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西遊記》不知道傾倒了海內外多少華人,孫悟空的形象甚至成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標誌之一。它是我國著名的神話小說,它的形成和《三國》、《水滸》一樣,也曆經了幾百年在民間的孕育和流傳,到明代後期,由吳承恩最終整理、編寫完成。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山陽(今江蘇淮安)人。他曾幾次參加科考,但屢試不中,直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才考上貢生,直到六十歲才當上一個縣官。他從小喜歡聽書,並注意收集民間故事。《西遊記》就是他在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基礎上再創作而成的。小說敘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和唐僧師徒曆經千難萬險終於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作者筆下的孫悟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是個叛逆者,具有堅強的鬥爭意誌和毫不妥協的反抗精神,他剛正不阿、疾惡如仇、藐視權威。麵對如來佛祖的質問也敢大膽地說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些言詞看似詼諧,卻反映出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極狂放的民主思想。
最後一部經典是《金瓶梅》,這是一部備受爭議,並—直以來被列為禁書的作品。它取材於《水滸傳》中關於西門慶、潘金蓮通奸這一段故事,進而擴展成為一百回的長篇巨著。其內容著重描寫了西門慶這個破落戶,不學無術,隻喜好舞拳弄棒,善於賭博,後來發跡了,成為一個大財主,他一麵奴顏媚骨地奉承朝廷官員,一麵卑鄙殘忍地榨取百姓血汗。他昧著良心專門幹拐騙奸淫的勾當,謀財害命、貪贓枉法,無所不為。因此,在揭露明朝後期統治者和官紳階層的荒淫腐朽生活和反映貧苦百姓的悲慘生活方麵,《金瓶梅》是一部具有進步意義的小說。而且,其中對當時市井生活的描寫,形象生動,是反映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一麵鏡子。但因為它是一部超現實主義和極浪漫主義的作品,其中對一些醜惡淫穢的情節也做了真實、大量的描寫,以致該書被曆朝所禁。《金瓶梅》的作者署名為蘭陵笑笑生,但這隻是個筆名,因為蘭陵今屬山東嶧縣,所以推測作者是山東人,但他的真實姓名一直無法考證。
四大科學家
明朝晚期,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他們不再限於科考的空泛義理的學習和控製,開始追求具有實際效用,可以經世致用的知識,其中尤為著名的有四大科學家,他們是徐光啟、李時珍、宋應星和徐霞客。而且他們總結前人,都寫就了不朽的科學著作。
徐光啟(1562~1633),字子先,上海人。他出身在一個商人兼小地主的家庭,較為富裕的家境使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徐光啟也勤奮好學,對天文、曆法、數學、生物學和農學都有很高的造詣。二十歲時他考中秀才,三十五歲時以鄉試第一名中舉人。但這時,徐光啟還沒有進入官場,而是在家鄉等地教書。他輾轉數千裏,開闊了眼界,交遊越來越廣,在南京時結識了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二人對對方的學識都十分佩服,成為知交。而在傳統教育熏陶下的徐光啟竟然在萬曆三十一年(1603),由利瑪竇授洗禮,加入了天主教。這對於當時的士人來說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這不僅需要拋棄從小的信仰,而且對傳統禮俗的背叛更是為人所不能容的。比如,加入天主教就必須執行一夫一妻製,徐光啟就必須舍棄他的小妾,而這對於幾千年來多子多福的傳承思想來說簡直就是離經叛道。因此,加入天主教對徐光啟來說就是一個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