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被假太監幹掉的皇帝(2)(1 / 2)

這時的李恒除李湛外,另外又生了李涵、李湊、李溶、李渥四個兒子,一家可謂人丁興旺。對五個兒子,他采取了統一的態度——放羊,純粹屬於隻管生、不管養的白眼狼類型。而且,他本人既不立皇後,也不封太子,專心致誌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無限的吃喝玩樂中,由此造成了一個十分尷尬的政治現象——國無儲君。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十分想知道下一任皇帝是誰,尤其是在李恒的一次中風過後,這種求知欲愈發的強烈。萬一哪天您老不打聲招呼就駕崩了,太監們不是又要和我等為難嗎?李恒總覺得自己可以長生不老,開始對這事根本不操心。後來被中書、門下、翰林院等幾個部門逼急了,他才在幾個兒子裏挑了一番,最後選中了跟自己一樣不學無術的大兒子李湛,同時冊封其生母為妃。

事實證明,這一個徹頭徹尾的錯誤決定。在五個兄弟中,其他人雖然也處於放羊狀態,但是他們好歹還看點書,認得幾籮筐的字。李湛小朋友則是標準的文盲,屬於學習最差、知識最貧、腦子最笨、四肢最懶的一個。他身邊除了貓貓狗狗,就是劉克明這樣的假太監、真小人。劉克明是太監劉光的養子,年齡和李湛相仿。此人進宮時,因為劉光的麵子,沒有經過檢查,就當上了太監。實際上,他身上的零件和李湛一樣,全乎著呢。後來他被送去伺候李湛,李湛喜歡踢球、摔跤,經常和身邊的小太監玩得頭破血流。劉克明投其所好,苦練足球,終於煉成了“足球先生”。李湛很是喜歡,就把他當成自己最好的玩伴、最信任的心腹。不過李湛沒想到,幾年後正是這個鐵哥們要了他的小命。

對於兒子的所作所為,李恒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可是他實在是太忙了。坐上皇位那天就在忙,忙了四年,身體上的各個零件都衰竭了。長慶四年(公元824年)正月,李恒終於玩死在了床上,享年三十歲。大臣們遵照遺照,準備擁立李湛同學在靈柩前繼位。可是,當這幫人拿著聖旨來到太子東宮時,卻想去集體跳河了,因為李湛同學失蹤了。宰相李逢吉、國舅郭釗等人急得團團轉,一問宮女才知道,李湛同學因為平時太貪玩,東宮就跟他的旅店一樣,想起來的時候才回來住兩天,平時都是逮哪兒睡哪兒,比神仙還難找。李逢吉沒辦法,隻好打發人滿世界的找這位小祖宗。當他們在西偏殿附近找到的時候,李湛同學正在和劉克明等人踢球呢。眾人喊了半天,李湛就像沒聽見一樣,繼續踢著腳裏的皮球。郭釗隻好打發一個太監上前告訴他:你爹死了,輪你當老大了。李湛眼一瞪,等老大踢完球再說。小太監又趕緊說:您舅姥爺郭釗來了!一聽舅姥爺的名號,李湛才悻悻地走了。有唐一代,能做到視皇位如糞土的大概也就李湛同學一人了。

在眾臣的簇擁下,李湛不情願地接過了唐王朝的重擔。由於親爹對自己長期放羊,李湛對老爹沒有多少感情。站在棺材前,李湛醞釀了半天感情,最後醞釀出一陣嬉笑聲,嚇得在場的大臣們都不會哭了。此後一個多月裏,他把皇宮變成了歡樂穀,今天在中和殿踢足球,明天跑飛龍院開音樂會,有次怕老爹寂寞,還跑到棺材前敲鑼打鼓。不知道的,還以為皇帝大人娶新娘子呢。

大臣們以為李湛不過才十六歲,玩幾天就沒事了。沒想到他越玩越過火,從前當學生的時候天天翹課,如今當了皇帝,天天翹班。當時還是數九寒冬,滿朝文武們每天頂著寒風在早飯時間就跑到皇宮裏上班,卻總是到午飯時間才見到皇帝上朝。於是,大臣們空著肚子,以萬分敬業的精神向皇帝說出千言萬語,然後等著批示。哪知道李湛同學不學無術,根本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隻會傻乎乎地應付兩句:“準奏”、“依卿所議”。大臣們瘋了,紛紛抗議,李湛也不搭理,掉轉屁股就奔後宮踢球去了。

李湛同學其實隻是貪玩,加上沒啥文化,一直沒搞清皇帝是幹嘛的。與此相對,他手下的大臣們個個滿腹經綸,既有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大詩人李紳,又有學貫古今的大學問家韋處厚,肚裏的墨水倒出來都可以當護城河使。他們的說話方式也好,所寫奏章也罷,都是李湛無法理解的。李湛本來就懶得動腦,做出敷衍的舉動來也就在情理之中。實際上,隻要方法得當,入情入理,李湛還是很願意接受的。譬如有一次,李湛突然想修一座新的宮殿,木材石料都準備好了。宰相李程站出來勸阻,他沒有列舉什麼勞民傷財的大道理,隻是說這些材料拿去給你老爹修墳不是更好。道理淺顯,用詞通俗,李湛痛痛快快地接受了。相反,如果說話引經據典,勤奮點的再叫上孔子、莊子一幹古人出來助陣,李湛就會頭疼。譬如李湛有天身上癢癢的,想去驪山泡溫泉,諫官張權輿就出來勸阻。老張的話很羅嗦,一口氣從古到今說了四位古人,包括周幽王、秦始皇、唐明皇和他爹李恒。說什麼這些人都是因為去了趟驪山,搞得國家大亂、自個兒倒黴的,屬於純粹的利用封建迷信進行恐嚇。李湛聽完後不但沒被嚇住,反而來了精神,說啥也要去看看驪山是不是真有這麼邪乎。結果驪山去了,溫泉跑了,卻沒撞到鬼,李湛平平安安地回來了。事後,他大叫張權輿是個大騙子,但也僅此而已,不像某些暴君會來個秋後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