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在追悼大會上致悼詞。他在悼詞中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同誌光輝、戰鬥的一生和建立的豐功偉績。他指出,在中國共產黨曆史上,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偉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又領導人民開始了一場新的革命,要把中國由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變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這兩次偉大革命的進程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曆史性飛躍,形成了兩大理論成果,造就了兩個偉大人物,這就是毛澤東同誌和作為毛澤東同誌的戰友、事業繼承者的鄧小平同誌。鄧小平同誌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富,就是他創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在這個理論指導下製訂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曆史條件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曆史經驗並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曆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這個理論科學地把握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係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係列基本問題。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當代的馬克思主義。它是全黨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江澤民指出,鄧小平同誌不但以他創立的光輝的革命理論指引著我們,而且以他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錘煉出來的鮮明的革命風格感召著我們。江澤民強調,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在這個理論指導下製訂的黨的基本路線,是我們必須遵循的行動指南。在跨越世紀的新征途上,更高地舉起這個理淪的偉大旗幟,更好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是我們黨中央領導集體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信念,也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識和願望,在任何情況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深切悼念敬愛的鄧小平同誌緬懷功績繼承遺誌共創偉業》的社論。鄧小平同誌治喪委員會發布第三號公告,對許多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友好人士、港、澳、台同胞發來的唁電、唁函、參加吊唁活動,表示衷心感謝。

月2日,鄧小平同誌骨灰撒人大海,受中央委托,胡錦濤同誌和鄧小平同誌夫人卓琳等親屬護送骨灰撒放。

鄧小平同誌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永遠與大海同在,與祖國同在,與人民同在。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

199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發布《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4月10日由新華通訊社全文播發。

黨的紀律處分是黨的組織、紀檢部門同黨內違紀行為和腐敗現象作鬥爭的重要手段。在我黨的曆史上,過去沒有製定過全麵的黨的紀律處分規定。全國解放以後至"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共中央和中央監察委員會曾發布過一些單項的黨紀處分政策性規定。"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的10餘年時間,在黨紀處分方麵沒有具體的規定可以遵循,處理案件往往憑個人的政策水平和工作經驗,紀律處分的畸輕畸重現象時有發生。這種情況很不利於維護黨的紀律性,需要有一個對於哪些行為應當追究黨紀責任以及如何追究黨紀責任的明確的、具體的規定,以便統一執行紀律,防止黨紀處理工作中的隨意性。在黨的十三大至黨的十四大期間,中央紀委先後發布了8個單項的黨紀處分規定。黨的十四大以後,中央紀委又發布了4個關於違反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規定的黨紀處分規定。這些規定,對於教育廣大黨員增強紀律觀念,統一執紀標準,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這些規定比較零散、不夠係統。同時,受文件體例的限製,對於黨的紀律和紀律處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原則和具體運用規則等問題,難以作出詳盡的規定。為此,中央紀委在製定發布一些應急的單項黨紀處分規定的同時,於1988年3月開始起草《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經反複征求意見和研究修改,將以前的零散規定加以集中、修訂,對一些新出現的情況作出規定,曆時9年,15次易其稿,於1997年2月27日正式發布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

這個條例全文24萬字,包括第一編總則、第二編分則、第三編附則、共13章、172條,自發布之日起試行。條例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