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幾個月大的孩子,就知道抓牢自己喜愛的東西不放,別人硬要拿去,他就會哭。再大一些,能跑能跳了,和同齡人搶奪玩具和吃食的事情更是時有發生。不少人看到這些現象就對“人之初性本善”這話產生了質疑。在我看來,孩子的這些表現是不能用道德範疇裏的“善”與“惡”來加以評判的。我甚至認為這恰恰是人類意識中最原始、最珍貴的一種——愛自己。無法想象,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又如何懂得去愛別人。
每一個家庭都希望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富有愛心、懂得感恩、廣結善緣的人。我堅信,愛是可以在後天啟迪和培養的。引導得法,我們的孩子一定能由愛自己轉而學會愛他人,愛社會,愛自然。
那麼我是怎樣培養孩子的愛心的呢?
家庭和美,孕育愛心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將夫妻之間的感情不僅僅看成是兩個人之間的愛,他把這種愛同時看成是一種無聲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他在《家長教育學》中特別要求男人:“要記住,你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真心喜愛自己的妻子……好丈夫會給自己的家庭創造幸福,於是這種愛情就如同太陽的溫暖和光輝照耀著盛開的玫瑰花,這種愛情將變成你孩子的精神珍品。”而且這種愛是日常生活細節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行為。蘇霍姆林斯基還總結說:“誰的童年被愛的陽光照耀著,那他就會互相創造幸福,就會對父母的語言、對他們的善良的心意、對他們的勸告和贈言、對他們的溫存和警告有著特殊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讓我倍感幸運的是,對照蘇霍姆林斯基的這一育兒理念,我和一諾的父親在這方麵做得還是不錯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當我午睡時,孩子的父親總是輕輕提醒孩子:“媽媽睡了,關門要輕點,不要大聲吵鬧。”現在,孩子大了,有時候也會把自己的同學帶到家裏來,如果正逢家人在睡覺,一諾總能在第一時間提醒同學:“不要大聲,我的家人在睡覺。”不管家裏買了任何好吃的東西,我們一貫的做法都是全家分享。如果剛好有人缺席,一定會給他(她)留一份。我和孩子的父親偶爾也會有爭吵的時候,孩子大一些了,有了自己的是非觀,有時候會偷偷地找機會與她認為受委屈的一方獨處,表達自己的理解和安慰。比如有時候她爸不想做家務,孩子見我累,難免有微詞,她可能認為這是對我的一點安慰。但我不忘理智地告訴孩子:“你爸爸上班也夠累的了,算了吧。再說我也有不對,如果我不這麼心急,你爸爸還是會去做完這些事的,隻是會拖得晚一些。”這一方麵是我換位思考的習慣,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孩子從小有一顆包容的心,任何時候都能從心底裏尊敬她的父親。
從孩子出生到她五歲的幾年間,我們一家三口一直與孩子的外公、外婆同住。我父母都是樂觀、開朗的老人,他們勤儉、節約的生活態度,耐心、包容的人格品質無一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父母對我們一家給予的幫助和關懷,以及我們對父母的孝順,孩子都看在眼裏,感受在心頭。事實證明:其樂融融的家庭、和美相處的親情,確實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精神力量,是一種無聲的愛的教育。
2006.10.21 我給媽媽洗頭
今天,媽媽開玩笑地對我說:“我好想躺著讓一個人幫我洗頭啊,那一定很舒服!”這個玩笑可讓我當真了。我對媽媽說:“走啊,現在我們就去吧!”“幹嗎呀?”媽媽問。“你不是說想要人幫你洗頭嗎?我幫你洗呀!”媽媽高興地說:“真的呀,在哪裏洗呢?”我說:“在睡房裏洗呀!”媽媽說:“可是,睡房裏是木地板呀!”我說:“那就在客廳裏洗吧!”隻是,在客廳裏不能躺著洗,誰叫沙發不是往前長的呢,隻能讓媽媽坐著洗了。
我才幫媽媽洗到一半,媽媽就說:“唉,我還以為別人給我洗頭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呢,沒想到洗到一半我就受不了了。我的腰彎得好痛啊!快點洗!快點洗!”洗完後,又洗第二次,該用護發素了,用完護發素,媽媽對我說:“甜甜(注:一諾的小名),你聞,這護發素怎麼那麼怪呀,好像有一股巧克力味,又好像有一股奶油味。”我邊聞邊說:“這麼說,你可是一個巧克力、奶油人啦!”這一下可讓我們倆笑得不行了。
啊!這還是我第一次給媽媽洗頭呢!真快樂!
