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是"七五"計劃的最後一年。為消除自80年代末出現的市場"疲軟"現象,1990年,國家在堅持供需總平衡的前提下,采取了一係列調整措施,如增加重點建設、技術改造和城市住宅建設的投入等,使社會需求有新的擴大。有效地扼製了經濟滑坡,促進了經濟的正常運轉。
工業生產扭轉了連續6個月的下降局麵。呈現穩步回升的勢頭,能源、原材料工業的發晨超過了一般工業的增長,標誌著我國工業內部結構的調整有了良好的開端。市場在經曆了8個月的萎縮後,也出現了複蘇跡象,社會商品黴售總額有了緩慢上升。對外貿易有了大幅度增長,過去擋不住的耐用消費品進口狂潮趨於平靜;以農副產品和礦產品為主的出口結構,逐步被以工業製成品為主的出口結構所代替。困擾人們多年的通貨膨脹得到了有效的控製,全年物價增幅穩定下降,上漲率保持在3%左右,這同1989年上漲20%的幅度比,的確是一項"奇跡"。
這一年盡管已取得了上述成就。我國國民經濟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國民經濟循環不暢、產品積壓現象嚴重、"三角債"蔓延、地區間的貿易壁壘使產品和資金的正常流通難以進行;經濟效益下降,企業虧損麵達30%,虧損額成倍增長:國家財政收支不平衡矛盾突出。這也說明迫切需要深化經濟體製改革。
科技、文化、體育事業方麵。我國在1990年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北京正負電子對擅機和北京譜儀,主要技術指標都已達到或超過了設計要求,其性能達到了80年代的國際先進水平。第十一屆亞運會的成功舉辦。振奮了民族精神。亞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獲金牌總數第一,全國人民高漲的愛國熱情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
年是我國全麵貫徹實施治理整頓。深化改革方針並取得階段性成果的一年。經濟形勢有了明顯好轉,但問題仍很嚴峻。
全國經濟體製改革會議召開
1月4日至8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經濟體製改革會議,討論以企業改革為重點的1990年改革工作的任務。李鵬在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全國經濟體製改革會議,是繼全國計劃會議和財政會議之後,在經濟方麵又一次全局性的重要會議。這次會議的召開,再一次向全國、全世界說明: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不會改變。改革開放不僅要繼續進行下去,而且要搞得更好,沿著更健康的軌道前進。會議著重討論了三個問題:
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關係。會議指出,那種認為我們現在搞治理整頓是"倒退了",或者是"不搞改革了"的說法是不正確的,至少是對這個問題缺乏深刻理解。治理整頓與深化改革不是互相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治理整頓的目的,是為改革開放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在治理整頓期間,我們一些改革措施要圍繞治理整頓來進行。治理整頓是整個改革開放不可逾越的階段。對我國改革開放政策,應明確以下幾點:(1)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這兩個基本點缺一不可。對此,我們要堅定不移,決不動搖。(2)我們講的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製度的自我完善,是為了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而不是從根本上改變社會主義製度。(3)經濟體製改革的基本原則或者叫基本模式,是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這比較適合我國國情。(4)對10年來已經出台的改革開放政策要保持其連續性和穩定性,不要有大起大落,以保護生產力的穩定發展。(5)當前要利用治理整頓的機會,對新的改革措施進行試點。
會議指出,10多年來,在體改戰線長期從事改革工作的同誌,兢兢業業,為改革出了力,對改革起了推動作用。因此,國家經濟體製改革委員會將繼續保留,作為國務院統籌協調經濟體製改革的一個綜合職能機構,其主要任務是製定城市和農村經濟體製改革的方案,供領導決策,對一些改革措施進行試點和推廣。在體製方麵,隻要不違背四項基本原則,允許存在不同的觀點,對不同意見允許爭論,因為改革的方法和步驟都需要進行探索。
會議在肯定體改工作成績的同時。也指出了體改工作存在的弱點:一是在體改隊伍的組成方麵有弱點,做理論工作的同誌相對多了一些,有實踐經驗的同誌少一些。這兩方麵的同誌都需要,而且要把彼此的長處結合起來,要深入實際,虛心學習,更好地把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我們的工作就能取得更大成績。二是過去有的同誌提出的一些改革設想或方案,沒有很好地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誠然,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鑒外國經濟管理的經驗,但必須注意兩條:一是符合社會主義的原則,二是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離開了這兩條,就會出現脫離國情、脫離實際的毛病。因此,我們希望搞體改工作的同誌尤其要深入基層,多做調查研究,向群眾學習,向工人、農民和各級領導幹部學習。這樣,我們提出來的改革方案才會真正符合國情和實際,在實踐中切實可行。三是有一段時間,我們在研究經濟體製改革時與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計劃有點脫節。本來,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社會生產力,製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計劃也是為了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按比例開發或配置國家資源,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工作不能截然分開。因此,今後在製定城鄉經濟體製改革規劃時,要與製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結合起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