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蒼南大道(10)(1 / 3)

房子的拆建工作基本同步,對於先建區,會采取先拆再建的方式。拆建期間,村裏將設置能建能拆的板房作為臨時過渡房。村幹部、黨員帶頭先拆。非先建區內無人住的房子,爭取第一期急用的先拆。非先建區內不安排臨時過渡房,盡量動員村民投親靠友解決過渡期住的問題。

目前設計的建築有高層18樓16個單元72000平方米,多層6樓26個單元31500平方米,排屋4層17340平方米,配套設施4000平方米。建18層的原因是由於占地麵積不夠,同時滿足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村民的需求,6層則是為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村民準備的。比例設計是通過摸底調查來確定的,根據走訪調查,大多數村民是希望高層多層各一套。高樓管理維護成本雖然高於多層,但住高樓的人基本都會在外從事第三產業經濟條件比較好,而且村內絕大多數人都會在村外經商。高層將會設立配套消防設施。

對於樓層高度的規劃,村領導班子的考慮是6層為比較困難的人準備的,高層的房子可以轉讓給村裏富裕的人;因為11層和18層造價基本相當,所以18層反而較為劃算;4層為更為富裕的村民準備,相當於限價房。三種高度是通過村內調查,為不同需求的村民準備的。三種房子麵積都較大戶數較多,而且中對口村內彼此了解家境,不同高度造成的心理壓力較小。

房子的造價根據小區設計,初步製定6層控製在1500元每平方米(包括水電),18層控製在3000元每平方米以內(包括配套)。資金問題如下方案解決:首先土地性質已經改變,從集體變為了行政劃撥。因為資金要通過土地整理盤活,有些農戶希望出售房子得到一些錢,村裏結餘兩萬多平方米也可以自由交易創造經濟價值。如果集體的土地無法買賣,在省政府的一號和十四號文件中明文規定可以通過土地整理轉為行政劃撥,對此村裏需要通過走相關程序以及做好前期工作。

土地整理的具體做法是:對於安置地在中對口村的土地,可以先進行征收,再用征地方式簽合同,安排失地保險名額,然後到勞動保障局造冊,每一畝保險費增加75000元,這部分資金由村裏負責。此外,土地整理還需要到縣國土局勞動局等部門辦好手續,在所有手續辦好交到省裏後,集體的土地才能整理為行政劃撥。

該項工程的投資主體為村經濟合作社。啟動資金有兩個方案,首先是通過農村合作銀行,然後是通過村裏村民報名簽協議交定金。先首付,在建築期間30%,封頂再30%,同時多退少補評估結算。二期三期為困難居民爭取銀行貸款,享受城市居民購房待遇。四層有償選址,也是一部分收入。特別貧困戶鼓勵他賣掉一套,賣不出去村裏接收,來解決房款問題。保守計算市場價4500每平方米應該沒有問題,村裏收購也不會讓村民吃虧。村裏通過發通告等一係列手段限製前期賣房,等到市場穩定之後再允許買賣,由此保證房子不會前期被賤賣,村民利益不會受損。

做拆遷之前會動員村民先簽承諾書,根據統計意向而定。真正涉及拆遷的工作如下:首先對舊房子評估,然後公告,看是否有異議,在限製日期內及時反饋,無異議簽協議,規定日期內拆房子,付首付。如果這兩個條件都達不到,就不參加新建區。93畝分期分批推進,第一期不拆可能第三期就拆了,省裏的文件規定在2012年12月30日之前複墾區要完成通過驗收,村裏則規定要在2012年6月30日之前簽訂協議,否則算自動放棄。政策上規定自由拆遷,並不強製拆遷,複墾多少使用多少。不想拆的村民可以留著老房子,雙方均自願。由於政策較為難得和對村民有利,一般的農戶都會參加。

招投標會嚴格按照正常的程序完成並邀請縣裏參與。項目由鎮政府和農房改造指揮部監督,工程隊要求國家二級。村幹部不會參與采購,隻會監督標準是夠達到,由於負責這部分的人員對該問題都非常敏感,因此不會出現亂采購的情況。對於所有項目,四委都會交由村裏代表大會通過,每個月一兩次,保證信息公開透明。

賬目也都報到鎮裏去做,多人簽字審核,保證財務的公開透明。

在中對口村村幹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裏舊貌換新顏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附1】中對口村農房改造拆遷及安置方案(征求意見稿)

為更好貫徹落實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中對口村農房改造建設步伐,保障被拆遷戶住房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房地產估價規範》等有關規定,本著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和諧發展的宗旨,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製定以下拆遷、安置及無房戶確定標準方案征求廣大村民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