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回憶之中,我似乎覺得現在正在經曆這件事,我渾身上下充滿激情,熱血沸騰的我,不知來的是哪門子勁,真想把身邊每一個親人死死地擁抱住,這是禮物帶來的美好回憶呢!
大家恐怕猜都猜得到,媽媽到家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行李箱,翻找我的禮物。我可不能缺少媽媽留存在禮物裏的一份愛。啊?這就是我想象中那個醜陋不堪的熊貓帽子?我真想打自己兩下,真是太不信任媽媽的眼光啦。望著眼前這個毛白如雪,眼耳黑亮的熊貓帽,我呆若木雞:這哪是什麼普通的帽子,分明是一個漂亮的熊貓頭套嘛!我把熊貓一下套到頭上,這樣戴著確實是頂帽子,可隻要把帽簷放下來些,不就成一個頭套了嗎?我想象自己變成個熊貓腦袋的樣子,忍不住想笑。好奇心驅使我真的把帽簷放下來了一點,“甜甜,你變成一隻‘熊貓’了,沒想到這帽子還有這用處呢!”我好想看到自己變成熊貓的樣子噢,於是叫媽媽用相機拍了下來,看著相片裏那隻憨厚老實的“熊貓”,我驚喜得不得了。接著,媽媽一下變出了一對手套。“啊!”我叫出聲來,這是我見過的最最最完美的手套了。每隻手套上還縫有一隻可愛的白兔呢。瞧,它們雪白的皮毛,粉紅的耳芯,可愛極了!把手伸到裏麵去,哇,好暖和呀,就像烤上了電子爐呢!媽媽還帶回了漂亮的藍色毛線帽,磁性手鏈、項鏈……抱著滿得快要溢出懷抱的禮物,我如癡如醉,一會研究這個,一會研究那個,樂不可支。望著忙得不亦樂乎的我,媽媽忍不住叫了一聲:“瞧你,‘受賄’的東西這麼多,倒是說說喜不喜歡呀?”“喜歡!喜歡!”我一把抱住媽媽,撒嬌地說,“不過,我還是最喜歡媽媽!”“哈哈,是吧!”媽媽拖著長聲,摟著我直樂!
得到一次又一次的禮物之後,我也開始嚐試著給別人製造禮物與驚喜了,好好去問問我的親人吧,哪一次他們過節,我沒送禮物的呀!不是用錢買,而是自己用卡紙做賀卡或用畫筆畫幅畫送給他們。這方法是媽媽教給我的,以前小夥伴過生日時,我總是向媽媽討錢買禮物,媽媽給我講了個故事,原先她過生日時,很多同學都是送她些什麼用錢買來的筆筒啊,音樂賀卡呀,這些都很漂亮,可唯獨一個同學親手做的賀卡,給媽媽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一直保留到了現在。媽媽說,她覺得那賀卡的心意更深。從此以後,過節時,我不再用錢買禮物,而是自己畫畫,或者做賀卡、手工送人。媽媽一直把我為她製作的每一件禮物精心收藏著,每當她把禮物珍藏起來時,我會覺得特別開心。這說明,媽媽很喜歡這些禮物,也很在意我送給她的東西。在送出禮物的同時,這些禮物同樣給我帶來了驚喜,這些驚喜就是家人的“太謝謝了!”或者“這禮物真好!我好喜歡啊!”聽到這些心情愉快的話語,看到他們燦爛的笑容,甭提我有多高興了。
每一份禮物都是一個驚喜,每一個驚喜都是一份禮物,禮物和驚喜是密不可分的,我愛禮物帶給我的驚喜!
