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還看了許多關於做美食的書,上麵精致的美食圖片,讓她看得垂涎三尺。“我要先做點青菜煎魚吃。”貓一字一句地說,像個博士一樣。可是主人家裏正好沒有買青菜。於是,趁主人外出度假,貓像一位家庭主婦,在脖子上掛上一隻小小的精致竹籃,一路上一跳一跳,興奮得“喵喵”叫著,向一個名叫菜市場的地方奔去。貓靈巧地在菜市場的攤子底下,鑽來鑽去。漂亮的貓咪,細心地聽著菜販子的介紹。她挑了幾片灑落在地上的最新鮮最幹淨的青菜葉,整潔布置在小籃子裏。還撿了一些西蘭花做裝飾。回家路上,貓興高采烈,香噴噴的菜肴就像呈現在她麵前一樣,讓她陶醉。“哼哼哼,喵喵喵……”貓一邊做著減肥操,一邊哼著歌,還一邊擇著菜。呼啦,藍色的火焰躥上鍋底。哎呀,不好。我那漂亮的毛啊,千萬別給燒焦了。貓手忙腳亂地把女主人的卷發器夾滿全身防火。再手忙腳亂地往鍋裏加油。“劈裏啪啦……”油炸開了鍋。貓一步步往鍋裏放魚、鹽、青菜什麼的,不一會廚房裏就飄出了濃鬱的香味。貓欣喜地看著一碗伴著綠油油的青菜,斜著鮮豔西蘭花,兩麵都是金燦燦的煎魚排,感到生活是那麼新鮮、有趣!
她每天都認真學習書架上那些五花八門的書,發誓要當所有時尚貓的老師。她學會了踩長樂高蹺、穿女式高跟鞋走路,而且成了品甜酒大師。就連小朋友們最愛玩的滑板、溜冰也都成了她的拿手好戲。她成了一隻名副其實的時尚貓,過上了有滋有味的新生活。
許願糖
那天晚上,毫無異常地,我又怨氣衝天地在桌旁埋頭苦幹那些討厭的作業。唉喲,這些題目我早就會做了,還一遍遍地抄呀、默呀、算呀,磨得一點新意都沒有了。我本來還極大的興趣,一點點被消磨。大人怎麼就沒作業?我一邊抱怨一邊隨手剝開一粒新出產的大白兔芙蓉奶糖的糖紙,往嘴裏丟去。一股甜甜的、柔柔的味道滑入嘴裏。我不禁地想讚揚它:好糖。心情愉快了,我說了一句“希望老師再不布置作業了”的話做總結語。咦,嘴裏的糖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糖呢,剛才我確實吃了糖呀,我有點不敢相信,真是奇怪。我想把這糖的秘密弄清楚,把那一大袋糖放進了書櫃裏。
第二天放學,同學們唉聲歎氣地等著老師布置作業,老師卻說:“從今以後再不布置作業了。放學後大家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教室裏鴉雀無聲,同學們你看我,我看你,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懷疑老師是不是說錯了。隨即,巨大的歡呼聲把教室震得要坍塌了一般。“耶!”同學們一個個歡呼雀躍,沉浸在無比瘋狂的喜悅之中。我激動得要掉出眼淚,抓起同桌的胳膊,使勁搖晃。這時,整個校園每一個角落都爆發出一樣熱烈的歡呼聲。全校都不再布置作業了。震耳欲聾的聲音,讓我興奮了好久。回家的路上,我背著書包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愉快。
回到家,我把書包一丟,在客廳裏轉了十個圈,一蹦一跳跑到陽台上看風景。我打開窗戶透氣,覺得整個世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是這種興奮沒能持續多久,過了大概幾個鍾頭,我突然覺得有些無聊,沒作業那還可以幹什麼呢?平時,每一天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現在突然這麼悠閑,讓我有點無法接受。幹什麼好呢?我一邊琢磨,一邊抓起一粒大白兔芙蓉奶糖往嘴裏丟去。這時,一陣清脆悅耳、歡快流暢的歌聲吸引了我。茂盛的大樹上一隻小小的畫眉鳥一跳一跳唱著歌兒,好像正在和同伴們做遊戲。“它一定很快樂吧,我也想變成這樣的畫眉鳥。”我不自禁地想。我輕輕地歎了口氣,翻開一本故事書讀了起來。咦?怎麼又有一隻畫眉鳥的歌聲傳了過來,而且好像離我這麼近。我疑惑地抬頭,再次看樹梢上有沒有多了一隻畫眉鳥。突然,我驚恐地意識到那聲音是從我嘴裏發出來的。天哪,天哪,我看見自己有著藍色羽毛的翅膀,嗚嗚嗚,我要嚇死了。我居然變成了一隻天藍色的畫眉鳥。糖!我必須吃芙蓉糖。我意識到那是一種許願糖果,吃了它什麼願望都能實現。
