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朱厚熜是一位備受爭議的皇帝,他在位四十五年,是曆史上臨朝最久的皇帝之一,他執政的前期與後期劃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階段。即位之初,十餘歲的嘉靖顯示出強硬的政治手腕。在“大禮議”之爭中,他血濺左順門,將反對他追封已故的父親為皇帝的群臣或逮捕或待罪,僅此一舉,就扭轉了自己與整個文官集團的力量對比,在群臣麵前樹立了自己的權威。之後,他又在朱元璋的洪武祖製基礎上除舊布新。嘉靖朝初期,田賦收入比前麵的正德朝要多,農業和手工業都有很大的發展,長三角地帶還新增了不少城市。但因從小受其父興獻王的熏染,崇信道教,在其統治後期完全沉迷其中,並異想天開地想要修養成仙,對長生不老之術的尋求已經達到一種癡迷不化的程度。為討世宗歡心,一些道士、方士用女子經血、童男童女尿和其他莫名其妙的東西製成各種藥丸進獻給皇帝,嘉靖帝竟來者不拒,一概服用。這下,可苦了後宮的宮女們,她們成了嘉靖帝乞求長生的犧牲品,很多宮女忍受恥辱任人采取經血,稍有不從,就可能招來殺身之禍;有的被逼服用大量活血藥,這也有喪命的危險。嘉靖帝本來就刻薄寡恩,加上他服食丹藥後,燥熱難當,變得更加喜怒無常,虐待後妃、宮女的事屢見不鮮,幾乎成了一個迫害狂。宮女們受迫害程度嚴重,竟然引發了一場宮女對皇帝的謀殺。
嘉靖二十一年(1542)的一天深夜,十六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宮女,悄悄來到嘉靖帝的床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繩子套在他脖子上,然後七手八腳地一起上,有的用布堵嘴,有的騎在身上勒繩子,想趁嘉靖熟睡之機殺死他。但這些女孩子還是有些膽怯,慌亂之中把活扣打成了死扣,套住世宗脖子的繩套怎麼也拉不緊。聲音傳到門外,方皇後帶人趕到,將十六名宮女抓獲,後來一律被處斬,這就是當時震驚朝野的“壬寅宮變”。嘉靖當時被折騰得幾乎斷了氣,已不能說話。太醫院使許紳冒死救治,過了幾個小時,嘉靖終於吐出一股紫血,緩過氣來。大難不死,按說應該吸取教訓。但嘉靖帝一向執拗頑固,依然迷戀道教,繼續服食丹藥,害人如故,以致最終因長期服藥慢性中毒而死。
崇信道教同時也使嘉靖帝無心政事,而迎合皇帝歡心的奸臣就大有可趁之機了。於是,一位遺臭萬年的著名曆史人物就走入了我們的視線內,他就是嚴嵩。嚴嵩,字惟中,江西分宜人。自幼聰穎,經過多年苦讀,考中進士。世宗時,為了自己的虛榮和正統地位,一意孤行的嘉靖要稱自己的父親興獻王為皇父,也就是使自己的父親得到皇帝的稱呼,而改稱孝宗為伯皇父,遭到眾大臣的一致反對。因為按照傳統的古製禮儀,這就等於破壞了祖宗大法。嘉靖帝不惜做出於朝堂上棒打群臣的事,用高壓政策推行自己的意誌,這就是當時的“大禮議”之爭。而此時的嚴嵩,見風使舵,率先提議尊興獻王為宗,並應稱宗入太廟,又積極籌備大禮儀,幫助嘉靖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從而得到皇帝的賞識,被封為太子太保。為了進一步邀寵,本來在詩文方麵就頗有造詣的嚴嵩又開始附庸嘉靖的喜好大寫“青詞”。所謂青詞,就是道教祭祀儀式上寫給上天的祝文,因用朱筆寫在青藤紙上,故而得名。這是一種賦體文章,需要以極其華麗的文筆表達出皇帝對天帝的敬意和求仙的誠意。世宗經常要求臣下進獻青詞,寫得好的立即加官晉爵,甚至入內閣。當時朝中的許多大臣都因進獻青詞而得寵。嚴嵩文筆頗佳,所作青詞都令嘉靖十分滿意,因而找到了一條升官的捷徑,很快進入內閣,並最終成為首輔,被時人譏為“青詞宰相”。
在一些具體事件上,嚴嵩毫無原則的如小醜般的表現,更是讓嘉靖非常滿意。按明朝冠服製度,皇帝戴的帽子是用烏紗折巾而成的,稱為翼善冠。嘉靖推崇道教,不戴自己應該戴的翼善冠而戴香葉冠,也就是道士帽。他還特製了五頂香葉冠分賜給嚴嵩等人。別的大臣都認為這不是大臣的正式朝服,不應該戴,因此從來沒有戴過,嘉靖對此非常生氣。唯有嚴嵩為了討得皇帝的歡心,在皇帝召見的日子,都特意戴上香葉冠,還在冠上籠以青紗,以示莊重。嘉靖見了,果然龍心大悅。
嘉靖二十一年(1542)八月,嚴嵩入主內閣時已經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但他精神矍爍,老當益壯,日夜在西苑內閣侍值,常跟從在皇帝左右。人稱世宗不能一日無嚴嵩,對他恩寵有加。嚴嵩則假借皇權獨攬朝政,千方百計打擊異己,並廣結黨羽,侵吞軍餉,收受賄賂,動輒就達千萬。其間對嚴嵩進行彈劾的奏章不斷,但都因皇帝的庇護,而對他奈何不得。
嘉靖四十年(1561),嚴嵩的妻子歐陽氏病故,這可給嚴嵩出了一個難題。因為,按照古代的禮法,父母亡故,兒子必須回家守孝三年。但當時嚴嵩自己已經年邁而昏聵,對皇帝下達的旨意常常不能理解,必須依靠他的兒子嚴世蕃幫助處理。母親死了,嚴世蕃本應回老家守葬,但嚴嵩以自己年邁,膝下別無他子為由,得到嘉靖帝的恩準,讓他的孫子代行禮法,而將嚴世蕃留在了京城。嚴世蕃借他父親的權勢做了尚寶司少卿,管理一些工程項目。但他多方盤剝,大肆貪汙受賄,並被前任首輔夏言彈劾。又因為此時,嘉靖帝又找到了一位更善於撰寫青詞的人徐階,而對嚴嵩有所疏遠。所以,嚴世蕃即使留在了京城,也不允許他代替嚴嵩批達奏折。於是,嚴世蕃整日在家中尋歡作樂,有時嚴嵩派人將皇帝的諭旨送去詢問他,但他正沉醉於酒色之中而無法答複,嚴嵩無奈隻能自己猜測著辦理,這就難免出現很多不當之處,使得嘉靖帝對嚴嵩的不滿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