誇誇我的爸爸
看到“誇誇誰”這個作文題目,我就想到了我親愛的爸爸。
我的爸爸知識淵博,讀過很多文學書籍,還懂很多化學、物理的知識。那些故事和知識烙在他心裏,把他變得像一本百科全書一樣,怎麼看都有新意。很多我弄不懂的問題都能在他那兒尋得答案。也許在別人眼裏,他不愛說話,很內向。其實,爸爸在我和媽媽麵前是個表達能力極強,說起話來充滿智慧和幽默的人。有了爸爸那些深刻的見解,我們家就擁有了豐富的餐桌文化。
一到晚上,我們就吃著美味的豐盛大餐,有說有笑地談論著我們的所見所聞。爸爸所說的話,經常把我和媽媽逗得哈哈大笑。我最喜歡聽爸爸講三國的故事了。一說起三國故事,爸爸就有如長了三寸不爛之舌,把書中難懂的長篇大論,化成生動的現代語言,滔滔不絕地把我引向三國時期,引向每個人物的靈魂深處。充滿智慧的諸葛亮,神機妙算的計謀,在爸爸嘴裏更加富有靈性,讓我忍不住拍手叫好。最快樂的時候就是聽“火燒赤壁”了,我會一邊讚歎諸葛亮的聰慧,一邊蠢蠢欲動地想當一位有著“臥龍”美名的謀士,爸爸的故事讓我到了忘我的境界,常常要手舞足蹈地歡呼。
有時候爸爸上晚班,我舍不得三國這美妙的故事,就讓媽媽代替爸爸給我講,雖然媽媽也講得不錯,但我怎麼也找不到爸爸講時那種令我心醉神迷的感覺。後來,我又自己去翻了翻《三國》,那上麵密密麻麻的長篇大論,難懂的字句篇章讓我再次對爸爸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在心裏忍不住讚歎了一番:爸爸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的爸爸思維活躍,一點也不死板。特別是對做菜,他總是變著法兒換花樣。每次隻要爸爸不上晚班,我就知道肯定又有大餐吃了。一看爸爸在廚房做菜,我就忍不住咂巴著嘴想:今天他又會為我和媽媽做出什麼好菜呢?在我的好奇中,爸爸笑容可掬地走出廚房,神采奕奕地向家人宣布:“今天,我給你們弄個從沒嚐試過的菜,包你們滿意。”聞著廚房裏冒出的菜香,我早已心癢癢了。聽爸爸這麼一說,我急忙向廚房鑽去。乳白色的熱氣裏,一大碗我叫不出菜名的色香味俱全的大菜正調皮地誘惑我呢!結果不用說,這碗菜被我們秋風掃落葉般一掃而光了。
爸爸值得我誇讚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他曾陪我開心地捉迷藏;下雪時帶我到外麵去堆雪人;節假日騎著摩托帶我和媽媽激情旅遊;偶爾還當我的好牌友,“五十K”打得我樂不思“睡”。我愛爸爸,這個讓我誇不完的爸爸。
父愛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諾是幸福的,有一個非常愛她且富於童心的爸爸。和爸爸共有的許多美好回憶一定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走遠,這份愛的力量將溫暖孩子的一生。
2006.9.8 享受孩子的愛
孩子今天早上為我買來早餐,看著她小心地雙手捧著滿滿一碗米粉走進校園,心裏頓時湧上幸福的滋味。
現代家庭裏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的情況比比皆是,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幸福地被愛著,但很少有人想這樣的問題:孩子的愛心培養好了嗎?讓孩子學會愛他人太重要了,這應該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在愛的體驗中,她已經越來越會關愛他人了。記得有一天傍晚放學回家,才進門她就從口袋裏掏出一個芒果,對我說:“媽媽,這是今天發的點心,我特意留給你吃的。”“真的呀,謝謝甜甜,隻有一個芒果,你自己留著吃好不好?”“不行!我說了這是特意留給你吃的,我今天拿出來看了好多次呢,但還是沒舍得吃,因為我知道你最愛吃芒果了。你必須得吃!”聽了孩子的話,那一刻心裏真的很感動,我想如果我再不接受就真的對不起孩子的一片心意了。於是,我提議我和她一起將這個芒果消滅掉。孩子這才開心地答應了。
平日裏,再好吃的東西,再少的分量,她也總是主動與家人分享。這一方麵與我們家不吃獨食,樂於分享的傳統分不開;另一方麵,也與我們在她很小的時候,有意識地主動要求分享她的食物分不開。在她眼裏,大人也像小孩一樣好吃,尤其是媽媽,還很貪吃呢。愛吃花生、愛吃果凍……她就像理解自己一樣地理解我們要求跟她分享美食的做法。
我不是你媽媽
說到享受孩子的愛,最出乎我意料、也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星期天的下午。那天,她上完英語興趣班回到家,一進門就把雙手背在背後興衝衝地對我說:“媽媽,我給你帶來了兩個驚喜,快猜是什麼?”“嗯,英語老師給你獎印章啦?”“嗯,猜對了一個,再猜!”“再猜呀,那我得想一下。兌到獎品啦?”“你看!當當當當,給你買的。”看到孩子手中高高舉起的一個裝著紙碗的塑料袋,我驚喜地叫出聲來:“哇,你給媽媽買臭豆腐了呀!真是太好咯!”我接過禮物,給了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原來,孩子是走路回來的,她將搭車和買水的錢省了下來,給我買了這份禮物。這是孩子第一次主動給我買吃的,我從沒想過這樣的幸福會來得這麼早、這麼突然。不禁感慨:“甜甜,你怎麼這麼好呀,我都感覺你像我媽媽一樣了,好像我是你的崽崽啊!哈哈……”“什麼,我是你媽媽?為什麼?”“在我的印象當中隻有媽媽才會這樣疼愛自己的孩子呢!因為你太疼我了嘛。”“不行,我不是你媽媽,我就是你崽,誰說一定是媽媽才這樣疼孩子的,孩子也可以這樣疼媽媽的,你不也常給外公外婆買吃的嗎?”孩子說這話時,真的有些不高興了,沒想到她如此在乎我這樣一說。我趕緊糾正:“對對對!以後,媽媽再不會這樣認為了。孩子也可以這樣寵愛媽媽的。隻是你這麼小就知道給媽媽買吃的,我一下子還沒適應過來嘛。”孩子看我吃得狼吞虎咽的樣子,那個樂呀,真是沒法形容。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好幸福!
