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百年敦煌文獻整理的回顧與前瞻(4)(1 / 2)

二是有關敦煌藝術和敦煌自然、人文景觀的畫冊。其中綜合性的如敦煌研究院編寫的大型畫冊《敦煌》(甘肅人民出版社與江蘇美術出版社合作出版,1990);有關石窟藝術的如張寶璽主編《甘肅石窟藝術·雕塑編》(甘肅美術,1994)、《甘肅石窟藝術·壁畫編》(甘肅美術,1997),敦煌研究院編《敦煌連環壁畫精品》(甘肅少兒,1994),敦煌研究院編《敦煌石窟鑒賞叢書》(三輯各10冊,甘肅美術,分別為1990、1993、2000),謝生保主編的“敦煌壁畫白描精萃”係列中的《敦煌故事畫》(上下)、《敦煌飛天》、《敦煌圖案》、《敦煌供養人》等(甘肅美術,1995-1998),張寶璽編著《甘肅佛教石刻造像》(甘肅美術,2001)等;有關書法藝術的如徐祖蕃等編選的《敦煌遺書書法選》(甘肅人民,1985),馬負書編選的《唐人楷書》(甘肅人民,1988),馬建華、趙吳城編《敦煌漢簡書法精選》(甘肅美術,1995),敦煌研究院編《敦煌書法庫》(共四輯,甘肅美術,1996),鄭汝中編《敦煌寫卷行草書法集》(甘肅美術,2000)等;有關敦煌自然、人文景觀的攝影集有邵如林《絲綢之路古遺址圖集》(甘肅美術,1998)、高德祥《朝覲敦煌》(甘肅美術,2007)等;另外還有李金梅、李重申的《絲綢之路體育圖錄》(甘肅教育,2008)等。

三是有關敦煌研究的學術論集和專著。單冊的著作,如沙知、孔祥星編《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甘肅人民,1984),莊壯《敦煌石窟音樂》(甘肅人民,1984),劉進寶《敦煌學論著目錄(1909—1983)》(甘肅人民,1985),顏廷亮主編的《敦煌文學》(甘肅人民,1989),陸慶夫等《中外著名敦煌學家評傳》(甘肅教育,1989),劉進寶《敦煌學述論》(甘肅教育,1991),顏廷亮主編的《敦煌文學概論》(甘肅人民,1993),《李最雄石窟保護論文集》(甘肅人民,1994),《段文傑敦煌藝術論文集》(甘肅人民,1994,2007年再版時改為《敦煌石窟藝術研究》),謝生保主編《敦煌民俗研究》(甘肅人民,1995),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肅教育,1996),楊秀清《敦煌西漢金山國史》(甘肅人民,1999),朱雷《敦煌吐魯番文書論叢》(甘肅人民,2000),《常書鴻文集》(甘肅民族,2004),施萍婷《敦煌習學集》(上下,甘肅民族,2004),賀世哲《敦煌石窟論稿》(甘肅民族,2004),王冀青《斯坦因與日本敦煌學》(甘肅教育,2004),賀世哲《敦煌圖像研究·十六國北朝卷》(甘肅教育,2006),譚蟬雪《敦煌民俗》(甘肅教育,2006),邵文實《敦煌邊塞文學研究》(甘肅教育,2007),孫儒僩《敦煌石窟保護與建築》(甘肅人民,2007)等。

曆年國際、國內敦煌學學術會議的論文集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如敦煌文物研究所編《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甘肅人民,1985)分為《石窟·藝術編》(上下)和《文史·遺書編》(上下)四冊,敦煌研究院編《1994敦煌學國際研討會文集》(甘肅民族,2000)分《宗教文史卷》(上下)、《石窟考古卷》、《石窟藝術卷》出版,都有較大的學術影響。為紀念藏經洞發現一百周年,還出版了敦煌研究院編《敦煌研究文集》(甘肅民族,2000),包括《敦煌研究院藏敦煌文獻研究篇》、《敦煌石窟考古篇》、《敦煌石窟經變篇》三種。

2002年,甘肅教育出版社推出了由季羨林主編的“敦煌學研究叢書”(12冊),“這些著作既是上個世紀敦煌學的總結,也是21世紀敦煌學的起點,不少文章昭示著新世紀敦煌學的方向”(季羨林序)。它們分別是:榮新江著《敦煌學新論》,劉進寶著《敦煌學通論》,陳國燦著《敦煌學史事新證》,史葦湘著《敦煌曆史與莫高窟藝術研究》,鄭阿財、朱鳳玉著《敦煌蒙書研究》,黃征著《敦煌語言文字學研究》,張鴻勳著《敦煌俗文學研究》,鄧文寬著《敦煌吐魯番天文曆法研究》,賈應逸、祁小山著《印度到中國新疆的佛教藝術》,鄭汝中著《敦煌壁畫樂舞研究》,孫修身著《敦煌與中西交通研究》,陸慶夫、王冀青著《中外敦煌學家評傳》。目前,該社正在籌劃出版由榮新江、郝春文、張湧泉、柴劍虹、鄭炳林擔任編委的“敦煌講座”書係,書係將以30多種專著的規模,係統展示敦煌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甘肅人民出版社計劃出版的十卷本“李正宇學術文集”已出版《敦煌古代硬筆書法》(2007)、《敦煌學導論》(2008)和《古本敦煌鄉土誌八種箋證》(2009年)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