不少家長在家裏表現得非常權威,偶爾還喜歡擺擺家長的架子。而我則恰好相反,是一個在孩子麵前極度放鬆的家長,因此,也享受到了許多孩子般的樂趣和幸福。
孩子從小感受的就是和父母之間的平等和親密,所以,和我們溝通起來不存在什麼懼怕心理,總是愛心流淌、充滿樂趣。在她心裏,我們是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注:一諾上一年級的第一天就開始寫日記了,除了前三天的日記是她自己手寫的以外,整個一年級的日記都是由孩子口述,媽媽代為記錄的。)
美麗的花兒在我家
花兒的顏色各有不同,在我家有一朵散發著濃香的大紅花——她就是我美麗的外婆。
外婆非常節儉,那些可以當做廢品賣錢的東西,外婆統統都要撿得一幹二淨。有幾次倒垃圾,都下樓半天了,還沒見她回來,等外婆氣喘籲籲地出現在門口時,我驚訝地發現剛被她倒空的垃圾桶居然又盛滿了她剛撿來的廢品。這些廢品都被她幾分幾毛一一賣掉,拿著賣得的錢,她心裏喜滋滋的。雖然挺累,可說起得來的錢,她就高興地哈哈笑,像個得到了獎勵的孩子。
雖說,外婆平時生活這麼節儉,可對我卻一點也不吝嗇,隻要是我想要的東西,她都會毫不猶豫地買給我。現在,一個礦泉水瓶隻能賣五分錢,多少個礦泉水瓶才能賣到一塊錢啊!毛毛蟲麵包三元錢才買得到一個,可我又特別喜歡吃毛毛蟲麵包,每次外婆問我想吃什麼早餐時,我總是猶豫半天還是說出了“毛毛蟲麵包”幾個字。雖然我知道靠賣廢品得來一個毛毛蟲是很不容易的,可總是抵擋不住那香噴噴的誘惑,害得外婆在清晨跑大老遠給我買毛毛蟲麵包。
有時,看著這些廢品我心裏挺難受的,外婆年紀這麼大了,還去撿廢品,多辛苦呀!是不是爸爸、媽媽給少了錢給她呢?可外婆說才不是呢。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可才想好的答案總是被一一否定。直到有一天,媽媽告訴我,外婆這樣做,是因為外婆一輩子勞動慣了,閑不住。媽媽還說外婆做得很對,是在為環保作貢獻呢!
