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驚恐的尖叫,其他的小孩跟著也哭了起來。
媽媽跑了過來,一看到那情形,站在那兒嚇得不知所措。
爸爸跟十三歲的兒子也飛快地跑上樓前去查看。兒子是一名童子軍,童子團的急救訓練中常練習如何處理像這樣的意外事件,小男孩飛快地從地板上抓起一條小地毯,然後將那尖叫不已的小女孩裹住。不一會兒,他將小女孩衣服上的火焰悶熄了,也因而避免了嚴重的傷害。
小男孩在童子軍訓練中學會的知識救了妹妹,而家中其他人因為對急救知識的缺乏而驚慌失措。有的時候我們在麵對突發事件時因為不知道怎樣做而驚恐,然後事態失去控製。平時父母要放手讓孩子麵對問題,不要把他們嚴格地圈養在家,讓孩子學遊泳,參加野外夏令營接觸大自然,了解自救和科學知識。
具有勇氣的人能做出超常的舉動,讓他們從眾人中脫穎而出,一次勇敢的行為也許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也許還會改變更多的事情。人的一生總需要突破和改變,讓孩子學得勇敢一些,讓他們突破自己改變自己,讓他們的生命更精彩。
羅莎·帕克斯是美國“民權運動之母”,在民權運動中因為她勇敢的行為,改變了美國的種族狀況。在內戰後種族隔離依然盛行的美國南方,法律明確規定黑人與白人在公車、餐館等公共場所內需分隔,且黑人必須給白人讓座。
黑人由於冒犯司機的命令而經常被捕,甚至被殺。當裁縫的美國黑人女子羅莎·帕克斯在蒙哥馬利一輛公共汽車上就座時,一名白人男子走過來,司機命令所有的黑人都離開他們的坐位,這樣白人就可以不必與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黑人坐在一起了。有三個黑人站了起來,但帕克斯太太拒絕了,於是她被捕了。在判決的當日,即12月4日,蒙哥馬利市的黑人社區領導人號召全市黑人以罷乘的方式進行抗議。次日全市4萬黑人開始用各種方式出行,有的人甚至走20英裏上班,就是不乘公交車。這次運動持續三百多天。最後,美國最高法院裁決城市公交車上實施種族隔離為非法行為。
克林頓總統在回憶美國南方公交車上所實行的種族隔離時,他說,羅莎·帕克斯促進了所有美國人的自由,全世界都知道她,因為她一個人的勇敢行為觸動了人們對種族仇恨那麻木不仁的神經。
羅薩·帕克斯的勇敢舉動引發了美國民權運動的空前成果,每個美國人都對她懷有感激之情。她不僅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改變了別人的命運,成為整個美國代表種族平等的偶像。
勇敢的人具有堅忍不拔、勇於冒險的精神。勇敢讓人敢於開拓、敢於探索、敢於做出自己的決定,敢於力排眾議堅持自己。所以,讓孩子學會勇敢,勇敢地發出自己的聲音,勇敢地做出自己的決定,成功的大門將會為他們而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