國家“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的文物保護方針,利用保護漢霸二王城的成功經驗,對成皋古城加以保護;加大楚漢戰爭遺跡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啟動楚漢戰爭遺存的滎陽城、成皋城、漢霸二王城、京城、索城、鴻溝等楚漢戰爭文物古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位專家學者紛紛在倡議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中有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韓兆琦、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張大可、北京大學教授張衍田、台灣清華大學教授林聰舜、台灣大學教授李偉泰、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導師曾誌雄等。學界的呼籲受到了重視。據悉,2006年9月1日,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知道此事後,立即批示有關部門和領導采取措施,協調解決保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