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民間索賠露出冰山一角(2 / 3)

據悉,董德芳老人是重慶第一個提出向日本索賠的“大轟炸”受害者。(記者 羅華歡)

58年過去了,70歲的董德芳老人說:“把我燒成灰,也忘不了·844·

七月初六那天(公曆8月9日——筆者注)。”

東條英機(1884~1948),日本戰犯,陸軍大將,“九一八”事變後任關東軍憲兵司令官,“七七”事變前夕升關東軍參謀長,次年轉任航空總監,1940~1941年任陸相時,積極主張擴大侵華戰爭和準備對美英戰爭,1941年10月組閣,兼陸相、內相,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又兼軍需相和參謀總長,在日本敗局已定的形勢下,1944年7月下台,日本投降後自殺未遂,不久被捕,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絞刑。

影片《自尊·命運的瞬間》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對28名日本戰犯開庭審判為主線,詆毀這一公正的、曆史性的審判是“勝者對敗者的審判”,宣揚“日本無罪”。該片以日本頭號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為主人公,為東條英機歌功頌德,宣揚他本應無罪,是日本民族的自豪,鼓吹他為了尊嚴和事實而鬥爭到最後。影片借劇中人物之口認為南京大屠殺是“根據傳聞為證據的誇張”。

“馬善受人騎,人善受人欺”。日本走得太遠了。董德芳一家子不能不斷然反擊:

“難道無辜的中國人沒有‘自尊’嗎?!”

董德芳的法製意識、人權意識覺醒了。雖然她並不詳知國際法,她目不識丁(這是不言而喻的),但誰不知“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此即高於法律的“習慣”,它是有關國際法公認的淵源。中國人並非輕易可以瞞與騙的“法盲”。

那天,日本飛機向董德芳家所在的南岸海棠溪丁家嘴投擲了兩顆炸彈,其中一顆燃燒彈未爆。丁家嘴是個熱鬧的小鄉場,由重慶通往貴州的石板路穿場而過,多行人客商。當時炸死了多少人不得而知,有名有姓的本鄉人計有:王皮匠全家6口、熊小妹全家8口、申中文家1人;重傷2人。炸後,無主屍首和四處散落的血肉殘肢即被掩埋。董德芳在她的索賠陳訴書上說:“我被挖出來的時候,看見黃桷樹上掛著一個長辮子人頭,人腿穿著玻璃絲襪,就嚇昏死過去,三天三夜才蘇醒過來。”玻璃絲襪即尼龍襪,美國舶來品,當時乃稀罕奢侈品。這個慘遭屠殺的婦女到底是誰,將永遠是個謎,誰來為他們討還血債?

老鄉鄰為董德芳索賠作證,這些蓋著手印的證辭已帶到日本。

張素珍(77歲,身份證號:510214210223122):1940年農曆七月初六那天,我們這一帶遭到日本飛機轟炸,中彈兩顆,有一顆未爆,當時炸死了許多人,炸垮了許多房子,無人領屍的就在彈坑邊挖坑集體埋了,當時這顆老黃桷樹上都掛著一些死人屍體。董德芳當時還是個小姑娘,炸得很慘,傷者隻有她一個活下來了,上述情況是我親眼目睹的。

1998年6月14日

程光明(78歲):1940年七月初六日本飛機炸丁家嘴,炸彈是丟在現在的製藥八廠禮堂(位置),當時那裏是個壩兒,炸死很多人,具體死者的名字我記不清了。隻記得申四嬸的兒子申中文被炸死了,申四嬸的眼睛就是因兒子炸死而慪瞎的。我們在炸前曾經是鄰居,關係很好,所以他們家的情況我比較了解,我今年78歲。易樹明最清楚,他是申四爺的大徒弟,大概八十幾歲了,現在身體還好。

1998年6月14日

盧中清(88歲,身份證號:510214100816122):1940年七月初六日本飛機炸丁家嘴時,炸死了很多人。我的師傅申洪順的兒子申中文是被炸死的,師母的眼睛也因此慪瞎了,師弟董德祿的三妹董德芳的腳是那次炸傷的,當時我們經常去躲飛機,上述情況是我親眼看見的。

1998年6月14日

楊霖(生於1916年,身份證號:51021411602121):1940年七月初六,日機轟炸重慶南岸海棠溪丁家嘴場口,當時那片房子全被炸垮了,炸死很多人,隻幸存了董德芳一人,她的腳和頭部受重傷,當時她還小,隻有十來歲。

1998年6月16日

《重慶市防空誌》“大事記·民國29年(1940年)”項下記載:·054·

8月9日(農曆七月初六)日機90架分兩批從江北侵入市區,在朝天門、大梁子、兩路口、南區公園、曾家岩及南岸等地共投爆炸彈238枚、燃燒彈41枚,死亡199人,重傷177人,損毀房屋332棟、950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