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大裂穀雖然氣勢不凡,可與海底深處的大裂穀比起來,不免相形見絀了。海底的裂穀一般順大洋中央的海底山脈脊頂延伸,像鬼斧神鑿把龐大的海底山脈當頂劈開,劈出了一道一二千米深的大裂口。1972年科學家乘坐特製的深潛艇,對其進行了考察,發現這裏不但有五光十色的魚蝦,也有美麗的海綿和珊瑚。麵對這許多色彩斑斕的海底生物,學者們很吃驚,因為在幾千米深的海水裏,通常生物是相當稀少的,這裏卻得天獨厚,別有一番天地。這些奇特的生命在深淵裏已經生活了多少個世代?為什麼會在這裏如此繁盛?是否海底裂穀從地底輸出了更多的地球內熱和營養物質,還是別有原因?這還是一個值得進一步探索的謎團。
知識點
吉布提
吉布提共和國,國土麵積23200平方千米,人口83萬(2007年),首都為吉布提市,位於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扼紅海入印度洋的要衝,東南與索馬裏接壤,西南、西部和北部三麵毗鄰埃塞俄比亞。境內地形複雜,有高聳火山,深陷的湖泊,大部分為海拔不高的火山高原,沙漠與火山占全國麵積的90%,有低窪平原和湖泊。南部多為高原山地,海拔在500~800米之間。東非大裂穀經過中部,裂穀帶北端的阿薩爾湖低於海平麵150米,為非洲大陸的最低點。北部穆薩·阿裏山海拔2010米,為全國最高點。
延伸閱讀
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亦稱全球大地構造學說)是法國科學家勒比遜於1968年提出來的。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理論基礎上,又根據大量的海洋地質、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資料,經過綜合分析而提出的學說,因此有人把大陸漂移說、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稱為全球大地構造理論發展的三部曲。板塊構造學說是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構造理論。這個學說認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體一塊,而是被地殼的生長邊界海嶺和轉換斷層,以及地殼的消亡邊界海溝和造山帶、地縫合線等一些構造帶,分割成許多構造單元,這些構造單元叫做板塊。全球的岩石圈分為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共六大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