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300多年前,在《古代曆史》一書中,巴比倫的史學家巴羅索斯就有關於美人魚的記載。

17世紀,在英國倫敦出版的《赫特生航海日記》裏,也有美人魚的記錄,譬如:

美人魚露出海麵上的背和胸像一個女人。它的身體與一般人差不多,皮膚很白,背上披著長長的黑發。它潛下水去的時候,人們還看到了它和海豚相似的尾巴,尾巴上還有像鯖魚一樣的許多斑點。

在中國,古史書上也不乏美人魚的記載。宋代的《祖異記》中就對美人魚的形態作了詳細的描述:宋太宗時,有一個叫查道的人出使高麗(今朝鮮)。看見海麵上有一個“婦人”出現,“紅裳雙袒,髻發紛亂,腮後微霹紅鬣。命扶於水中,拜手感戀而沒,乃人魚也。”此外,在宋代學者徐鉉的《稽神錄》中,也記載有類似的美人魚。

到了18世紀中葉,英國倫敦曾經舉辦過轟動一時的美人魚標本展覽。隨後,美國紐約也舉辦過同樣的展覽,再次引起轟動。不過事後,經有關科學家查驗,那個脫穎而出的“菲吉美人魚”標本是猴子和魚的結合。

這一事實讓人們大倒胃口。於是,人們對美人魚的存在表示懷疑。在《挪威自然史》中,挪威生物學家埃利克·蓬托皮甚至入木三分地告誡人們:“他們賦予美人魚優美的嗓音,告訴人們她是傑出的歌手。顯然,稍有頭腦的人絕不會對這一奇談怪論感興趣,甚至會懷疑這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然而,在俄羅斯科學院工作的維葛雷德博士又透露了一個驚人的秘密,使得人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據維葛雷德博士透露:1962年,一艘蘇聯的貨船在古巴外海神秘沉沒。由於船上載有核導彈,蘇聯急忙派出探測艦前去搜尋沉船,試圖撈回核導彈。

當探測艦來到沉船海域,維葛雷德博士和科學家們立即利用水下攝影機巡回掃描海底。突然,有一個奇異的怪物闖入鏡頭:它像一條魚,又像一個在水底淺泳的小孩,頭部有鰓,周身裹著密密的鱗片。隻見它用烏黑淘氣的小眼睛好奇地望著攝影機……

為了捕捉這頭怪物,科學家們把用來捕捉海底生物的實驗水槽沉放在攝影機視場內的海床上。不久,它竟鑽進水槽攫取魚食,艦上的工作人員迅速把水槽吊上艦。終於,水槽的門被打開了。隻聽得一陣猶如海豹的悲鳴從裏麵傳來,接著一隻綠色的小手從槽內伸出來,頃刻之後,人們把小怪物從水槽裏拉出來,這才清晰地看見,它是一條長0.6米的人魚寶寶:頭部有一道骨冠,全身披滿鱗片,用一雙惶恐的小眼睛瞪視著周圍的人們。科學家們堅信它就是人們一直執著尋找的美人魚。

維葛雷德博士的話讓那些熱衷於探索美人魚的人們激動不已,也給科學家們增添了信心。為此,許多海洋生物學家、動物學家和人類學家重新投入研究美人魚的工作之中,並在生物學上做出許多假設。

挪威華西尼亞大學的人類學家萊爾·華格納博士認為美人魚這種動物確實存在,他說:“無論是記載還是現代目擊者的描繪,美人魚都有共同特征,即頭和上身像人,而下半身則有一條像海豚那樣的尾巴。”此外,據新幾內亞有關人士描述,美人魚和人類最相似之處就是它們也有很多頭發,肌膚十分嫩滑,雌性的乳房和人類女性一樣,並抱著小人魚喂乳。與此同時,英國海洋生物學家安利斯汀·愛特博士則認為:“美人魚可能是類人猿的另一變種,嬰兒出生前生活於羊水之中,一出生就可以遊在水裏。因此,一種可以在水中生存的類人猿動物存在並不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在美國,也有部分學者讚同愛特博士的這一說法,認為這是目前尚未報道的“海底人”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