這時,才下班回家的媽媽轉動門鎖,一邊自言自語地說:“咦,甜甜怎麼還沒回來?”一邊向陽台走來。我“啾啾啾”地鳴叫著提醒她:“我在這兒呢,我就是甜甜。”媽媽馬上發現了我,驚喜地叫道:“哇,好漂亮的一隻藍毛小鳥。甜甜一定會喜歡得不得了。”我害怕極了,連媽媽都認不出我了,我還怎麼變回人啊!我的眼淚奪眶而出。這時,我的肚子發出了饑餓的聲音,媽媽把我捧進籠子裏,搬來一點芙蓉奶糖來喂我,我看到了希望。吃下糖,我快速地許願:我要變成人!“嘭!”猛地一下,我身上倍感疼痛,隨後是媽媽的驚叫:“啊!”我低頭一看,鳥籠子的碎片掛滿了我的全身,我的身子恢複成人的模樣。我來不及向媽媽解釋,徑直向鏡子衝去,看到自己一根頭發絲都沒少,還是原來的模樣,我長舒一口氣。急忙去看媽媽,隻見媽媽一屁股坐在地上,像三歲的小孩被驚嚇得“哇哇哇”號啕大哭。我趕忙把媽媽扶起來,給驚慌的她拿來一條毛巾,擦眼淚。媽媽用懷疑的眼光看著我,上上下下仔細打量。還小心翼翼地伸出手來想要碰碰我。她的眼光好像看到一個從沒見過的陌生人一樣,滿是不相信。“媽媽!真的是我!”我大聲地衝媽媽叫喊,又語無倫次地向她解釋著剛才發生的這一切。媽媽又驚又喜,又慌又怕。她再沒有往日的鎮定,像觸摸魔鬼的頭發一樣,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顆糖。有了前麵的經曆。我異常興奮,急急忙忙搶過媽媽手裏的糖,剝開糖紙,塞進媽媽嘴裏,說:“快點許個願望!”也不知媽媽是怎麼想的,居然命令自己狂笑五分鍾。這糖可真有它的,明明沒什麼可笑的事情,媽媽卻一會指手畫腳地仰頭大笑,一會指著自己的鼻子笑彎了腰,一會兒倒在床上,四肢伸展笑得鼻子亂顫,有時,還蹲在地上笑得都要跪下來了。
終於,媽媽不笑了,一副呆癡的模樣,分不清東南西北,不是撞到了牆壁,就是弄翻了桌子。總算,媽媽亂七八糟的舉動停止了。她帶著一副喪了氣的苦瓜臉,走到我麵前說:“這糖真是威力太大了,想不笑都停不下。”以後,隨便你吃這種糖,變成什麼都沒關係。想變成人了就跑到家裏來,我一定再給你吃這種糖。”我急忙吞下一顆糖,期待地說:“我要變成一頭小野豬。”“哈哈!”媽媽捧腹大笑,連聲問我,“當豬舒不舒服?”我歡快地叫了一聲,發出豬特有的聲音,衝到家門口的大泥塘裏,在裏麵舒服愜意地打了幾個滾。糊得滿身都是暖暖的泥巴。我開心地想,以後沒作業再不會感到無聊了。有了許願糖果,多新鮮的事,都能發生。
拽著許願糖,我美呆了!
“許願糖”表達了孩子想從作業中解放出來,將每一天過出新意的強烈願望。
允許孩子發發呆
現在的孩子似乎處於前所未有的緊張狀態中,有學不完的功課,做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特長班。每每看著孩子們像上緊了的發條,起早貪黑,忙得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我忍不住悲哀地想到一個問題:孩子們想過自己為什麼而忙嗎?在這滿滿當當的忙碌中,孩子們還有自己的思考嗎?我也隻能難過,卻不能改變什麼。但作為母親,我要盡可能多給孩子一些自由,讓孩子多一些時間和空間來自由呼吸,做自己愛做的事。
有時候,看著別的家長一個個把孩子送去學這學那,我也不是一點都沒動搖過。大家都說,現在的社會競爭這麼激烈,你的孩子不學,別人的孩子都在學,到時候,你後悔都來不及。於是,衝動之下,我曾嚐試讓孩子同一學期學好幾樣特長。值得慶幸的是,我時刻關注著孩子的反應,及時從她反饋的信息中捕捉到了危險的信號,對自己的不當安排當機立斷緊急刹車了。
幾經周折,我進一步堅定了信念:一定要將更多的時間還給孩子,哪怕她時常發發呆,看似無所事事,不見得不在思考啊!所以,當孩子說“進入幻想狀態,請勿打擾”時,我們誰都不會去打擾她,她也就當我們全是空氣,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了。我想,一諾從小愛思考、做事情又總是特別專注,與我們家寬鬆、自由的成長環境是不無關係的。
拓展體驗 融入社會
準確定位,獨立於你
不隻一次聽朋友憤憤地念叨:“孩子真是越大越不聽調擺,小時候屁顛屁顛地跟在我屁股後麵跑,現在呢,想帶他逛個街或上朋友家坐會兒,都別想喊得動。”我一邊勸朋友別跟孩子較勁,一邊想起日前讀到的安德烈寫給母親龍應台信中的“獨立宣言”:“……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作為母親,我想,當我們能夠真正讀懂這句話,並理解“獨立宣言”背後“不是不愛父母,隻是渴望更多自由”的聲音之時,內心一定是失落和自豪共存的吧!