外婆這麼“喜歡錢”的一個人,拾到錢包卻千方百計地找失主將錢還了回去。那是前不久的一天,外婆撿到了一個錢包,裏麵裝著許多錢,還有身份證呀、醫療卡呀等重要物品。錢對任何人都是有誘惑力的,對外婆也一樣。可外婆卻沒有把這些錢占為己有,而是根據包裏的工作證聯係上了失主,原封不動地將拾到的錢包交還給了失主。為了感謝外婆,失主還送給外婆一大箱橘子呢!幫助別人找回了錢包,外婆可高興了。外婆那善良的品質,深深感染著我,教我怎樣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外婆待人和藹,慈祥的臉龐總掛著一絲微笑。一次,我到她家做作業,作業太多,把我累得手都麻了。我沒好氣地亂罵一氣,大聲地尖叫,踢桌子,跺腳,把家裏弄得一團糟。我還用力把桌子推出去好遠,鋼筆都差點摔到了地上。等我平靜了一些,我本以為外婆會過來批評我,沒想到外婆輕聲地走過來,將我這頭生氣的小獅子抱在懷裏,跟我講那已講了多遍的《猴子和笑話》,試圖讓我快樂起來,並柔聲地安慰我,給我講道理。在外婆那幽默的逗笑之下,我發出了一陣似哭非哭的笑聲。
外婆的菜也做得特別好吃,特別是炸肉丸,我非常喜歡。那香噴噴的營養美味,恐怕再沒哪個餐館能做得出來了。一個個肉丸像是好兄弟,緊緊地貼在一起。我小的時候,外婆經常做豬腰子給我吃,現在怕吃了得病,很少再炒給我吃了。可是我還是經常情不自禁地想念起外婆的“拿手豬腰”。外婆還經常特地為我做不放辣椒的豆腐和粉絲,並大聲告訴別人,這是專門為我做的,不準大家搶著吃。
外婆愛勞動,愛生活,愛我。我更愛外婆——愛這朵散發著濃香的大紅花。
外婆的慈愛、善良、助人為樂,在孩子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尤其是外婆總能給孩子以最大的理解和包容,疼愛有加,讓孩子深受感動。當孩子長大一些,我發現,小家夥在我麵前偶爾也會任性耍耍小脾氣,但在外婆麵前卻極少這樣。甚至,當我情急之下對我媽說話大聲了一點,孩子都要不滿地提醒我:“媽媽,你對外婆講話怎麼這麼大聲啊!”小小的孩子比我更體貼老人,她說外婆從來不對她凶,總是輕言細語地跟她講道理,所以,她也不會對外婆凶,因為她最怕外婆傷心了。
孩子的“投桃報李”再一次讓我體會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力量,在被深愛的體驗中,孩子慢慢懂得並學會了愛。愛,就是這樣代代相傳的吧。
外婆帶給孩子的影響還有很多,因為她勤儉節約,一諾也從小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從不亂花錢。吃早餐剩了錢,總是一分不留地交還給我。有時候,我忍不住勸她留一些,課間買點零食什麼的,但她總是說身上帶著錢麻煩,不肯要。
遊君山公園
“今天到君山春遊真好玩!你買了什麼東西?”“你看,我買的就是這一把有濃鬱藝術氣息的古扇!”看著同學們紛紛迫不及待地展示著自己的“收成”,我不禁摸了摸口袋裏的一對壽龜,這是我給爸爸、媽媽買的平安符,一隻金紅色的和一隻雪白色的。在店子裏,推薦產品的阿姨不停地介紹、誘惑,說這是長壽龜,是有孝心的孩子買給爸爸、媽媽的平安符。聽到這裏,正想著給爸爸、媽媽買禮物的我,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
