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桂芳這幾天可是忙得不輕,先是本家一個妯娌生孩子,她前前後後忙了好幾天,接著山腦疙瘩高家老太爺辦六十大壽,她又幫著忙了兩三天,今天剛剛消停下來,老謝家三小子謝添又要給他爹配幹骨,又來找她,讓她當中間人。胥桂芳本是個熱心人,對於左鄰右舍的求助,她也不好拒絕,隻好應下了。
謝添他爹死了都快20年了,他娘因為和婆婆鬧不來,早就改嫁了。當地有個習慣,就是人活著可以獨身,但死了不能無伴兒,後代們要給他訪查一個死了的女性與他合葬。這個女性,不論年齡,不論地域,隻要是女的就行,哪怕是剛出生沒活幾天的女娃也可,這就叫結陰親、配幹骨。
謝添給他爹配的幹骨是小釩山村剛病死的一個7歲的女童,孩子因為得天花不幸夭折了。聽說金兒溝的老謝家有人想配幹骨,就放出風去,說願意結這門陰親。謝添得到這個消息,急忙來找胥桂芳,因為胥桂芳在金兒溝是有名的說客,而且人也殷勤,於是就來找她,讓她幫著去說和說和。胥桂芳雖然很累,但還是爽快地答應了。
小釩山離金兒溝十多裏地,在金兒溝東北的山梁子上。胥桂芳騎著謝添提供的大白騾子,在謝添的導引下,向著小釩山走去。到了女童家,看到女童的母親哭得像個淚人似的,胥桂芳心裏也很不好受。再看看躺在炕上的女童,雖然臉上布滿紅痘痘,但還是可以看出孩子生前一定很漂亮。
由於是女童家主動提出願意結陰親的,所以胥桂芳沒費多少口舌,雙方就談妥了。雙方商定,由謝添付給女童父母10塊大洋作為“聘”禮,再為女童做一身婚嫁的衣裳,裝在一口小棺材裏,抬到謝添他爹的墳地,雙方一合葬就算結親了。
正式合葬那天,雙方都舉辦了隆重的儀式,女童家雖然辦的是喪事,但由於有喜事的成分,卻也不太顯得悲痛。隻是女童穿上大紅的婚裝,裝進小棺材,即將被抬走的那一刻,女童的母親也許是傷心過度,一下子昏了過去,在場的人急忙采取掐人中,掐合穀穴的辦法施救,女童的母親好久才蘇醒過來。至於謝添這邊,合葬的當天,早早就差人把他爹的遺骨挖了出來,搭了個棚子安放在下邊,等把女童的棺材抬過來,舉行了類似於活人結婚差不多的儀式,然後在陰陽的指導下,把倆人的棺材埋在了同一個墓穴裏,事情就算完成了。
胥桂芳在謝添家吃過飯,由於喝了不少酒,開始悠悠忽忽地向家走去。
謝添家離胥桂芳家還有一段距離,要穿過兩條小巷,再拐過一個小灣,再下個小坡才能到。胥桂芳從謝添家出來的時候,雖然知道自己喝的酒不少,但還沒有到醉的地步,等到走了幾步,被風一吹,卻忽然覺得頭重腳輕,天旋地轉起來,不得已她隻好在路邊的一塊大青石上坐下來,想歇一會兒,然而剛坐下不久就醉得啥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