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朝鮮族的族際交往(1)(1 / 2)

朝鮮族是跨界民族,當年朝鮮族前人越江到中國東北地區落戶時,之所以相對容易,除了人口稀少、地域廣闊等外部環境之外,還曾得到滿、漢等其他民族群眾的大力幫助。朝鮮族與東北各民族人民一道開發了東北邊疆,共同抵禦外來侵略者,並在此過程中,互幫互助,結下親密友好的關係。

第一節共同開發東北邊疆

一、漢族、朝鮮族農民大量移居東北

清朝入關後,視東北地區為“龍興之地”,實施“封禁”政策,禁止開發,一度使本來曠無邊際、人煙稀少的東北更加荒涼。然而,清政府的封禁並沒有能阻止苦於戰亂和貧窮的山東、河北一帶牽家帶口“闖關東”的漢族農民,也未能割斷長年深受災害之苦、處於饑寒交迫的朝鮮農民“越江”私墾。

到19世紀中葉,清朝統治正麵臨著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滲透和國內反對封建統治的鬥爭。不堪連年戰爭與災害的山東、河北一帶的漢族農民不斷地流入地廣人稀的東北,在東北中西部各地落腳開墾,之後逐漸向東、向北擴展。而苦於災患的朝鮮農民利用地理之便大量流入鴨綠江、圖們江以北地區,而隨著水田開發逐漸向西、向北擴展。

待東北地區開禁,“闖關東”的漢族農民愈益增多,跨越兩江到東北地區的朝鮮農民也是源源不斷。不管是漢族農民,還是朝鮮族農民,起初他們都是開墾土地,從事旱田農業,除此之外還從事著狩獵、采集人參和伐木等營生。與漢族農民有所不同的是,朝鮮族農民由於跨國流動,他們的身份帶有“異國人”性質,受雇於當地財主的情況較多,即“亦有我人傭於胡者不可勝數,所業多在於采獵或養參也”。

朝鮮族先民迫於生計,犯禁越江潛入,其處境非常艱難,但他們能夠在東北地區落腳以至定居,是因為得到了周邊其他民族群眾的同情和幫助。他們與其他民族之間的關係平穩,無大衝突。其他民族兄弟以各種形式有意無意地保護和幫助了朝鮮族先民這一“異國異族人”,使他們有可能逐漸融入當地社會體製中,並為當地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各民族共同開發東北邊疆

東北地區原是地域廣闊、人口稀少的荒蕪之地,野草叢生,人跡罕至。可以想象,當年為了生計,長途跋涉到東北的關內漢族農民也好,跨江而來的朝鮮族農民也好,迎接他們的並不是沃野千裏,而是曠野荒漠。他們披荊斬棘,開拓荒野,辛勤耕種,用他們的血和汗構築了新的家園。

清代以前,東北地區農業不發達,“五穀鮮有”“惟黍生之”。到清朝順康年間,隨著鼓勵漢人闖關東開荒種地,東北地區農業生產開始日益發展起來。關內的漢族帶來了旱田農業技術,農作物品種增多,也采用了關內先進的種植方法,不僅大大提高了農業產量,而且在東北地區開辟旱田農業文化,促進了農業的快速發展。

朝鮮族農民過江開墾,帶來稻種和水稻種植技術,他們積極試種水稻並獲得成功,在東北地區開辟了種植水稻的新篇章,由此水稻種植在東北地區得到普及和推廣,也使東北地區成為一個重要的水稻產區。

在東北,各民族在求生圖存、開發邊疆的過程中,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彼此結下了深厚的民族情誼,各民族同心協力將東北邊疆由過去凋敝的荒地開拓成為土地肥美、五穀豐登的糧倉。雖然,當地土著的滿族、關內流入的漢族、跨境而來的朝鮮族農民等,他們的境遇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他們都有願與各民族人民長期友好相處,攜手並進,共同開發和建設東北邊疆的強烈願望。

第二節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並肩鬥爭

一、各民族團結起來共同抗擊外來侵略

進入近代,中國深受帝國主義的侵略與滲透,東北地區也不例外。中國東北疆域北臨俄國,東南與日本隔海相望,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俄日對東北地區早已垂涎三尺。

在19世紀50年代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沙俄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先後簽訂了《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等,強行割去黑龍江以北和烏蘇裏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沙俄在侵吞中國東北邊疆大片領土之後,仍然欲壑難填,通過強設兵營、偷移邊界碑以及私墾中國土地等,將中國的領土“一塊一塊地割去”,並把侵略魔爪伸到吉林圖們江沿岸。

沙俄侵略東北地區時,羽翼漸豐的日本也蠢蠢欲動。當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踏入資本主義道路的時候,世界資本主義已經逐漸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無論在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是其所擁有殖民地方麵,都已經遠遠落後於歐美主要帝國主義國家。為了彌補這種先天不足,日本資產階級瘋狂地進行對外征服和掠奪。1894年朝鮮發生甲午農民起義,日本趁機向中國不宣而戰,發動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清王朝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製權。日本便利用朝鮮在中朝邊界問題上大做文章,企圖以鄰為壑,視東北地區為最佳殖民地區。20世紀初,日俄戰爭後日本獲取對朝鮮的獨占權,朝鮮淪為日本的被保護國。然而,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是以朝鮮半島為跳板,意欲侵占中國東北地區乃至整個中國。為了達此目的,日本不擇手段,加緊對東北的侵略,其矛頭先指向延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