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蘇聯邊防軍挑起珍寶島事件,隨後的數月中,蘇軍又多次入侵中國新疆巴爾魯克山西部、鐵列克提和黑龍江省八岔島地區。蘇聯代表在國際共產黨、工人黨會議上揚言要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式"的進攻,包括摧毀中國的核試驗基地。這種情況加重了中共黨內關於國際形勢日益嚴重、世界大戰不可避免的判斷。3月15日,毛澤東在中央文革碰頭會上提出九大的任務是總結經驗、落實政策、準備打仗,並首先談到了打仗問題。他說:"一個縣成立一個團,全國都要搞。東北、華北、西北要準備一下。"4月的中共九大會議上,毛澤東發出了"要準備打仗"的號召。林彪代表中央所作的政治報告也強調:"我們要作好充分準備,準備他們(指帝、反、修)大打,準備他們早打,準備他們打常規戰爭,也準備他們打核戰爭。"在戰爭的危險性、緊迫性的問題上,當時中央內部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是以林彪為首,以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人為主要成員的軍委辦事組的意見,認為蘇聯發動大規模入侵的可能性極大,戰爭危險迫在眉睫。另一種是以陳毅牽頭,有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參加的國際形勢研究小組的意見,認為雖不能低估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要抓緊時間備戰,但美、蘇爭奪的重點仍在歐洲,珍寶島事件以後,並未改變這一格局,即蘇聯不會在短時期內大舉進攻中國。事實證明國際形勢研究小組的意見是正確的。但在當時,前一種意見占了上風。九大以後,隨著形勢的發展,戰備工作超出了常備型的軌道,很快進入了突擊性的高潮階段。
6月,中共中央軍委辦事組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人主持召開座談會。會議按照毛澤東"要準備打仗"和林彪提出的"用打仗的觀點觀察一切,檢查一切,落實一切"的要求,提出了龐大的軍事裝備生產計劃。邱會作等人先後提出,要搞獨立的完整的國防工業體係,"要比洋人還洋",並聲稱"什麼比例不比例,打仗就是比例。"12月,經中共中央批準,在軍委辦事組下成立國防工業領導小組,以加強對國防工業的領導。由於林彪等人盲目擴大軍工生產,1969年的國防戰備費比上年猛增了34%。
月28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全國性的人民防空領導小組和各省、市、自治區的人民防空領導小組,以加強防空工作。在各級防空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各地普遍開展了群眾性的挖防空洞和防空壕的活動。與此同時,中共中央決定盡快建立長城以南、京廣線以西的三線戰略大後方,並再次大幅度增加了用於三線建設的投資。
為加強邊疆地區的戰備工作,中共中央在8月28日發布《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命令》,即"八二八"命令。《命令》要求邊疆各級革命委員會、各族革命人民、解放軍駐邊疆部隊全體指戰員:(1)高度樹立敵情觀念,充分做好反侵略戰爭的準備;(2)加強軍隊內部團結,加強軍民、軍政的團結,加強各族革命人民的團結;(3)駐邊疆部隊指戰員必須堅守戰鬥崗位,堅決執行命令,做好戰鬥準備,不準擅離職守,不準外出串連;(4)一切革命群眾必須實行革命大聯合,所在跨行業的群眾組織要立即解散;另立山頭、重拉隊伍的要強令解散;(5)堅決無條件停止派性武鬥,解散各種專業武鬥隊,撤除一切武鬥據點,上交一切武器。負隅頑抗者,人民解放軍要實行軍事包圍,強製繳械;(6)絕對不準任何人衝擊軍隊,不準搶奪軍隊的武器、裝備和車輛,不準妨礙軍隊的戰備行動,不準泄露和盜竊軍事情報。如有違反,以現行反革命論處;(7)要保護交通運輸,保證通訊聯絡暢通。凡破壞交通運輸、破壞通訊聯絡的,都是反革命行為,必須追查懲辦;(8)狠抓革命,猛促生產,大力支援前線;(9)對那些裏通外國、策劃外逃、破壞社會治安、搶劫國家財產、破壞生產、殺人放火放毒、利用宗教迷信叛亂的反革命分子,必須堅決鎮壓。
"八二八"命令把戰備工作的緊迫性明確提到了全國人民麵前,把戰備問題與穩定形勢、平息武鬥、消滅派性及加強紀律等問題聯係起來,以此為標誌,全國的備戰工作進入高潮,從主要是思想動員轉入全麵實施,從主要是部隊的工作轉入全民性的緊張行動,從領導機關的一般工作上升為主要工作之一。各省、市、自治區革委會都在8月底或9月初召開各種會議,宣讀命令,布置、檢查、落實各項戰備工作。備戰的最高潮則是在林彪發出第一號令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