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具有西域特色的古畫,描繪了蒙古軍隊在西征時,用木枷押送戰俘的場景。該畫是波斯史學家拉施特丁《史集》中的插圖,現收藏於德國柏林。
雖然南宋統治集團的腐敗並不亞於已經被蒙古所征服的任何一個腐敗政權,但漢民族對蒙古軍隊的頑強抵抗卻是歐、亞其他民族所不曾有過的。幾十萬曾經在其他土地上耀武揚威的強大軍隊在南宋軍民的堅強城堡麵前失去了威力,除了束手無策以外,還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就連可汗蒙哥的生命也包括在內。忽必烈畢竟是一位開明的統帥,他看到了蒙古民族那種仇恨、高傲、狹隘的民族心理素質,是導致蒙軍戰鬥力急劇下降的主要因素。要想征服南宋,就必須在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心理方麵作出重大調整。忽必烈時代的民族關係經過調整後,仍然不是那麼平等的,蒙古族高人一等的現象在各個方麵、各個階層也還存在。但是,在更大程度上信任、重用漢將方麵,忽必烈比他的前輩們是大有進步的。
元世祖忽必烈重用和依靠漢將,可以追溯到蒙哥令其治理漠南之時。從那時起他重大事件基本上征求史天澤、劉秉忠、郝經、姚樞等人的意見,幾乎是動必召問。史天澤原為江淮經略史,頗有才略,深得忽必烈的器重,後來官至丞相。元世祖信任、重用漢人時,也曾遭到一些蒙古大臣的反對,但忽必烈勃然大怒地反駁說:“你還沒有用南宋人,怎麼知道他們不可用?從今天起,各省、台、部、院,都必須參用南宋人。”
忽必烈的思想和行動直接影響了一批重要的蒙古族將帥。阿珠就說過,若遇山水、寨柵,非漢軍不可。元軍逼近臨安時,廉希憲到江陵後,馬上重用了幾十位包括將軍在內的漢族官員。元世祖對於優秀的漢族將領不惜委以實職、重職,讓他們獨立指揮重要的戰鬥,漢將們無不盡力盡心。李庭曾親率壯士千餘人夜入10萬叛軍陣中,叛軍果然潰散,他與蒙族將領玉昔帖木兒通力合作,生擒叛王納顏。漢族將領張弘範,僅率2萬人馬遠征廣東。8個月後,張弘範擊敗南宋僅存的20萬兵民於海上。由此可見忽必烈重用漢將,以及漢將對忽必烈的忠誠程度。這樣一來,元世祖時期網羅了一大批漢族將領,就連許多南宋降將,如範文虎、劉整等都擔任了元軍的高級指揮官職務。這些漢族將領,特別是其中的投誠者,熟諳南宋的政治、軍事情況,彌補了元政府在這方麵的缺陷。
廣開言路,善於納言
元世祖忽必烈時期,以西漢陸賈的警言“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之”為座右銘,並將“開言路、選諫臣”作為重要的政治方略而加以貫徹實施。
忽必烈的妻子察必是一位賢淑和有政治頭腦的人,在朝廷裏受到大家的尊敬。一次,禁衛軍長官上奏忽必烈,要求把靠近京城的大片農田改為牧場,以放牧戰馬。本來元世祖很重視發展農業的,曾幾次下詔不準在農田上放牧,這次是因為禁衛軍的戰馬無處放牧而有些動搖,便讓禁衛軍官拿出具體意見來,再權衡一番。不久,禁衛軍官拿來方案並附有地圖給世祖看。這時察必在旁,她不同意這樣做,便巧妙地對在身旁的太子太保劉秉忠提出,國師身為重臣,為聖上所倚重,為何不勸阻?土地已各有所主,再奪回來不妥。劉秉忠忙請皇後息怒,說自己一時頭腦不清,未盡到責任。世祖忽必烈聽了也知道這樣做不對,說了句以後再議,這件事便就此擱置不提了。
生長在草原的元世祖忽必烈自然喜歡打獵。有一次到百杳兒行獵,當地獵人赤不拉金在射兔時誤傷了忽必烈的愛駝。忽必烈盛怒,遂下令處死赤不拉金。中奉大夫、司農寺達魯花赤鐵哥上言指出,獵人並非有意,以人償畜怎能服天下人?忽必烈立悔失言,下令將赤不拉金鬆綁,並告訴身邊的史官,要記下這件事,常以為戒。
忽必烈的愛妃伯撒害了眼疾,趙太醫用針灸治療卻使伯撒兩眼失明。忽必烈要致趙太醫死罪,曾給他治好腳病的許國禎上言,趙太醫錯在過度緊張,他的醫術還是高明的,如處死他,以後還有誰敢給帝王家看病。忽必烈覺得自己又錯了,幾乎像曹操那樣誤殺了華佗,遂赦免了趙太醫。
在君主高於一切的封建時代,作為絕對專製權力的必要補充,善於納言能對形成一個開啟眾人思考的整體氛圍提供必要的先決條件,同時可以避免為君者因決策偏頗而帶來的種種失誤。元世祖在位期間,由於善於納言,使許多策劃謀略都被迅速轉化到國政方針中,大大促進了這一時期國家的發展與繁榮。
開疆拓土,經略西藏
以闊端派兵進藏和邀請薩迦·班智達至涼州為開端,蒙古統治者與西藏僧俗上層正式建立了聯係,並初步確定了依靠薩迦派實行對西藏統治的方針。蒙哥即位後,一方麵派兵征進,一方麵對新征服的西藏地區調查戶口,實行分封,並改變了闊端(窩闊台之子)時依重薩迦派的方針,改為對各派一律依重、分而治之的方針。噶瑪噶舉派有依靠西夏政權擴大和發展勢力的曆史和經驗,因此,以噶瑪拔希為代表的噶舉派對蒙哥和阿裏不哥表現出了比對忽必烈更多的熱情。年輕的薩迦派教主八思巴卻一直追隨忽必烈,直至忽必烈取得帝位,被尊為國師、帝師。薩迦派依靠元朝最高統治者的支持在藏傳佛教各派中占有了明顯的優勢地位,提高了本派的影響,擴大了本派的實力。在元朝統治的大部分時間裏,薩迦派在西藏具有實權地位,他們是元朝在西藏各項政策的執行者。元朝一方麵通過對薩迦昆氏家族的控製,以宗教和世俗上層維係其對西藏的控製,一方麵在廣大藏族地區建立各級政權機構,進行直接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