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令人迷惑的英格蘭石柱群(1 / 3)

在不列顛群島上,有900多個不同規模的石陣,最有名的則是英格蘭的巨型方石柱和位於方石柱東北方約30千米處的艾夫貝利大石柱陣。在索爾茲伯裏平原,3000年以來的每一天早晨,拱形結構巨石群都在靜候旭日東升。黑黝黝的巨石襯著灰色的天空,它們警惕而沉默地矗立著。金色的亮光透出地平線。從石圈的中央觀察,曙光隨月份不同而變幻,並在兩個特定的石柱間閃爍。太陽徐徐升高,巨石由青色、深藍色變成藍色,最後是鮮明的杏黃色。

石柱可能是史前世界獨一無二的、最不可議的奇跡之一。巨石圈有意識地正對著夏至——全年最長的一天的拂曉時太陽升起的方位排列。最大的巨石塊重達50噸,遠古時代的人們是怎樣把它們搬到現在的位置的呢?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石柱的用途,但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石柱是什麼時候和怎樣建造的。對巨石陣進行的碳年代測定表明,巨石陣建於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00年間的漫長時期,很可能是在輪子的發明傳入歐洲之前。韋塞克斯考古專業公司總經理安德魯·勞森說,事情始於公元前3000年前,矮堤形成一個圓場,外圍是一道大溝。公元前2600年,人們由217千米外的普雷塞利山搬來了巨大的長方形藍灰沙岩石。

外環和馬蹄內圈的拱形結構由羊背石構築,靠人力從40千米以北的莫爾伯勒唐斯運來。馬蹄形內圈最大的拱門叫三石塔,由兩個直豎的史前巨大的巨石和頂部橫梁架的巨石過梁構成。直豎的巨石6.7米高,重達50噸,這是公元前2400年的大致數據。石柱的創作者們修整巨石時,有意在支柱的中段弄出些許隆起,這種技術在1500年後的古希臘稱之為凸肚。原理是借透視效應抵消吊裝造成的歪斜,使石柱看上去十分筆挺。

長期以來,這些神秘的石陣一直引發人類豐富的想象力,一時間各種推測紛至遝來。

18世紀時,教士兼業餘曆史學家斯特克利博士發表議論說,巨石石陣是由凱爾特人的大祭司建作聖殿用的。凱爾特人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居住在不列顛和西歐一帶的民族。

另一個有關巨石遺跡的說法同樣影響深遠。沃特金斯是一位啤酒推銷員,工作之餘特別喜歡研究古跡古物。1921年的一個夏日,經過冥思苦想的沃特金斯騎馬經過自己的家鄉赫裏福郡時頓時領悟:“時間的障礙消失了,在四周的原野上,向四麵八方延伸的蜘蛛網似的線條把聖地與古城的遺址連接起來。土墩、巨石、十字、年代久遠的岔路、屹立在公元前古建築遺址上的教堂、富有傳奇色彩的林木、護城河和聖井,全都絲毫不差地排成直線。”1925年,沃特金斯年屆70,把自己的想法著成《古老的道路》一書。受他的著作影響,成千上萬的人擁到大石陣遺跡和其他古代的遺址處,尋找“道路”。

大多數學者認為,史前的不列顛人隻不過是純粹的農夫罷了,他們的智力與學識達不到建造如此龐大神聖建築的水平。建造者是來自地中海一帶的文明人。

從1950年開始,考古學家對英格蘭巨型方石柱進行發掘研究。經過10年的發掘後,證實巨型方石柱曆經1000多年才得以完成,它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而每一個階段都是浩大的工程。

發掘巨型方石柱後,經過測定,專家們意外地發現:巨型方石柱約在公元前2700年時就已開始建築。被早期學者認為是淳樸農夫的不列顛土著人建造了巨石建築,他們並沒有埃及或希臘的協助,完成了歎為觀止的建築。

另外,考古學家還在巨型石柱附近東北28.96千米處發現了艾夫貝利——一座更為驚人的建築。這裏有全世界最大的圓形石陣。1649年,英國古物學家奧布裏在打獵時無意中發現艾夫貝利,據奧布裏說,艾夫貝利圓形石陣“遠勝於巨型方石柱,猶如宏偉的教堂與普通教堂相比。”

正如前麵所介紹的,出現在考古學家眼中的艾夫貝利、土丘和石柱合成一個無比驚人的結構,從空中俯瞰艾夫貝利石陣,它是呈巨大環形的壕溝,壕溝深6米,寬20米,在地形的襯托下,格外分明。

石陣的範圍極大,直徑約有360米,陣內還殘存有兩個較小的圓形石陣。距圓陣南方1英裏的地方,赫然出現一座不可思議的相關結構,它是一座小的山丘,直徑達150多米,高40多米,人們猜測它是一位酋長的墳墓,但是在其中沒有發現任何骸骨。

在討論艾夫貝利的書中,曆史學家拜爾提出:“死亡和再生是艾夫貝利的主題。新石器時代的人很重視靈魂和表征。他們相信一個被故意打破的瓶子會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跟未打破時同樣真實。死者仍受到重視,生和死並非對立,而是彼此的映照。”此論一出,震動了所有認真研究古代土石結構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