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大重申我國社會主義仍然處於初級階段的論斷。報告從九個方麵概括和闡述了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論述了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根據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圍繞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進一步提出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怎樣建設這樣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綱領。經濟方麵,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政治方麵,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文化方麵,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個綱領所確定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是有機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這個綱領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內容,是黨的基本路線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麵的展開,是這些年來最主要的經驗總結,這是十五大的一個重大貢獻。

十五大圍繞我國跨世紀發展戰略目標,對我國改革和發展作出了全麵部署。

在經濟體製改革和經濟發展方麵,明確提出,我們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即從現在起到下世紀前十年,是我國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時期,我們要實現"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為下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明確提出,在這一時期必須要解決兩大關鍵課題:一是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二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報告從八個方麵對如何解決兩個課題進行了闡述。明確提出必須抓好的關鍵環節,即調整和完善所有製結構;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報告對公有製經濟的含義和地位作了深刻闡述,從兩個方麵論述了公有製主體地位的含義,指出了公有製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這是我們黨在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以來,提出的又一個具有突破意義的理論觀點。理論的新突破必然帶來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在政治體製改革方麵,十五大提出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是總目標,它指明我國政治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政治體製改革的主要任務是,發展民主,加強法製,實行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製度,維護安定團結。

在文化建設方麵,十五大報告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目標,指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其內容來說,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它是相對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而言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相對於物質文明而言的。就其地位來說,它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報告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指導思想是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指導原則是必須堅持繼承發揚我國文化優秀傳統,吸收世界各國文化有益成果。報告還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任務和措施。

十五大報告指出,要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製"的基本方針和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要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反對"台獨",反對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大力發展兩岸交流與合作,加速實現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進行政治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