看著這對金龜我沉浸在了自己美好的幻想之中:我回到家,讓爸爸、媽媽閉上雙眼,把兩隻漂亮的壽龜放在他們的手掌心裏,他們看到這禮物高興地把我舉到頭頂,旋轉了360°。“啊,甜甜,我太喜歡你的禮物了,你怎麼會想到給我們帶禮物的呀!”媽媽把我抱到懷裏,緊緊地抱著,都要把我塞到她的肚子裏去了。媽媽臉上的痣全都變了方位,都挪到了離金龜近的那一邊,頭發也都成了爆炸型,向金龜好奇地望去。爸爸興奮得把禮物繞身體一周,讓各個部位都能看到。“啊,今天晚上要炒一桌好菜,慶祝甜甜買禮物!”他們很高興很欣喜,屋子裏全是他們的歡呼聲……我興奮地想著。爸爸、媽媽雖然不會真如我想象中的那樣,但他們一定會緊緊地擁抱我,對金龜愛不釋手,我幸福地樂著。
你可別以為這次春遊,讓我激動不已的就隻買禮物這事,那可就太小看君山公園了。剛走進君山公園,我就被它美麗的景色給迷住了,不禁感到全身輕鬆、快樂,似欲飛出。君山公園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濕潤的土地上,一棵棵細嫩的草葉厚軟地鋪下,一株株嬌豔欲滴的紅花樹,美得讓人心醉。燦爛的陽光從花瓣間透過,更是留人腳步。許多同學都拾撿地上的花瓣保留。向遠處眺望,一片片金燦燦的油菜花,捎著春的喜訊。
周老師帶領我們參觀完二妃墓,同學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到不遠處的超小型“遊樂場”玩了。周老師就像看穿了我們的心思,爽快地讓我們到那去玩。同學們一個個像好動的猴子一般急奔過去。我也不甘落後,向搖晃不定的鐵索木板吊橋搶去。才上去我就感到身子失去了平衡,好像隨時就要跌倒俯衝下來,我緊抓繩索,絲毫不敢放鬆。再看別的同學在吊橋上穿梭往來,就像水裏的魚兒,我也想嚐試。於是抬起一條腿,向另一塊木板踩去。天啊,我可真沒選對時候,看著一個勇猛的大哥哥向我對麵那塊和我息息相關的木板躍去,我心裏暗叫不好。他踩著木板不停地搖晃。由於木板是繩索綁在一起的,我隻得在木板上胡跳亂踩,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就再不想玩這東西了。於是,我向一旁的“搖晃漁網”走去,順著竹梯向上走,才到網裏我就忍不住要跌倒,隻見前麵的人不停地在網裏跳動著,想著法要把後麵的人弄倒,而後麵的人呢,也是不停地蹦來跳去。這真是恐怖世界,不知道怎麼那麼多人喜歡跳來跳去。但很快我也愛上了搗亂,把這一項目玩得得心應手。後來,我還玩了蹦蹦床、踩木樁、走竹竿……
“野餐咯!”隨著同學們的狂呼高叫,我們在高深、堅固的龍延井旁安坐下來,飽餐了一頓。我們組的人吃了蛋撻,又吃了麵包,有的人還帶了漢堡和鱈魚片。吃幹糧的最大樂趣莫過於同學們在一起分享、爭奪。龍延井側麵那高高在上的亭子左邊,有一條免費滑滑梯,滑溜、險陡,卻可以一次次安全著地,落在柔軟的毯背上。你知道為什麼嗎?告訴你吧,那滑滑梯是一道種滿小草的陡坡。同學們一個個衝鋒陷陣,從上麵“哧溜”一下滑落在地。我也去玩了,盡管手掌被弄得滿是泥巴,但我和同學們還是開心至極,快樂的心被膨脹得滿滿的。我們還看了柳毅井。一截長長的樓梯和井壁內的刻畫,顯得那樣神秘和美麗。這井最有特色了,朝樓梯的那一麵是敞開的,一看到它就讓我想到沿樓梯下去可來到富麗堂皇的水宮。我們還看了碩大的飛來鍾,黑殼樹和君山特有的“湘妃竹”……
綠色君山、激情君山!這次君山春遊真好玩!
讀完孩子的這篇習作,孩子的爸爸評價說這篇習作雖然寫得生動、有趣,但總感覺寫得太散,沒有側重點。他甚至建議將買禮物給爸媽這一節放在最後寫,認為這是感受快樂的更高境界,屬於精神層麵上的東西,放在最後是對文章的一種升華。對此,我不以為然。我理解孩子為什麼要將給爸媽買禮物放在最前麵寫,因為這才是整個春遊過程中最令她激動的事情。她是那麼急不可耐地想向每一個人宣告自己的秘密和由這個秘密所帶來的快樂。所以,她不會像我們成人一樣權衡怎樣表達,怎樣使行文更完美,她隻求無拘無束、真實地表達自己,而我認為這恰恰是孩子最重要也最寶貴的財富。我欣賞孩子的我手寫我心,迷戀她於習作中字裏行間傳遞給我的感動,自然也就忽視了她是否運用了較好的寫作技巧。
