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州,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與山西接壤,南臨黃河望中原與邙山隔河相望。
1940年,初夏,封門村裏和以往一樣,大家在玉米地裏忙活著,而在玉米地旁邊有一大片墳地,周圍被圍牆圍的水泄不通,中間有一間祠堂,隻要是知情村裏人都避而遠之,因為這片墳地出奇的邪乎。
關於這片墳地的主人,隻知道姓秦,本來封門村以前叫風門村,秦姓是村裏名門望族,但到了明朝年間,全村凡是姓秦的,無論男女老幼300多口人都在一夜之間暴斃而亡,從此後封門村不複存在。後來,村裏從山西洪洞縣遷移過來的人把秦家人集中掩埋在了秦家祖墳。從此,村裏周圍就變得不安生起來,白天就能聽到女人和孩子的哭聲,中午在地裏幹活不能過晌午。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民國48年,我爺爺他爹叫張大發,是懷慶府出了名的勺勺客(廚子),有一次張大發帶著媳婦從城裏四海春酒樓回村裏歇年假,受鄰村人邀請張大發去幫忙辦酒席,晚上喝點答謝酒硬是要回家,鄰村的人知道兩村之間山路崎嶇隔著九曲十八彎整整十幾裏山路,並且都知道秦家墳邪乎,就一再挽留,明天再走也不遲。但男人們都喝多了,村裏的老娘們都根本攔不住他。
俗話說的好:不作就不會死。就這樣張大發晃晃悠悠的往自己村裏走去。一路上張大發唱著******,跌跌撞撞地在羊腸小道上走著,腳下和走鋼絲一般,隻要一腳踏空張大發就命葬百丈懸崖了。
一路上不知道張大發是怎麼走過來的,就在張大發途經秦家墳的時候,聽見了吹喜樂的聲音,不一會功夫,對麵路上出現了一支娶親的隊伍。
張大發看到眼前的情景,心裏犯起了嘀咕:誰家半夜娶媳婦?真是不懂規矩!
張大發看著迎親的隊伍越走越近,借著酒勁,張大發上前就問迎親隊伍走在最前麵的執事人:“誰家娶媳婦了?”
誰知道執事人啥都不說,笑嗬嗬地拉扯著他去吃喜酒,張大發本身就好熱鬧,加上附近幾個村無論紅白事都要請他掌勺,他就納悶:這家人辦事為什麼不請他去掌勺?難道說附近還有比自己廚藝好人師傅,正好去見識見識。
到了人家大門口,張大發見來來往往的客人都是明朝人的裝束,心中雖有疑慮,但張大發大腦早被那一斤馬尿整的暈暈乎乎,醉生夢死一般在院子裏瞎轉悠,遇見別人和他拱手打招呼,他也拱手給人家回禮。
張大發四處打探找到廚房後,就鑽了進去,隻見廚子們正在忙著配菜,當他看到桌子上待調配的菜時,頓時就傻了眼,這都是皇家禦菜的配方,張大發年輕時在長垣學過藝,當然知道桌上的材料是做什麼用的,可這手藝當今世上沒幾個人會做啊。
張大發不吭聲,就在一旁看,不一會主廚進來了,主廚穿著個黃背心,看著十分幹練,可就是脾氣大,派頭十足,用現在的話說根本不像個廚子而是有藝術家的範兒!老廚子的手藝確實夠得上驚世駭俗。
第一道菜:燕窩,就是用銀魚為材料仿燕子搭窩,銀魚小而細長,配上秘製的濃湯,外觀上活生生的就是燕子剛剛搭建的,這張大發心靈手巧一看就看出了門道,熟記於心。
第二道菜:猴腦湯,隻見老廚子端來一盤新鮮的“猴子腦”放在鍋裏用文火慢慢煮著,不時的把料往裏放。張大發心裏想著這猴子腦是在什麼地方搞的?王屋山?還是沁陽的神農山?想著想著他就往廚房外麵走,想看猴子在是怎麼取腦的。
剛要出屋,老廚子發話了:“年輕後生,老夫看你是塊材料,想活命就老老實實呆在這裏!你趕上秦府的“喜事”了,天亮前別出廚房門就沒事!誰叫,都不能出門,出了這個門老夫就保不住你了。
張大發這下如夢初醒,秦府?喜事?真是背啊!怎麼撞著冥婚了!
自古懷州大地上就有冥婚這一風俗,如果那家有未婚娶的男丁,不幸夭亡了,那麼這家人就要找一位未出閣而香消玉損的姑娘,來舉行冥婚,不讓男女雙方家的墳頭上出現孤墳,這樣就能確保逝者安息,不會出現孤魂,擾亂陽世。一般來說,雙方陽世的父母親朋在一起商量,配已故人的生辰八字,然後選日子,與陽世的規格、規矩一樣,隻是不同的是辦“喜事”當天白天,男方將女方棺木迎娶到祖塋與男方合棺而葬,晚上就是鬼娶親,就是廚子今天晚上碰到的事!可秦家全家早已亡故,誰還能辦冥婚啊?當下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保命要緊!秦家上下三百多口子人全部斃亡,怨氣很大,多化為了厲鬼,久留於世。因為死於非命,陽壽未盡,陰府不收,隻能等待陽壽終盡,再到奈何橋上排隊了,所以這些鬼隻有兩個出路,第一、老老實實在陽間過陰間的日子,等陽壽盡了,到閻王殿報到投胎,下輩子可不一定是人了,可能就會輪到畜生道。人為萬物之靈,生來就有三魂六魄,畜生就不一樣了,任人宰割。鬼和人一樣,尤其是死於非命的鬼,更是不甘心,他們就開始殘害活人,勾其魂魄以供其修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