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深知鼇拜黨羽眾多,勢力很大,因此先穩住殺機畢露的鼇拜,而不輕舉妄動。天下大事,慮之貴詳,他在暗中加緊了除掉這個權奸的籌劃。由於原來的侍衛大多受鼇拜影響,不甚可靠,康熙從各王府中挑選了上百名親王子弟做他的侍衛,組成善撲營,整天讓他們摔跤弄拳,不出一年,這些少年便個個練得武藝高強。鼇拜聽說此事,以為皇帝年少貪玩,並未放在心上。加之康熙又封鼇拜為一等公,鼇拜更覺得平安無事了。他哪裏想到,重新回到宮中擔任一等侍衛的索額圖就是衝著他來的。索額圖是索尼的兒子、康熙的叔丈人,他同康熙以下棋為名,製定了擒拿鼇拜的具體方案。為了保證行動萬無一失,康熙事前把鼇拜的黨羽先後差遣出京。他又召集善撲營成員進行動員。康熙問大家:“你們懼怕皇上還是鼇拜?”侍衛們齊聲答道:“獨畏皇上!”這一天,康熙召鼇拜單獨進宮議事,鼇拜像往常一樣大搖大擺地走進宮內,隻見康熙端坐中間,兩旁是威風凜凜的少年侍衛。鼇拜見勢不妙,還想故伎重演,大發淫威,不料康熙一聲令下,少年侍衛們一擁而上,七手八腳便拿下了鼇拜。這個橫行數年、權傾朝野的權奸頓時成了階下之囚。康親王傑書奉康熙的命令審訊了鼇拜。不久,便公布了鼇拜結黨專政的30條罪狀。最後念其當年搭救清太宗皇太極有功,赦免了他的死罪,讓他在監禁中度完了餘生。康熙還依據罪行輕重懲處了鼇拜的黨羽,罪大惡極的濟世等人被處死,其餘的被革職降級。與此同時,受鼇拜誣陷的蘇納海等人得到了昭雪。蘇克薩哈的後人承襲了他的爵位和世職。康熙對各級官員大規模進行了調換,並下達了《聖諭十六條》,意在刷新朝政,徹底清除鼇拜的惡劣影響。
年僅16歲的康熙在戰勝鼇拜集團的鬥爭中,顯示出驚人的魄力和才智。從此,他便將朝政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開始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
好學不倦
康熙愛好讀書,據他自己說,他自5歲開始讀書,至老不倦。他讀書涉獵的範圍很廣,從中國的四書五經、詞章、曆算等傳統文化到西方的天文、地理、醫學、幾何等自然科學知識,無不進行研讀。而他特別留意研究的是儒家經典。
康熙八年(1669),年僅16歲的康熙便到太學祭奠孔子,研講《周易》、《尚書》。次年,他下諭禮部為他舉辦專門講習四書五經的“經筵”,開始了對儒家經典係統的研究。無論嚴冬酷暑,他都堅持經筵的學習。在三藩戰爭打得最激烈的時候,他仍然命令“每日進講如常”。康熙學習儒家學說這樣孜孜不倦,因為他深知馬上得天下的滿洲貴族,不可能再在馬上治理天下,不鑽研傳統的儒家思想,通曉“帝王之學”,便不能有效地治理天下。抱著這種學以致用的態度,他要求講官不要搞一些溢美稱頌之辭,要抓住經典的要旨加以闡發,以利實用。對程朱理學,康熙特別津津樂道,大加推崇。康熙五十一年(1712),他將朱熹的靈牌供進孔廟,讓其加入“十哲”之列。他把理學作為製定政策、駕馭群臣、教喻百姓的理論基礎,重用了一批理學名儒,儼然以當時的理學領袖自居。在他的支持下,理學家李光地編成了《朱子全書》和《性理精義》,鼓吹程朱“存天理去人欲”和“忠孝節悌”的一套學說,很得康熙的賞識。康熙曾說:“知光地者莫若朕,知朕者莫若光地。”他們的這種相互了解顯然是建立在儒家學說基礎上的。
畫麵有桃枝、紅蝠、鬆枝、珊瑚等象征福壽的吉祥物。
除了係統研究儒家學說,康熙對傳統的中國文化也有很深的造詣。他能詩善文,寫得一手好字,曆史知識也很豐富。他的舅父佟國綱出征噶爾丹時戰死,撰寫祭文的翰林院學士用典不當,負責審查的翰林院掌院學士張英也未發現。這個失誤卻被康熙發現了,結果兩人都受到了重重的責罰。康熙博聞強記,善於運用所學的知識處理政務。一次他批閱一件案子,案卷中原判罪為哄騙受害人吃藥,致使受害人昏迷喉啞,判處絞刑。對《本草綱目》頗有研究的康熙當口批示,被害人食用半夏和雞子造成昏迷喉啞的說法實屬荒謬,應該據實改判。類似的例子在康熙一生中比比皆是。
對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康熙從少年時代起就虛心進行學習。他曾經親自述說自己學習西方曆算的起因。事情起於湯若望與楊光先的爭執。湯若望是在順治朝就很受尊崇的耶穌會傳教士,他知識淵博,精通天文曆法,被任命為欽天監監正官,成了第一個擔任這個職務的洋人。鼇拜專權時,楊光先告發湯若望的新曆法不準,用妖言邪說惑眾,是大清朝的隱患。他還偏激地說:“寧可使中國沒有好曆法,也不容許中國有西洋人!”楊光先狹隘的排外心理和守舊思想,正合鼇拜的心意。於是,湯若望等人受到審訊,一些欽天監官員還遭到枉殺。康熙親政後,便為湯若望翻了案。此時,湯若望已經去世,已擔任欽天監監正的楊光先就新舊曆法的優劣,仍在同湯若望的助手南懷仁爭執不休,互相參劾。康熙決定實地試驗,一決勝負。康熙七年(1668)的一天,午門外聚集了不少王公大臣,他們都是來觀看兩人的現場試驗的。按照南懷仁的要求,康熙將日晷賜給楊光先和南懷仁,讓他們分別預測出第二天正午日晷的投影應處的位置,經過測算,南懷仁預測的投影位置與實際完全吻合,身為監正官的楊光先卻一無所措,又講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於是,康熙罷免了不學無術的楊光先,起用南懷仁為欽天監監副,並重新頒行了西洋曆法。少年康熙對這件事深有感觸。他想,自己對西洋的學問渾然不知,又怎麼能明察是非呢?從此,康熙開始了對數學、天文學、音樂等學科的學習,專門任用了一些傳教士做他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