一諾由給家人留好吃的到主動給家長買好吃的,愛在她心間成長。作為父母,我想我們要做的就是盡情地享受孩子的愛,別辜負了孩子的心意,讓孩子在行使“愛的權利”過程中收獲“給予”的快樂!
經典閱讀,滋養愛心
俗話說:讀好書就是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而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傷害。我素愛讀書,讀書讀出了快樂,自然渴望與他人分享。於是,有了孩子之後,我不再隻顧自己讀書,更多的時候是大聲地把書讀給孩子聽。這樣,孩子從小聽過的故事就特別多。長大一些,她自己能閱讀了,更是非常癡迷於課外閱讀。這時,我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挑選經典的好故事、好書來講給孩子聽或推薦給孩子讀。
縱觀古今中外,關於“愛”這個主題的經典故事還少嗎?愛親人、愛朋友、愛師長、愛社會、愛自然乃至整個世界。我想,所有這些美好情感與其生硬地去說教,還不如讓孩子從小就去閱讀經典。孩子將在一個個愛的故事中,接受熏陶並學會自我教育。當我踐行此道時,驚喜地發現:在書香的浸染下,孩子的善心和善行一天天多起來。我們當然也毫不吝嗇地表揚她、激勵她。就這樣,孩子真的就一天天變成了我們心中所期望的那樣,小小年紀,心靈充滿陽光,情感世界多彩而健康。
螞蟻印象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書——《螞蟻和西瓜》,我看完後,覺得螞蟻很團結、很可愛、很調皮。我以前老喜歡踩死螞蟻,看完這本書以後,想踩也不忍心去踩了。因為我覺得它們真的是太可愛了!以前,我總是覺得螞蟻很凶猛,現在我終於知道了螞蟻真正的身份。我多想讓我的爸爸、媽媽去買一個很漂亮的小盆子,在盆子裏養許多的螞蟻,每天給它們吃香噴噴的餅幹,還有糖果和牛奶,可是我的媽媽老說她害怕螞蟻不敢養。
這本書非常好看,大部分都在說明螞蟻的團結。我覺得這本書,雖然沒講什麼道理,但是我卻想到了一個道理。它告訴那些愛傷害螞蟻的小朋友,不要去傷害小螞蟻,告訴我們螞蟻是多麼的團結,多麼的可愛!我希望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得到一本這樣的書,這樣他們也就都不會去傷害小螞蟻了。也許,有些人可能會想,螞蟻雖然很團結,但是怎麼團結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於是就又去踩螞蟻。不過,我是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人的,如果我真的看到這樣的人的話,我就會去阻止他這樣去做,告訴他這本書裏是怎樣講的。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不要傷害螞蟻,還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來保護這些小螞蟻。
這是孩子一年級時口述的一篇讀後感,《螞蟻和西瓜》一書完全改變了螞蟻在孩子心中的形象,這就是閱讀的魅力啊!
生命的陽光——閱讀
陽光是萬物的根、枝、葉。沒有了它,世界將會變得一片黑暗,草木將會枯萎,人類也將消亡。閱讀在我心裏就是那一縷縷的陽光,它讓我的生活五彩繽紛。
從小,媽媽就給我講故事,童話呀,詩歌呀……還隨著情節的變化,做著不同的動作,用她那誇張的表情,變換的語調,領我進入了閱讀的大門。從那時起,我的眼睛裏每天都寫滿了期待,小眼珠滴溜溜地跟著媽媽的嘴巴轉。那嘴裏似乎總有講不完的故事,那些故事一絲絲地滲進我的血液,就這樣,我和閱讀結下了不解之緣。
長大一些,上學了,會認字了,每到星期六,我都會定期和媽媽一同去書店看繪本。我和媽媽緊緊地貼在一起,一個字一個字地閱讀。繪本的啟蒙源於一本叫《螞蟻和西瓜》的書,這種書很薄很薄,十分鍾之內就能看完,而且一頁隻有那麼一二十個字,下邊全是圖。可別小看了這些圖畫,它們有趣著呢!媽媽和我一起觀察封麵,她指著那些大螞蟻說:“瞧,這些螞蟻的肚子多大、多圓,你發現了些什麼呢?”我指著那塊大西瓜說:“這裏有一塊大西瓜,螞蟻肯定是吃西瓜吃飽了,肚子才脹得那麼大。”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翻開書,原來有幾個人把吃剩下的一些西瓜隨手扔在了地上,一群螞蟻快樂地跑過來。它們像施工人員,抬著它們的小鏟子、籮筐,挑著扁擔,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看,那隻螞蟻多有趣!它站在一塊大大的西瓜上,用一根施工繩,係著滿滿一筐西瓜,往下放。兩隻螞蟻看到了,急忙跑過來抬起籮筐往洞裏趕。還有幾隻螞蟻實在饞得忍不住,用鏟子撬了幾塊往嘴裏送。後來,螞蟻們把西瓜上弄不走的一丁點兒西瓜瓤也全給吃光了,它們還把西瓜皮當滑滑梯呢!