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變化的何止是不願跟在父母後麵走親訪友,他們心裏滿是自由的渴望啊!渴望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渴望可以為自己作選擇;渴望像成人一樣被尊重;渴望有人願意傾聽、願意分享、願意分擔……我們不也是這樣長大的嗎?隻是升級為父母後,不知不覺地就忘了年少時的渴望與掙紮,把孩子當成了自己手下的一個可以任意指揮的士兵,事事為其規劃,處處要求規範,還美其名曰:“這是為你好!”
當父母不同於當官,相信大耍父母權威的家長也絕不是因為官癮發作,而是我們壓根就沒有將一顆心放下,總是“一片好心”地為孩子操持著。我們到底在擔心些什麼?怕孩子玩得太瘋,自由散漫?怕孩子沉迷電視,忘了學習?怕孩子思想幼稚,混淆是非?……
還是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孩子的心聲吧。
2009.8.1 我的好朋友
她,剪著短短的男孩子頭發,一張四四方方的臉,在她那水汪汪的大眼睛裏藏著神秘,給人怎麼也猜不透的感覺。這就是我的好朋友張果果。
張果果這個陽光女孩是個快樂的天使。她自創了許多遊戲,有嚇死人版,有喜死人版,有厄運版,還有信任版……在張果果的帶領下,我遊遍了玩耍國。一個個遊戲激發了我的玩性,和她在一起玩,我總是無拘無束,像隻自由的小鳥。
一次,張果果提議玩“製作玩沙工具”的遊戲,我爽快地答應了。我先是在沙子裏找有用的東西,不一會找到了一個衛生紙筒和一個硬紙盒,接著我興奮地拆開紙盒,將它的一麵滾成細細的筒狀,又弄了些水灑在紙的末端,輕輕一壓,便貼住了。最後,我把紙盒做的紙筒插進衛生紙筒裏,一根擀麵棍就做好了。不過,我隻是用它來玩沙子喲!正在這時,張果果的沙子印印器也做好了,我們歡樂地開始試用起自己製作的玩沙工具來。張果果印了許多“水桶蛋糕”、我壓了許多“薄肉餅”,我們互相叫賣著,不時往叫賣詞裏加些笑話……瞧,在張果果的帶領下,我玩得多開心!
張果果還是位很好的老師呢。記得去年暑假的一天,媽媽、爸爸出去辦事,我一個人在家寫作業。這時一道題讓我陷入了沉思,苦思冥想了許久,答案依舊不肯露麵。我垂頭喪氣地準備先做下一題時,忽見張果果在操場玩。我忙奔出家門,請張果果幫我解題。張果果放下手中的枯樹枝,耐心地教起我來。她見我沒懂,不厭其煩地一遍遍重複著,直到我聽懂為止。這時候的她可真像位大姐姐呀!
這就是我的好朋友張果果,你想不想有位這樣的好朋友呢?
“在張果果的帶領下,我遊遍了玩耍國……”光讀一讀就令人心向往之。童年時期,玩伴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教育所產生的影響,是成人難以替代的。
孩子曾在《我》一文中這樣寫道:“我愛看書、愛旅遊,然而我最愛的還是玩。”相信這是每一個孩子的心聲。而我深信,玩中也有學問。玩,還能啟迪智慧!
玩伴常常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許多年齡小的孩子往往更喜歡跟年齡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玩,為什麼呢?我曾就這個問題問過孩子,孩子的回答是,大一點的孩子玩的花樣更多,更會出主意。是啊,經曆就是智慧,大一點的孩子見多識廣,自然也就很容易成為小家夥們擁戴的對象了。誰能說這種玩伴之間的相互吸引、相互學習不是最好的教育呢?孩子們生來具有好奇、好動的天性,三五玩伴一起,既有經驗的傳承,又有妙趣的創新,一個個隨時生發的遊戲像巨大的磁石一樣吸引著孩子們走出家門,盡情玩樂!
這時候家長能做什麼呢?還是放手吧,放孩子出去吧!你會發現,出去時的他和玩耍回來的他,已經不同。快樂的玩耍在一點點地豐富和改變著我們的孩子。當然,放手的同時,適當關注,巧妙引導,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