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汝愚及朱熹等人的貶逐引起朝野不滿,朝臣、太學生紛紛上疏,其中多為理學人士。同年六月,劉德秀上疏請考道學真偽。慶元二年(1196),何瞻等要求將道學正式定為“偽學”,禁止傳播。慶元三年(1197)十二月,又定以趙汝愚、朱熹為首的朝野文武官員五十九人為“偽學”黨籍,重要成員全部遭到貶斥,一般官員則不予升遷。嘉泰二年(1201)初,韓侂胄感到權勢已固,才解除了偽學之禁,列入黨籍的人士也逐漸恢複官職。
“開禧北伐”是怎麼回事
慶元偽學之禁全麵掃清了韓侂胄的敵對勢力,在慶元、嘉泰的十年間,他的官職也一路飆升。開禧元年(1205)七月,韓侂胄出任平章軍國事,這是高過丞相的重要官職。為了建立奇功,他決意北伐,開始積極部署攻金。之前,韓佗胄也已對北伐做好了輿論準備。早在嘉泰四年(1204),南宋朝廷就為韓世忠在鎮江建廟祭祀,又迫封嶽飛為鄂王,為攻金製造了氣氛。
開禧元年冬,金使進見寧宗時態度傲慢,引起寧宗和朝臣的不滿。開禧二年(1206)三、四月間,南宋全麵部署攻金。為了鼓舞士氣,追論秦檜投降誤國之罪,削奪王爵,改諡謬醜。四月二十六日,東路宋軍不宣而戰,迅速攻克泗州(今江蘇盱眙西北)、虹縣(今河南泗縣),中路宋軍也占領新息(今河南息縣)、內鄉(今西峽),對金戰爭取得了初步的勝利。消息傳到臨安,韓侂胄認為時機已到,宋寧宗遂於五月七日下詔伐金,對金戰爭全麵展開,史稱“開禧北伐”。
金章宗於南宋下詔“伐金”後的第五天,也下詔“征南”攻宋。金朝本以為宋軍非常強大,誰知多數宋軍一戰即潰,五、六月間,已占領宿州(今安徽宿州)、蔡州(今河南汝南)等地的宋軍紛紛退回南宋境內。八月,金朝已作好了一切準備,八萬金軍主力分成幾路南下。由於宋軍西線的四川宣撫副使吳曦暗中投降,金軍西線毫無後顧之憂,集中力量攻打南宋兩淮和襄樊地區。十月,金軍攻占了淮南、漢水流域及川陝邊境的一些州縣,然而在圍楚州(今江蘇淮陰)、襄陽、和州、廬州、六合等城時,被宋將畢再遇、田琳、周虎等擊敗。
嘉定和議是怎麼回事
金軍到達長江北岸後,宋朝有些害怕了。十一月中旬,兩淮宣撫使丘密遣使向金左副元帥仆散揆求和。十二月中旬,東路金軍開始退兵。下旬末,宋軍西線主帥吳曦叛宋降金,接受金國封的蜀王稱號,割關外的鳳(今陝西鳳縣)、階(今甘肅武都東)、成(今甘肅成縣)、西和(今甘肅西和南)四州給金。開禧三年(1207)正月,吳曦正式在興州(今陝西略陽)稱蜀國王,割據川蜀。然而,吳曦的叛變並不得人心,二月初,興州將領李好義與楊巨源等七十多人在偽丞相安丙的支持下,衝入“王宮”殺死了吳曦及其死黨,宋軍隨即收複了被割讓的四州。安丙竊取了鎮壓吳曦叛變的功勞,被任命為四川宣撫副使。之後,他和原吳曦部將王喜勾結,在李好義與金軍作戰連連得勝的情況下,陰謀害死了李好義、楊巨源,摧毀了西線的抗金力量,破壞了整個北伐戰爭。
在西線戰爭進行的同時,宋金議和也在不斷進行中。十一月初,禮部侍郎史彌遠與楊皇後密謀,夥同參知政事李壁,偽稱得到寧宗密旨,指使權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在韓侂胄上朝時,秘密將其殺害。寧宗得知後,也已是無可奈何。主和派得勢,史彌遠升任同知樞密院事,又改宰相,控製朝政。他們倒行逆施,竟又恢複了秦檜的王爵和贈諡。
嘉定元年(1208)三月,史彌遠按照金朝的無理要求,刨棺割取韓侂胄首級送到金朝。他們與金達成和議,改金宋叔侄關係為伯侄關係,改歲幣每年銀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為三十萬匹(宋金和議中“歲幣”最多的一次),另犒軍費三百萬貫,宋金維持原來的邊界。史稱“嘉定和議”。
宋理宗是怎樣成為皇帝的
宋理宗(1205~1264),名趙昀,是宋太祖的十世孫。他的父親趙希瓐是趙匡胤次子燕王趙德昭的後裔,母親全氏,家住浙江紹興山陰。
宋寧宗沒有兒子,他曾立燕王趙德昭後裔趙詢為太子,但趙詢於嘉定十三年(1020)病死。八月,他仿效高宗趙構當年的做法,從宋太祖趙匡胤第十世孫中挑選年齡在十五歲以上的加以教育,作為候選人。次年六月,寧宗選中高宗趙構的弟弟、沂王趙抦的嗣子趙竑為皇子。趙捅沒有兒子,趙駭是宗室趙希瞿的兒子,過繼給趙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