孩子為自己能給父母送上一份禮物而倍感高興,將自己身上僅有十元零花錢買了這對壽龜。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禮物和驚喜是分不開關係的”,因為她對這一點深有體會。她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愛。
禮物帶給我的驚喜
“媽媽,你一定要帶禮物給我喲!”“當然啦,我不給你帶禮物,給誰帶禮物呢!”“嘿嘿,那就好。”我和媽媽的千裏通話就此結束。第二天一早,一個熟悉的聲音又傳來了:“甜甜,我在長城頂上咧!”“給我買禮物沒有?”我迫不及待地問媽媽。“買啦!一個熊貓帽子!”“噢……”一陣沉默,那是我正在思索熊貓帽子的模樣,覺得有句話要是出口肯定會傷媽媽的心。可我還是忍不住說出來了:“那禮物一定很醜吧?”“怎麼不相信媽媽的眼光呢?”媽媽聽了我的話,出乎意料地信心十足。
我歪斜著,似坐非坐地靠在沙發上,在“大腦相片館”裏搜尋著熊貓帽子的照片,一頂灰不溜秋、帶點絨毛的布皮帽出現在眼前。上麵縫著一個毛線團般大小的熊貓。“醜死啦!”我不滿意地哼哼著,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原先媽媽帶給我的一件又一件禮物。首先,闖進記憶的是漂亮的南瓜娃娃和同一時間收到的聖誕襪和米老鼠錢包。“啊……”它們一下把我拉回到了前年的那個夜晚。
“是的,是的。”“好冷啊……”熟悉的平江話闖進了我的夢境,恍惚中,我看到了臥室裏的三個人影,外公、外婆……這個人是誰?哇,是媽媽!她出差回來了?我的心差點從口裏蹦出來。可是,為了測試媽媽是不是會關注到我,我閉著眼假裝還在熟睡。媽媽會不會叫醒我呢?“甜甜,甜甜?”媽媽像賊一樣湊到我跟前,鼻子幾乎挨到我的臉,她試探的聲音鑽進我的耳朵。我假裝沒醒,媽媽放大了點聲音再叫了幾遍,看來,她是打定主意要叫醒我了。我故意翻個身伸個大懶腰,裝成迷迷糊糊的樣子,半睜開眼睛。“媽媽回來了喲!不要以為是做夢。”媽媽點著我的小臉蛋,親切的問候像泉水般湧進我的心田。咦?什麼時候變了個人,我眼前的媽媽怎麼變成了小巧玲瓏的娃娃,還有那橘色的紗裙是哪來的?啊,這是個玩具娃娃,而且還是電視上那種會跳舞的娃娃呢。一陣風一樣的聲音,又一個東西撞進我的視野,哈,一個鑲著紅臉聖誕老人的聖誕襪畢恭畢敬地來到了我的麵前,都是給我的?我真想高呼“萬歲”!
燈關了。在這個時刻,我所有的禮物,都擺在了床頭。媽媽本意是想讓我明天起來再玩,把這些禮物放在床頭,隻是讓它們陪我過夜。可我耐不住性子呀,背著同一個房間裏已熟睡的外婆,把聖誕襪偷偷拽進了被窩裏。使勁往腳上套,套啊套,套啊套,拔河一般,腳向前麵推,手向後麵拔。卡住了,怎麼回事?這可把我急得滿頭大汗。我的腳使勁往外抽,好不容易得以脫腳,把手伸進去一拽,“嘭!”由於用力過猛,我的手連同被拽出來的東西一起打到了床頭櫃,險些把外婆吵醒。糟了,這可怎麼辦?我急忙用汗涔涔的手使勁把拽出來的東西往聖誕襪內塞,才買回的東西就被我搞爛了,明天怎麼向興高采烈的媽媽交代呀!怎麼辦啊……情急之下,我叫醒了外婆,也沒告訴她是什麼事,叫她幫我打開了燈。啊!我望著被拽出來的東西,欣喜得簡直要叫出來:“這是……米老鼠錢包!”我的老天,這麼好的東西怎麼跑到聖誕襪裏來啦?!或許是店老板沒留意放到了裏麵,那就是天上掉餡餅呀!南瓜娃娃、聖誕襪、米老鼠錢包,懷抱著三重驚喜,我幸福、快樂地度過了一晚。後來,我才得知,米老鼠錢包其實是媽媽特意買了放在裏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