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鼓舞是朝鮮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態之一,脫胎於朝鮮族傳統的農樂舞,具有上千年的曆史。它於明清時期從朝鮮半島傳入中國,逐漸成為朝鮮族民族音樂。長鼓舞是綜合性的民間藝術,集演奏、演唱、舞蹈於一體,實現了人、鼓、樂的協調和統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長鼓舞以柔軟的扛手、伸肩、鵲雀步等動作為主,以肩挎長鼓,右手持鼓鞭,邊跳邊敲鼓的形式表演。長鼓舞可以做伴奏的樂器,還可以作為舞蹈道具;它可以集體表演,又可以單獨表演。
僧舞原為伎房舞蹈,表演時,在表演場地的後區置一法鼓,舞者戴高帽,著長袖服,上穿紅袈裟,雙手執鼓槌翩然而舞。舞蹈有舞長袖和擊鼓部分構成。舞長袖部分輕柔舒緩,動作細膩;擊鼓部分節奏漸急,動作激烈。
刀舞原為宮廷舞蹈。朝鮮宮廷刀舞是舞者手持刀片與刀柄用鐵環相連的道具,身穿戎裝舞蹈的形態,在中國朝鮮族中流傳的刀舞與此類同,體現了剛柔相濟的舞蹈特征。
朝鮮族遷入中國後,不僅傳承了本民族傳統的舞蹈,而且還創造出了一些新的舞蹈樣式,如“紗帽舞”“頂水舞”“嗬爾拉哩”“嗡嗨呀”等。
昔日的朝鮮族婦女習慣用頭部頂物行走,在插秧、鋤草等季節,婦女們常頭頂水罐將水或米酒等送到田間地頭,頂水舞即在這樣的生活習俗基礎上形成。舞蹈主要模擬頂罐行進中的各種生活動作。
“嗬爾拉哩”屬於朝鮮語的抒情性感歎詞,類似漢語的“哎喲”“啊哈”“好哇”等。舞蹈隻有4個動作:拍掌展臂、拍掌繞頂手、換位和繞手對拍。該舞動作簡單易學,男女老少皆可,時間長短不限,在朝鮮族中廣為流傳。
“嗡嗨呀”一詞,原是打穀時協調勞作,減輕疲勞的呼喊聲,後發展為歌舞表演中的襯詞,並成為該舞蹈形式的名稱。參加人數不限,一人領唱,眾人以“嗡嗨呀”和之。舞時,人們手牽手繞圓圈而行,相對而舞,情緒熱烈歡快。
朝鮮族中還流傳著扇子舞、薩爾普裏、手帕舞、圓鼓舞、績麻舞、碟子舞等。新中國成立後創作出了舞蹈《農樂舞》《弓舞》《看水員》《淘米舞》《青山綠浪》,舞劇《春香傳》《長白情》等。
第七節非物質文化
國務院於2006年和2008年發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朝鮮族的農樂舞、秋千和跳板榜上有名,而第二批名錄中,更是有朝鮮族洞簫音樂、鶴舞、長鼓舞等8項列入其中。
“農樂舞”是朝鮮族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9年,朝鮮族農樂舞成功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人類的共同遺產。
洞簫演奏藝術於19世紀傳入吉林延邊地區,於20世紀初得到繼承和發展,從而形成具有延邊特色的民間樂器演奏形式。朝鮮族每逢節慶日或婚禮、花甲、生日等慶典活動,就會有洞簫演奏。
延邊的洞簫藝術家們先後創作了許多以“散調”為主的音樂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朝鮮族民眾與日本侵略者英勇鬥爭的大無畏精神和英雄氣魄。新中國成立後,又出現了《伐木歌》《豐收歌》等表現勞動和生活的快樂和自豪感的樂曲。
改革開放後,洞簫演奏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的保護、傳承和普及。2006年,延吉市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延邊洞簫節,並引導本地愛好者成立了“洞簫愛好者俱樂部”,從而大大促進了洞簫演奏藝術的發展。洞簫藝術已經成為具有濃厚朝鮮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藝術品牌,極大地促進了民俗旅遊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