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珀·維拉
(1904~)美國女小說家,電影劇作家。生於芝加哥。早先是自由撰稿入,在雜誌上發表小說與論文,其後任《舞蹈》雜誌編輯。她撰寫的小說很多被搬上銀幕,最著名的有《羅蘭秘記》,被《每日電影》評選為1944年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她的小說攝成影片的還有:《六一三之夜》(1932)、《危險的女人們》(1934)、《醜聞街》(1938,合寫故事)、《比德莉亞》(1946,英同,兼改編)、《三個丈夫》(1951,兼合作改編)、《天堂的單身漢》(1961)等。由她改編的電影劇本有:《我永遠愛你》(1935)、《來自路易斯安那的貴婦》(1941)、《三妻豔史》(1949)、《克勞迪亞和戴維》(1974)等。
1904年11月25日
巴金誕生。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是日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興。現代文學家、翻譯家。“五四”時期1920年考入成都外國語學校,發起組織“均社”,並任《平民之聲》主編。1923年到上海、南京等地讀書。1925年翻譯克魯泡特金的《麵包略取》等著作。1927年赴巴黎學習,翌年創作長篇小說《滅亡》。1928年底回國。自1931年文學創作進入旺盛期,寫出長篇小說《激流》(即《家》)等10部中長篇小說,10部短篇小說集,6部散文集。1934年11月化名“黎德瑞”去日本,次年8月歸國,後與靳以編輯《文學季刊》、《文季月刊》,並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負責編輯《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叢刊》、《譯文叢書》。出版短篇集《將軍》、《沉默》等。1936年11月與魯迅、郭沫若等21人發表《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上海《救亡日報》編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輾轉於香港、廣州、漢口、桂林和大西南的昆明、重慶等地。出版《春》、《秋》、《憩園》等長篇小說和《還魂草》等短篇集。抗戰勝利後,出版中篇小說《第四病室》、《寒夜》。新中國成立後,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大會代表,曆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作協上海分會主席,國際筆會主席,《收獲》主編等職。1982年4月榮獲意大利但丁國際獎。1983年5月獲法國榮譽軍團勳章。輯有《巴金文集》、《巴金全集》。
卡拉斯拉沃夫
格奧爾吉·卡拉斯拉沃夫(1904~1980),保加利亞當代作家。他的創作在反法西斯鬥爭年代為推動無產階級文學的發展起過重大作用。
卡拉斯拉沃夫生於波裏索夫城的德貝爾村。曾在索菲亞等地的郵電學校和師範學校讀過書。學生時代受高爾基《母親》等作品的影響,積極參加共產主義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作品。1924年參加共產黨所領導的反政府的九月起義。翌年加人共產黨,起義失敗後參與恢複和重建黨的工作。1925年在故鄉擔任教師時,因參加革命活動而被校方辭退,轉而就學於索菲亞大學農學係,在此又因組織罷課被開除學籍。不久他便去布拉格繼續學業,靠勤工儉學,作泥水匠為生,同時致力於文學創作。1930年回到祖國,曾擔任《舵》、《觀察》、《烈焰》等刊物的編輯,並任《回音》報黨組書記和索菲亞區黨委書記。
卡拉斯拉沃夫的作品很多,有詩歌、小說、戲劇、雜文、文學評論、政論等,主要以農村生活為題材。他最初發表的短篇小說集《街頭淪落人》(1926)表現的是底層人民,特別是流浪兒的悲苦命運。次年發表的《牧笛鳴咽》再現了九月起義失敗後血淚斑斑的現實,但基調有些低沉,並帶有神秘主義的色彩。在《他們沒有墓》、《丹柳》、《在肖像前》、《37號牢房》等作品中,讀者透過那屍橫遍野的背幕,可以窺見希望的火花:那裏有哀悼亡子時幡然覺悟的父老;不能期待壯士生還,對現實深惡痛絕的村民;還有身陷囹圄,痛定思痛,不甘屈服的囚徒……不過這些人物還缺乏明確的理想和目標。在藝術上,這些作品感情濃鬱,帶有散文詩的特色。
三十年代中期,隨著保加利亞無產階級文學沿著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道路向前發展,卡拉斯拉沃夫的創作也開始更為深刻地反映現實,明顯地閃耀出革命浪漫主義的光彩。短篇集《在崗位上》(1932)和《兩個陣線》(1934)中的不少作品,標誌著卡拉斯拉沃夫在創作上的進一步成熟。這些作品從多方麵反映了人民的鬥爭,特別是廣大農民群眾的革命化過程。革命者、共產黨人,時代的正麵人物形象已活躍在這些作品中。作者大力歌頌了普通勞動者的英雄業績:昔日的雇農成長為革命戰士,為掩護地下工作者英勇地獻出生命(《在崗位上》);青年農民敢於冒犯區長,被害身死,顯示了共產黨人巨大的精神力量(《渴》);葡萄園看守忠於黨的事業,出生入死,受到人民保護(《敵人》);地方官巧取豪奪,魚肉鄉民,引起民怨沸騰,人心思變(《鬥爭》)……在這些作品中,崇高的英雄形象和殘酷的階級搏鬥場麵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呈現出一幅幅可歌可泣、鮮明生動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