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梟雄當國 第335章 七年之癢(2 / 2)

劉子羽歸來之時,就帶了兩國君王的稱臣國書與第一次進獻的歲幣。

消息傳出,大宋舉國上下歡欣鼓舞。

因為從大宋開國之初起,就一直是大宋向遼國或是西夏進獻歲幣,用錢財來贖買和平。風水輪流轉,現在終於也輪到他們來孝敬大宋了!

或許大宋真是一點也不缺這一點歲幣納貢,但是二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恥辱與榮耀之間的距離。隻要是一個還有血性的人,就都能理會其中的意味。

英雄般歸來的劉子羽,受到了大宋官家和楚天涯以及滿朝文武的熱烈歡迎。當天就在皇宮之內,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席。

七年不見,當年如同書生般儒雅的年輕元帥劉子羽,也因為戰爭的疲累與歲月的洗禮,而平添了幾許蒼桑,同時也變得更加的沉穩與成熟。相比於養尊處優的楚天涯,年齡相若的劉子羽顯得要老成一些。但是,盡管在外形上有了差距、七年之間也未曾蒙麵,劉子羽與楚天涯之間的默契與情誼,卻沒有減弱半分。反而因為七年的同舟共濟與親密合作,更加的深厚。

二人在酒席之上對飲,時時發出大聲暢笑。旁觀的人心裏都清楚,毫無疑問,經過七年的征戰,本就深受楚天涯信任的少壯派軍帥劉子羽,已經成了如今大宋天下最為雄勁的軍派領袖。他麾下的軍隊,也將是大宋最為輝煌、最具戰力的軍隊。

按照大宋的一貫做法,劉子羽這樣的軍帥率軍歸朝之後,肯定是要卸去兵權、入朝為官的。可是楚天涯一改前輒,讓劉子羽繼續率領這支百戰雄師坐鎮關中護衛兩京。原本的京畿宿衛部隊、同樣是楚天涯心腹愛將的王荀麾下所部,還被調到了東京開封去。

劉子羽及其麾下一群將校原本以為,歸朝之後固然是能結束征戰之苦過上安逸日子了,但是權力和自由也將受到極大的限製了。可是事實證明,楚天涯對劉子羽有著絕對的信任。這深深的打動了這群熱血漢子,他們對楚天涯、對朝廷的信任與感激,上升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此前,大宋對武人一向采取的是猜忌與製約態度與方針;現在楚天涯反其道而行之,給他們最大的尊重與信任。其實以前,大宋的上位者們也不是不知道該要怎麼樣才能真正的駕雙武人之心,才能發揮軍隊的最大效力。可是他們一群人當中隻有宅在深宮的帝王與不知軍事的文臣,沒人能有楚天涯這樣的絕對權威與強大自信,敢於真正這樣去做。

歸朝之後的劉子羽,馬上官拜太尉、樞密使,成為大宋首屈一指的武官。

劉子羽的飛黃騰達,在所有人的預料之中。但是同時又有許多人在想,當年和劉子羽一樣同樣深受楚天涯器重與栽賠的另一名少壯派軍帥,七年來隻在河北一帶的真定、河間與中山之間種田養馬,他看到如今劉子羽的成就與輝煌,會做何感想?

嶽飛。

他在河北駐兵七年,默默無聞,幾乎消失在了國人的視線之中。在劉子羽凱旋歸國之時,嶽飛也派人前來表示了慶賀,這才讓一些人想到了大宋還有這一號人,曾經和劉子羽一樣有前途的年輕將帥。

很多人設想,此刻的嶽飛一定是嫉妒不安、暗叫不平的。曾經同樣是做為楚天涯麾下的得力臂膀,一個遠征西域大展拳腳然後飛黃騰達,另一個花了七年的時間在河北養馬,除了吃糧耗餉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幹成……雲泥之別啊!

嶽飛肩膀上的壓力,鬥然劇增。連劉子羽都隱隱感覺到,遠在千裏之外的嶽飛和他麾下一群將校,似乎都在死死的盯著他,滿眼的不服氣。劉子羽甚至委婉的對楚天涯提過,請楚天涯出言撫慰一下嶽飛……

楚天涯就笑了,說道:“如果嶽鵬舉會因為你的成功而心生不忿或是嫉妒不安,那他就不會在河北駐兵七年默默無聞。七年的時間,女真人從未停止過休養生息與增強實力,我們隻能比他們做得更多、做得更好。這些事情,全部都由嶽飛在做。你在西域打得很辛苦很漂亮,嶽飛在河北,做得不比你差。所不同的是,你的事跡天下傳頌,嶽飛一直都在韜光養晦積蓄實力。等著吧,雖無飛,飛必衝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嶽飛,正應此語!”

一語點醒夢中人。

到這時劉子羽才知道,原來楚天涯把嶽飛安插在河北的唯一用意,就是針對女真。

七年,會讓夫妻之間有七年之癢,對兩個宿敵之國之間的和平而言,時間也的確是太久了一些。

一鳴驚人——這是否意味著,大宋與女真的生死一戰,即將驚世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