慢慢地,我不光迷上了看繪本,還特別喜歡看一些小說。媽媽怕我的眼睛受不了,經常給我念,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叫媽媽停下來,讓我根據書中的內容想象一會,想象自己是書中的主人公,會很有趣的。看小說上了癮,我一回家就扔下書包,抱起心愛的書一睹為快;做完作業還有時間,我又捧起書來啃,直到媽媽連聲催我去睡覺,我才不情願地放下書。我甚至覺得上廁所不看書,都是一種浪費。其實,隻要肯擠,看書的時間還是挺多的,爸爸就常說我是“見縫插書”。
有人說,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它會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我想說的是每一本好書,都是一輪太陽,它讓我的生活有了七色光彩。
其實,除了那散發著點點墨香的書籍,大自然也是一本書,生活也是一本書,思想更是一本深邃的書。在那墨跡飛揚的書香世界裏,小豬哈皮和我打滾,螞蟻排著長隊向我討要餅幹……在那花香飄散的大自然中,黃葉飛來給我當發卡,溪水湧來為我嘩啦啦地歌唱,小鳥舞來和我玩遊戲……在那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同學們手拉手兒做遊戲,老師們用鼓勵的眼光伴我們成長;充滿溫暖的家裏,熱騰騰的飯菜正眯著眼,朝我笑呢!餐桌前、被窩裏,媽媽的話像暖暖的茶,分享著我的快樂,分擔著我的憂傷;爸爸的故事像時空穿梭機,帶我遨遊古今中外……沉浸在閱讀中,我感覺自己無比幸福!
我發現,閱讀的陽光一經釋放,大地將會一片溫暖!讓我們都來熱愛閱讀吧,讓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生命的陽光——閱讀》是孩子上三年級時,作為學生代表在家長會上的發言稿。字裏行間,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閱讀對於一諾來說,已經是生命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
我家的陽台上,擺著整整一書櫃的書籍。有童話、有小說、有百科全書、還有獲獎作文,其中,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叫《夏日曆險》。
《夏日曆險》是美國威爾遜·羅爾斯著的。這本書寫的是小男孩傑伊·貝裏為了實現自己買小馬和槍的夢想,帶著心愛的獵狗羅迪深入林地去捕捉一群馬戲團懸賞的猴子的故事。
在爺爺的指點下,傑伊·貝裏用過下夾、布網、陷阱等計謀,卻都被猴子一一識破,不僅沒捕到猴子,反而被它們嘲弄了個夠。可是,傑伊·貝裏後來竟和這群猴子結成了朋友,幫助它們走出暴雨襲擊後的密林,回到了馬戲團。傑伊·貝裏和猴子的感情深深地打動了我,有時,我還流下淚來。出乎我意料的是傑伊·貝裏千辛萬苦捕猴得來的獎金卻沒有去買馬和槍,而是用來給妹妹戴西治跛腿。
這本書內容十分有趣,寫得也非常生動。我很喜歡傑伊·貝裏頑皮、不服輸和疼愛家人的性格,向往他那種充滿樂趣的農村生活。
我最喜歡《較量》這一篇小故事。這篇小故事描寫了傑伊·貝裏第一次捕猴的經過。傑伊·貝裏將夾子埋在土裏,又用釘子把蘋果與夾子接在一起,讓蘋果露出地麵引誘猴子,自己則坐在土坑裏觀察動靜,等猴子上鉤。可這猴子聰明無比,居然用樹枝把蘋果頂了出來。蘋果與夾子斷開了,猴子們大膽地吃起了蘋果。每當看到這種類似的段落,我總會捧腹大笑。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傑伊·貝裏與猴子的故事,就快來看看《夏日曆險》吧,這可是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哦,相信你讀到它一定不會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