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慈禧的陪葬(1 / 1)

慈禧的隨葬品,其價值可以說是世界上任何帝王都無法相比的。

花費巨資打造的陵墓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慈禧的陵寢便開始在清東陵興建。光緒五年六月,慈安與慈禧兩處陵寢同時竣工。由於慈禧的陵墓不及慈安陵墓豪華,自光緒二十年開始直至她病亡,曆時十四年,又花費巨資,進行拆修、重建。終於使其陵寢成為清代帝王中最豪華、最富麗堂皇的一座。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慈禧去世。臨終前,慈禧吩咐由攝政王載灃裁定政事,並說自己垂簾聽政數次,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不是貪戀權勢。慈禧死的時候,據說張著嘴巴,人們說這是靈魂不願離開體魄的緣故。

令人咋舌的陪葬

慈禧由於患痢疾太久,體氣大傷,迅速地去世。宮中的王公大臣於是開始置辦慈禧的身後事,關於慈禧的隨葬珍品,目前有兩種記載:一種記載出自清宮檔案,按“內務府簿冊”記載,殮入棺中珠寶玉器有:正珠、東珠、紅碧(王幺)、綠玉、珊瑚壽字、珊瑚雕璃虎、龍眼菩提等朝珠。大正珠、正珠、東珠、紅碧(王幺)、綠玉、珊瑚圓壽字等念珠。綠玉兜兜練、正珠掛紐、金鑲正珠,金鑲各色真石珠,金鑲珠石、金鑲各色真石、白磚石葫蘆。金鑲紅碧(王幺)正珠、金鑲藤,鍍金點翠穿珠珊瑚龍頭、白玉鑲各色真石福壽、綠玉鐲。正珠、東珠、金鑲正珠龍頭等軟鐲。綠玉、茶晶、白玉皮,瑪瑙等煙壺。洋金鑲白鑽石、洋金鑲珠帶別針等小表。洋金鑲白鑽石寶桃式大蚌珠、白玉魚蚌珠、白玉羚羊等別子。白玉透雕活環葫蘆、綠玉透雕活環、珊瑚魚等雕。漢玉珞、漢玉仙人、漢玉洗器。白玉貓、黃玉杵、漢玉針,漢玉羚羊、雕綠玉扳指。藍寶石、紅碧(王幺)、紫寶石、祖母綠,茄珠、大小正珠、綠玉、蚌珠、綠玉鑲紅碧(王幺)等抱頭蓮。珊瑚綠玉金鑲紅白鑽石等蝙蝠,金鑲紅自鑽石蜻蜓,金鑲白鑽蜂,紅碧(王幺)、綠玉穿珠菊花,金鑲各色珠石萬代福壽,金鑲鑽石等冠口,金翠珠玉等佛手簪。紅碧(王幺)、綠玉、珊瑚、紅藍寶石、紅白鑽石、祖母綠等鎦。黃寶石、鑽石、紅碧(王幺),白鑽石、大正珠等帽花。

慈禧另一種記載是出自慈禧最寵信的大太監李蓮英的侄兒的親筆記載。當年李蓮英親自參加慈禧殮藏儀式,該書記錄的比較詳盡。

據記載:慈禧屍體入棺前,先在棺底鋪上一層金絲鑲珠寶錦縟厚七寸;上麵鑲著大小珍珠12604顆,紅藍寶石85塊,祖母綠2塊,碧璽、白玉203塊;在錦縟上又蓋上繡滿荷花底絲縟一層;上麵鋪五分重圓珠一層,共計2400粒。圓珠上又鋪繡佛串珠薄縟一層,縟上有二分珠1300粒。慈禧屍體入殮前,先在頭部放置一個重二十二兩五錢四分的翠荷葉。荷葉滿綠,係天然生成,葉筋並非人工雕成,甚為珍貴。腳下放置碧玉璽大蓮花,重三十六兩八錢,係粉紅色,熒光奪目,世間罕見。慈禧屍體入棺後,頭頂荷花,腳蹬蓮花,寓意步步生蓮,祈盼亡靈早日進入西方樂土。

慈禧身上穿著金絲繡成的壽衣,外罩繡花串珠褂。這兩件衣服上鑲著大珍珠420粒、中珠1000粒、小珠4500粒,大小寶石1135塊。另外,慈禧胸前的配飾以及圍繞全身擺放的珍寶不計其數。

據說正要上棺木蓋時,一位公主又趕來獻寶,將玉製的八匹駿馬和十八尊玉羅漢放入棺中。這些寶物均為稀世珍寶,價值連城。至此才封閉棺蓋。

以上兩種記載都有根有據,記錄得也很詳細。但是孰是孰非,哪種記載比較可靠,至今仍然沒有定論。慈禧隨葬的珍寶如此之多,相信要完全準確無誤地記錄下來是非常困難的。慈禧隨葬的珍寶被許多盜墓者和侵略者所掠奪,丟失甚為嚴重,因此有人說:“若是將慈禧的隨葬物品如數追回,足以富國”。

統治中國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皇太後在身前與死後,都一樣享盡榮華富貴,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