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可思議的南極古地圖(2 / 2)

另一個線索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地理學家吉·維豪普特在研究一張由法國數學家、地圖學家阿朗斯·凡1531年所畫的一張世界地圖時,同樣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令人不可思議的情況。在這張400多年前所畫的地圖上,南極大陸的輪廓與我們當今所熟知的竟相差無幾。維豪普特感到不解:南極大陸最早是俄國航海家於1820年發現的,而對它的詳細描繪和研究,是近代才開始的,16世紀的人何以知道南極大陸的情況而且如此詳實精密呢?

維豪普特尤其不可理解的是,在這張地圖上竟然沒有現在的羅斯陸緣冰。這塊大冰覆蓋了半個羅斯海,有些地方厚達700米,該大冰在1531年時早就應形成了。凍成這麼一大塊冰,至少要經過1000~5000年時間,換句話說,如果阿朗斯·凡在畫南極地圖時還沒有這塊冰的話,那麼今天也不可能有,或者規模要小得多。但是這塊巨大的羅斯陸緣冰現在明明白白是存在的,因此隻能得出兩點結論:一種可能是,這張地圖上的南極洲隻是憑想象畫出來的;另一種可能是依據某些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的資料或圖樣畫出來的。不過這就更讓人費解:在那遙遠的時代,是什麼人、又是通過什麼方式航行到南極,而且測繪出如此準確的地圖的呢?

由於難以理解,讓我們沿著前麵的思路,繼續把疑問放在“航拍”的可能性上吧。

在《眾神之車》一書裏,瑞士學者厄裏希·豐·丹尼肯推測:大約6000多年前,有一批天外來客造訪地球,這幾幅古老的南極洲地圖便是這次造訪的結果。以後,世人據此多次臨摹、複傳,古地圖方能流傳至今。人們能認同這種推測嗎?

正因如此,在《古代海上霸王們的地圖——冰川期高度文明的遺跡》一書中,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立凱恩大學的科學史專家、地球運行學權威查爾士.H.哈布古特教授將古地圖之謎列為世界最為重大的文化奇謎之一。

知識點

格陵蘭島

格陵蘭島是世界最大島,麵積2166086平方千米,在北美洲東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丹麥屬地。是一個由高聳的山脈、龐大的藍綠色冰山、壯麗的峽灣和貧瘠裸露的岩石組成的地區。從空中看,它像一片遼闊空曠的荒野,那裏參差不齊的黑色山峰偶爾穿透白色眩目並無限延伸的冰原。但從地麵看去,格陵蘭島是一個差異很大的島嶼:夏天,海岸附近的草甸盛開紫色的虎耳草和黃色的罌粟花,還有灌木狀的山地木岑和樺樹。但是,格陵蘭島中部仍然被封閉在巨大冰蓋上,在幾百千米內既不能找到一塊草地,也找不到一朵小花。格陵蘭島是一個無比美麗並存在巨大地理差異的島嶼。東部海岸多年來堵滿了難以逾越的冰塊,因為那裏的自然條件極為惡劣,交通也很困難,所以人跡罕至。這就使這一遼闊的區域成為北極的一些瀕危植物、鳥類和獸類的天然避難所。礦產以冰晶石最負盛名。水產豐富,有鯨、海豹等。

延伸閱讀

想象中的南方大陸

在兩千多年前,人類對自己生存的地球,遠沒有像今天那樣了解。那時隻清楚已知的大陸都位於北半球,但古希臘人根據太陽總是出現在南麵天空的事實,認為南半球也應該有一片大陸。當時的天文學家、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假說:地球要保持相對平衡,南北兩端必須各有一塊陸地,而且可能是南重北輕,否則,這個球狀體的世界就會翻來倒去。到了公元1世紀,羅馬地理學家龐蓬尼·麥拉不僅讚成關於南大陸存在的設想,還指出南大陸的南極地區與北極地區一樣,因嚴寒而無人居住。公元2世紀,埃及的希臘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托勒密曾繪製出一幅極富想象力的圖,他在人們熟知的洲區的南方,加畫了一塊跨越地球底部的大陸,並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未知的南方大陸”。他認為南方大陸非常大,幾乎填滿了南半球。這個地圖與現代理解的地圖基本一致。所以,托勒密有“現代地圖學祖師”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