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九大前後,隨著"清理階級隊伍"在全國範圍內的展開,"五一六"問題再次提出,各單位又進行清查活動。1970年1月,林彪鼓動"不吃飯,不睡覺,也要把清查運動徹底搞清",清查"五一六"的運動進一步擴大加深。
3月2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陰謀集團的通知》,主要內容有5項。一是錯誤地把肖華、楊成武、餘立金、傅崇碧與王力、關鋒、戚本禹連在一起,說成是"五一六"的操縱者,認為他們否認存在"五一六"反革命集團、對清查"五一六"有抵觸、甚至為"五一六"翻案是"完全錯誤的"。二是認為當前的清查工作存在擴大化傾向,清查重點應是揭露"五一六"的骨幹分子和幕後操縱者。三是清查中搞逼供信,甚至采用體罰和變相體罰的辦法是"完全錯誤的"。四是要求在防止清查"五一六"擴大化的同時,不要放鬆對其他反革命分子的鬥爭,反革命秘密組織決不隻一個"五一六",應根據中央曆次指示,將這些反革命清理出來,是什麼組織就叫什麼組織、是什麼性質就叫什麼性質,不要一律叫"五一六"。《通知》發出後,全國各地利用清查"五一六"名義製造大批冤假錯案之風有所遏製,但《通知》要求繼續清查實際在大多數地區都不存在的"五一六",並規定不限名額,這又使得清查在新形式下製造出許多新的冤假錯案。
9月,陳伯達倒台後,被認為是"五一六"的"黑後台"。1971年2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建立"五一六"專案聯合小組的決定》,中央成立"五一六"專案聯合小組,統一"五一六"專案的清理、審查和核查,協調中央和地方"五一六"專案的調查,並規定清查"五一六"的重點在北京。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林彪又成了"五一六"的最大黑後台。清查"五一六"的運動繼續發展,直到粉碎"四人幫"之後才停止。這期間,許多幹部和群眾遭受打擊和迫害。
"清理階級隊伍"運動中,毛澤東、中共中央一再強調要"給政策"、區別對待、分清敵我和重點打擊,但是,這一運動的前提就是錯誤的,因為實際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那麼多的"叛徒"、"特務"、"地、富、反、壞、右"及"五一六"分子。運動又與"大批判"結合,大搞逼供信,強迫"坦白交待",根本無法做到分清敵我、重點打擊。因此,"清理階級隊伍"雖然揪出了少數壞人,但卻使大批幹部群眾無辜受株連,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錯案。供信,甚至采用體罰和變相體罰的辦法是"完全錯誤的"。四是要求在防止清查"五一六"擴大化的同時,不要放鬆對其他反革命分子的鬥爭,反革命秘密組織決不隻一個"五一六",應根據中央曆次指示,將這些反革命清理出來,是什麼組織就叫什麼組織、是什麼性質就叫什麼性質,不要一律叫"五一六"。《通知》發出後,全國各地利用清查"五一六"名義製造大批冤假錯案之風有所遏製,但《通知》要求繼續清查實際在大多數地區都不存在的"五一六",並規定不限名額,這又使得清查在新形式下製造出許多新的冤假錯案。
9月,陳伯達倒台後,被認為是"五一六"的"黑後台"。1971年2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建立"五一六"專案聯合小組的決定》,中央成立"五一六"專案聯合小組,統一"五一六"專案的清理、審查和核查,協調中央和地方"五一六"專案的調查,並規定清查"五一六"的重點在北京。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林彪又成了"五一六"的最大黑後台。清查"五一六"的運動繼續發展,直到粉碎"四人幫"之後才停止。這期間,許多幹部和群眾遭受打擊和迫害。
"清理階級隊伍"運動中,毛澤東、中共中央一再強調要"給政策"、區別對待、分清敵我和重點打擊,但是,這一運動的前提就是錯誤的,因為實際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那麼多的"叛徒"、"特務"、"地、富、反、壞、右"及"五一六"分子。運動又與"大批判"結合,大搞逼供信,強迫"坦白交待",根本無法做到分清敵我、重點打擊。因此,"清理階級隊伍"雖然揪出了少數壞人,但卻使大批幹部群眾無辜受株連,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