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先秦漢族歲時風俗(2)(2 / 3)

2.仲秋

仲秋,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據《呂氏春秋·仲秋紀》所記,仲秋之月的風俗與孟秋基本相同,隻是天子所居的地方移到西向明堂的正室。

仲秋之月有儺祭之俗。《呂氏春秋·仲秋紀》雲:“是月也,乃命宰祝,巡行犧牲:視全具;案芻拳;瞻肥瘠,察物色,必比類;量小大,視長短,皆中度。五者備當,上帝其享。天子乃儺,禦佐疾,以通秋氣。以犬嚐麻,先祭寢廟。”說的是這個月,命令太祝和太宰巡視那些供祭祀之用的犧牲,察看這些犧牲性形體是否完整、喂養情況如何、是肥是瘦、毛色純一與否,這些一定要符合舊例;然後量量它們的大小,看看長短,也都要符合要求。形體、肥瘦、毛色、大小、長短都完全適當,上帝就享用這些祭品。天子於是舉行儺祭,防止逐除疫癘,以此通達金秋之氣。天子就著狗肉品嚐麻籽,並首先祭祀祖廟。

3.季秋

季秋,是秋季的第三個月。據《呂氏春秋·季秋紀》所記,季秋之月的風俗與孟秋、仲秋基本相同,隻是天子所居的地方到西向明堂的右側室。

季秋之月有祭天帝之俗,《呂氏春秋·季秋紀》雲:“是月也,大饗帝,嚐犧牲,告備於天子。”說的是這個月,要隆重祭祀天帝,用犧牲祭祀諸神。事畢,向天子稟告祭祀已經齊備。

季秋三月有嚐稻之俗,《呂氏春秋·季秋紀》雲:“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嚐稻,先薦寢廟。”

五、冬時風俗

1.孟冬與立冬

孟冬,是冬季的第一個月。據《呂氏春秋·孟冬紀》所記,孟冬之月,主宰之帝是顓頊,佐帝之神玄冥。祭祀是行祭,首位的祭品是賢髒。這時天子住在北向明嚐的左側室,乘坐黑色的車,車前駕著黑色的馬,車上插著黑色的繪有龍紋的旌旗,天子穿著黑色的衣服,佩帶著黑色的飾玉,吃的食物是黍米和豬肉。使用的器物寬大而且斂口。

孟冬之月有蒸祭之俗,《呂氏春秋·孟冬紀》雲:“是月也,大飲蒸,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祠於公社及門閭,饗先祖五祀,勞農夫以休息之。”說的是這個月,舉辦盛宴進行蒸祭,天子向在天之神祈求明年農業豐收。大殺犧牲,在官社和門閭祈禱,然後饗祀先祖,並祭祀戶神、灶神、中神、門神、行神,慰勞農夫,讓他們休息。

孟冬之月的節氣是立冬。《逸周書·時訓》雲:“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周代有迎冬之俗,立冬前三天,太史稟告天子說:“某日立冬,大德在水。”天子於是齋戒。立冬那天,天子親自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去北郊迎接冬天的來臨。回來以後,賞賜為國犧牲者的家屬,撫恤孤兒寡婦。

2.仲科與冬至

仲冬是冬季的第二個月。據《呂氏春秋·仲冬紀》所記,仲冬之月的風俗與孟冬基本相同,隻是天子居住的地方移到北向明堂的正室。

仲冬之月,因天子“命有司曰:‘土事無作,無發蓋藏,無起大眾,以固而閉。’發蓋藏,起大眾,地氣且泄,是謂發天地之房,諸蟄則死,民多疾疫,又隨以喪,命之曰暢月。”說的是天子命令司徒官說:“不要興動土木工程,不要打開遮蓋掩藏的東西,不要發動眾多百姓,要封固和閉藏。”打開蓋藏之物,發動眾多百姓,地氣就會外泄,這就叫做開啟天地用來閉藏萬物的房舍。這樣,各種蟄伏的動物就會死亡,百姓中會流行疾病,又會隨而死去。故這個月,俗稱“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