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四年(1130),金軍大舉興兵攻南宋,這一年的十月,秦檜攜妻子王氏回到了南宋。秦檜聲稱自己是殺掉了監視他的金人後逃回來的。朝中大臣對他這種說法紛紛提出質疑,唯獨高宗對此絲毫不想深究。因為秦檜的到來使他忽然覺得與金議和的可能性加大了。高宗一直主張議和,實際上是擔心國土一旦收複,欽宗被迎回,他將置於何地,因此對於抗金他總不能全力支持。秦檜一眼就看破了高宗的心思,呈上了他事先寫好的《與撻懶求和書》,並擔保此書一送,定能議和成功。當時,高宗一直在戰與和之間徘徊,秦檜的到來令高宗如遇知音,下定決心與金議和。
有了高宗的寵信,秦檜步步高升,很快就升為了宰相,但他秉承金朝之意給高宗出的安邦之策,卻令高宗十分不快。秦檜說:“要想停止戰爭,就要把河北人還給金朝,中原人還給劉豫。”這秦檜實在是太急於為金朝立功了,竟然忘了高宗也是北方人,難道要把高宗也交給金朝嗎?朝中反對議和的大臣本來就對秦檜不滿,於是便借此機會彈劾他。高宗這會兒也正對秦檜沒好感,遂罷免了秦檜,甚至還在朝堂張榜,表示永不複用。
不過一心想要議和的高宗離不了秦檜,特別是撻懶掌握金朝大權後,更是不斷給高宗施加壓力,讓他重新起用秦檜。於是高宗改變了主意,再次起用了秦檜,而且很快又升為了宰相。撻懶是金朝中的主和派,金朝廢了偽齊王劉豫後,撻懶提出了把偽齊所轄的河南、陝西地區還給南宋,同時歸還已死在金朝的徽宗的靈柩和高宗的生母,條件是南宋要向金朝稱臣,當然還有歲貢銀25萬兩,絹25萬匹。高宗聞訊,自是欣喜若狂,而群臣則對這種屈辱的條約強烈反對。秦檜擔心群臣從中阻攔,遂對高宗說:“臣僚們難成大事,議和的事隻要陛下和我一人商議就行了,其他人就不要讓他們幹預了!”高宗十分讚成秦檜的觀點,結果朝中反對議和的大臣都被罷免了。在外統兵的韓世忠等將帥也紛紛上疏反對議和,但大都被秦檜扣押,即使高宗看到了對此也毫不理睬。
高宗在朝臣、百姓的反對聲中迎來了金使,但傲慢的金使竟要求高宗跪拜接受詔書,令高宗十分為難。倒是秦檜善解人意,說高宗正在居喪守靈,不能行禮,於是便由他代高宗行了跪拜禮,接受了詔書。
軍民反對議和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而高宗和秦檜則沉浸在了議和成功的喜悅之中。可惜,他們的好夢很快就變成了噩夢,還未等金朝兌現承諾,金廷就發生了政變。撻懶被殺,兀術掌權,他撕毀和約,對南宋發動了全麵的進攻。嶽飛率領嶽家軍重創金軍,使兀術一度想撤回黃河以北。就在嶽家軍節節勝利之時,秦檜卻在想方設法地阻撓嶽飛等人繼續北伐。他慫恿高宗乘勝議和,以12道金牌勒令嶽飛退兵。嶽飛的主戰嚴重影響了高宗、秦檜的議和活動,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嶽飛,掃除了議和的障礙。
與此同時,高宗、秦檜仍在積極地爭取議和,此時兀術兵敗,遂主動提出議和,高宗、秦檜自然是求之不得。就這樣,宋金簽定了“紹興和議”。約定:南宋向金稱臣,每年納貢銀25萬兩、絹25萬匹,兩國以東起淮河中遊,西至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為界,宋割讓唐、鄧二州及商、秦二州的一半給金。南宋在軍事上連連取得勝利之時,竟然稱臣、割地、賠款,正是“得益於”高宗的貪生怕死和秦檜的賣國求榮。
此後,秦檜掌握國家大權長達15年,他不斷陷害主戰的朝臣,又在高宗麵前粉飾太平,使高宗沉浸在虛幻的太平盛世中,對軍事不再過問。
秦檜雖有高宗做靠山,但仍然有一些正直俠義之人欲刺殺他。盡管沒有成功,然而秦檜卻是整日膽戰心驚,重兵把守府門,輕易不敢走出家門。即使出門,也要帶上一大堆全副武裝的親兵前呼後擁地保護他。不過,秦檜直到死也沒有放棄對反對議和的舊臣的迫害,他臨死前還製造了一個牽連53人的所謂謀反冤獄。
秦檜病死後,南宋的議和活動卻沒有因此而停止。盡管孝宗即位後力主抗金,但迫於已成為太上皇的高宗的壓力,又與金簽訂了“隆興和議”。和議中改金宋的君臣關係為叔侄關係,銀、絹都減為了20萬兩、匹。後來,寧宗在位時,又與金簽訂了“嘉定和議”,金宋兩國關係又被改為伯侄,銀、絹又都被增為了30萬兩、匹。此後,金朝政權逐漸衰落,已無力南侵,由秦檜引發的議和活動終於告一段落。但南宋也已經走向了全麵衰敗。
秦檜賣國求榮的行徑把南宋一步步推向了衰亡,然而宋高宗的貪生怕死為秦檜提供了賣國的可能,如果高宗不是一心求和,秦檜的伎倆豈能得逞。如果高宗能夠重用主戰派,對秦檜真的永不複用,秦檜或許也就成不了臭名昭著的大漢奸了。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些喪權辱國的條約的簽訂,高宗同樣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