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柏拉圖的“理想圖”(2 / 2)

柏拉圖對人類的另一個偉大貢獻就是他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了解。他最早研究了正義和善等概念,提出建立代表正義的盡善盡美的“理想國”和人生理想。因此,在歐洲政治學說史和倫理思想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柏拉圖的這種理想國實際上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理想化了的奴隸製國家,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但這種理想國家的思想對歐洲早期空想社會主義影響很大。他把人的靈魂分為三類:理性、激情和欲望,相應於靈魂的各個部分。一個人的正義和善就在於他的靈魂在理性的統轄下,各盡其本分,各部分達成一種和諧的狀態。一個國家也是如此,要想強大,就必須具備智慧、勇敢和節製三種特性。柏拉圖在“理想國”裏把公民分為三個等級,即統治者、武士和老百姓。三個等級的公民分別在其職責範圍裏各盡所能,互不幹擾。

為了讓自己的理想國能得以實現,柏拉圖不斷遊說。公元前367年,狄俄尼索一世病故,他的兒子狄俄尼索二世繼位,並由他的舅舅狄昂輔佐朝政,管理國家。但狄昂的心思並不在於誠心誠意幫助狄俄尼索二世,而是想著自己怎樣才能當上最高統治者。狄昂早就知道柏拉圖的學識,他把柏拉圖邀請到敘拉古來,讓他當狄俄尼索二世的老師。柏拉圖便想通過狄俄尼索二世實現自己對“理想國”的夢想。

狄俄尼索二世在學習過程中,漸漸地對柏拉圖所傳授的知識產生了厭煩。而此時的狄昂正假借狄俄尼索二世的名義在外沒收富裕公民的土地,增加稅收,從而激起了人民的不滿。狄俄尼索二世得知後,便以賣國罪處罰了狄昂。柏拉圖的美好理想變成了泡沫,他的生命受到了威脅,不得不逃走。在這之後,柏拉圖又連著受到幾次打擊,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然而,他的理想是如此不切實際,根本無法成功。其實,柏拉圖心中至善的城市,不過是空想的烏托邦。柏拉圖在文藝、美學等方麵,也有成套的理論主張。他的“對話”妙趣橫生,想象豐富。

在柏拉圖81歲生日,他去參加了一個學生的婚禮。在婚禮上,他隻是笑眯眯地注視著這對新人。當大家向柏拉圖舉杯的時候,才發現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已經與世長辭。柏拉圖死後,他所創業的學園由他的弟子主持,代代相傳,繼續存在了數世紀之久。

柏拉圖的哲學對後世影響極大。後人對其哲學進行深入研究,研究他的著作都能裝滿一個圖書館。柏拉圖在認識論上提出的“知識就是回憶”的先驗論主張,永遠給人以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