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英國侵略軍攻陷西藏江孜。
7月。海河第三段裁灣工程竣工。
8月3日。英國侵略軍占領西藏拉薩。
8月31日。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創辦《中外實報》出版(前身先後為《直報》、《商務日報》)。
9月7日。英國侵略軍迫西藏簽訂《拉薩條約》。
9月14日。外務部批準總稅務司所擬關於內地至口岸,或口岸至內地郵包征稅辦法4條,令各關卡一體遵照辦理。
粵海常關所轄陳村口、佛山口,前因兩廣總督以該兩口距離總關超過50華裏,不肯移交稅務司,至本日才奉上諭移交給稅務司管理。
9月22日。津海常關副稅務司梅爾士將工作移交給代理副稅務司韓森(P.C.Hanssson)。
9月29日。總稅務司通令:“凡報運槍支彈藥進口,如持有監督特發執照,方可即行驗放”。重慶關遵照實施。
10月11日。梁敦彥被任命為津海關道。
10月23日。根據海關總稅務司署指示,津海關成立“天津掛號分局”,代辦商標注冊工作。
10月。江門關向唐積慶、唐國慶等人租得白石鄉暖土村東頭桑地14畝多,為建造關房辦公用(現海關大院一部分)。
11月15日。總稅務司致各關稅務司通令:公布《小輪及拖船載客額數試辦章程》。
11月16日。慈禧生日,袁世凱及夫人舉行招待會,海關放假1天。
11月25日。海關總稅務司署批準德璀琳應開平礦務局邀請赴倫敦辦理交涉。11月26日德璀琳將工作移交給副稅務司費妥瑪署理(T.T.H.Ferguson),同日離京赴歐。
11月28日。梁敦彥繼淩福彭為津海關道,今日到任。
12月4日。拱北關署稅務司布廉恩在外班總巡的陪同下,乘“金星”號關艇巡視屬下東澳、芒洲、前山“通利”躉船、前山緝私站等分卡。
12月10日。清廷推行新政,減少經費開支,撤銷粵海關監督公署。由廣東省巡撫張人駿行使監督職權,委派委員辦理日常事務。
12月23日。德國人超等幫辦前班哈密師(S.J.Hanisch)任膠海關署稅務司。
12月24日。秦皇島常關分局開始辦公。
是年。清政府授權江海關試辦商標登記和管理。民國成立後,監督奉命要求江海關繼續受理各國商標注冊。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劃出。
赫德向清政府提交“籌餉節略”。
金登幹繼續留在倫敦處理赫德妻弟破產問題,同時處理倫敦辦事處日常工作。
寧波輪埠(客運碼頭)在鎮海望道頭西麵築成。由海關支持,寧波城外試辦自來水,未成。
梧州關稅務司派員到南寧辦理南寧開埠事宜。從梧州出口的土藥(鴉片)有4000餘擔。
江漢口公布防護染疫15條。
由於大連港的開港使用和東清鐵路的通車營業,大連成為溝通歐亞兩洲的海陸交通樞紐,大連港成為遠東地區的一大貿易港。受大連港的影響,旅順的海上交通、貿易及商業轉向大連。本年度大連港到港商船792艘次,進口貨物29.6萬噸,出口貨物12.7萬噸。
沙俄有文稱:沙俄將大連灣收稅華官驅逐出境,另易俄員收稅,隻準華監督一人在北門外收稅,賬單用俄文,稅金存於華俄道勝銀行,名雖曰中國海關,實可謂沙俄海關。雲雲。但此海關未見有其他記載。
長沙關設立郵政總局,嶽州關郵政局劃歸長沙關一並管轄。
本年度各關稅收共計31584156海關兩,其中進口稅10615926海關兩,出口稅9481516海關兩,複進口稅1670158海關兩,藥土稅2563635海關兩,船鈔992585海關兩,內地子口稅1878253海關兩,洋藥厘金4382083海關兩。
6月。清政府頒布赫德起草製定的《商標注冊試辦章程》,津滬兩關設立商標注冊分局,海關商標掛號製度自此實施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