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嶽家軍(1 / 2)

(一)精忠報國—嶽飛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好一個怒發衝冠,是何等的豪情壯誌;好一個仰天長嘯,又是何等的壯懷激烈。為了抗金事業“莫等閑”,這是對祖國強烈的責任感,一片愛國之情洋洋灑灑躍然紙上。“踏破賀蘭山缺”更是表達了對金兵的仇恨。

一曲《滿江紅》,寫出了出師北伐、壯誌未酬的悲憤心情。也是嶽飛一生精忠報國的寫照。

嶽飛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名將、軍事家。他精忠報國、忠貞不渝的精神讓無數中華兒女敬佩,是我國偉大的民族英雄。他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嶽家軍”,是一隻令敵人生出“撼山易,撼嶽家軍難”感歎的鐵血勁旅。

嶽飛出生於河南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小的時候就非常聰明,勤奮好學。《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和《左氏春秋》是他特別喜愛的書。他還學過槍法和騎射,能左右開弓,並成為全縣無敵的擊槍手。青年時的嶽飛體力過人,又因刻苦鍛煉,傳說能挽三百斤的強弓、開八石的腰弩。

1122年,宋國為了攻打遼國擴充軍隊,招募士兵。20歲的嶽飛應募入軍,從此轉戰南北。後來金軍攻打宋國,嶽飛又參加了反擊金軍的戰鬥。在宋金交戰中,由於高宗采取積極議和、消極抵抗的政策,所以宋軍雖然積極抵抗,卻總能勝少敗多。後來,一個無名的低級將領居然擊敗了金軍主將金兀術,收複了大片被占領的土地,從此以後,這個名叫嶽飛的人就一舉成了舉世聞名的抗金名將。

嶽飛對祖國可謂一片赤誠之心,他以國家安危為重,自己卻簡樸奉公,吃苦耐勞。

嶽飛在外征戰時,和士兵同吃住,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有一次受到地方官員招待,吃到“酸餡”(一種類似包子的麵食)這種在官員富商們看來很普通的食物時,驚歎道:“竟然還有這麼好吃的食物。”之後還特意帶回去幾個給家人分享。

嶽飛一家生活非常簡樸,有一次,高宗為了獎勵嶽飛,要給他在杭州修建一處豪華的府院。嶽飛辭謝道:“北虜未滅,臣何以家為?”

南宋的大將大多家產豐厚,而唯獨嶽飛是個例外。嶽飛被害抄家時,全部的家產僅有兩千多兩白銀,其中包含的幾千匹麻布和幾千擔糧米,還是準備給軍隊用的。

嶽飛作為一軍統帥,更是智勇雙全,身先士卒。

嶽飛擅長各種兵器,射箭達到三石,刷新了宋朝的最高射箭記錄。嶽飛用兵很靈活,不拘泥於常法。尤其善於在野戰中以步兵集團抗擊騎兵集團。所以在宋金戰爭中,屢建奇功。

嶽飛不管是作為低級將領還是一軍統帥,都身先士卒,做出榜樣。有一次戰鬥,他全身遭受幾十處創傷,還堅持衝鋒在最前方。嶽家軍被主帥的士氣所感染,都凶猛無比,可以一當十。

嶽飛集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才華於一身,使卑鄙苟且的小人自慚形穢,也阻擋了他人出賣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來牟取私利。1141年,宋高宗解除了嶽飛作為抗金將領的兵權。秦檜派刺客謀殺嶽飛沒能得手,繼而又派他的爪牙誣陷嶽飛謀反,可憐一代名將嶽飛和他的兒子嶽雲就這麼被逮捕入獄。可是秦檜在審訊的過程中實在找不到任何謀反的證據,便前無古人地發明了“莫須有”的罪名,即“也許有,不見得沒有”的意思。多麼厚顏無恥的“莫須有”啊!“不見得沒有”怎麼能治一個人死罪呢?可歎吃軟怕硬、苟活於求和的高宗竟然接納了這個罪名,真讓普天下的忠勇之士寒透了心。嶽飛死時,年僅39歲。

(二)嶽家軍

嶽飛在戰鬥中經常取勝,令金兵畏懼,其原因就是他有一支英勇善戰、紀律嚴明並且深受百姓愛戴的精良部隊—嶽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