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奇的納斯卡巨畫(2 / 2)

這些稀奇古怪的荒原圖案到底是否是外星人的傑作,誰也無法確定,這些古代遺址如今都已被政府保護起來,並被辟為旅遊勝地。當人們在高空觀看這些巨大而又神秘的圖案時,都不禁要陷入無限的沉思中。

知識點

利馬

秘魯共和國首都,全國最大經濟、文化中心。位於沿海灌溉綠洲上;東接安第斯山麓,西連太平洋岸外港卡亞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1535年建於裏馬克河畔,曾長期為西班牙在南美洲殖民地的重要行政中心。集中全國工業的70%,主要有食品、紡織、皮革、服裝、塑料、藥品、化學、金屬加工、石油提煉等。市內建築壯麗,多廣場、教堂、博物館(40座);有南美最古老的聖馬科斯大學(建於1551年)和其他高等學校(12所)。氣候潮濕,氣溫宜人,夏天溫度很少超過31℃,冬天則很少低於13℃。終年陽光燦爛,海風陣陣,市區建築與綠樹繁花相輝映,享有“南美洲最富庶、最優美的城市”稱號。

延伸閱讀

瑪利亞·賴歇的實驗

德國女數學家瑪利亞·賴歇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納斯卡巨畫。作為一個數學家,她特別想知道那些納斯卡人在設計和刻畫線條時是否依據了幾何學原理,她發現許多線條爬坡穿穀,綿延很長距離卻能保持筆直,很可能是在木樁間拉線作為畫線的標準,隻要三根木樁在目測範圍內保持一條直線,那麼,整條線路就能保持筆直。

20世紀80年代,納斯卡鎮的學生們在賴歇的帶領下,向人們演示了古人是如何製造一條納斯卡線條的:首先用標杆和繩索標出一條筆直的線,然後,再把表麵的黑石拿走,漏出下麵閃光的白沙,反襯著周圍富含鐵礦的岩石,於是,一條線就出現了。

盡管賴歇的實驗形象地驗證了她的假說,但是,有一點,她的實驗無法解釋,那就是,在納斯卡地區不僅有大量的直線條,還有眾多的弧線所組成的圖案,比如,那隻長達100多米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