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英國考古學家海丁翰教授稱為“比金字塔更神秘”的石柱群,無論從它們的重量、數量、高度和曆史的久遠來看,都足以取代英國斯托肯立的巨石群,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巨石之最。
如果你從島上的卡奈鎮開始由西往東走,首先迎麵而來的,是散立於沼澤、森林間的12排石柱,這些石柱之間的距離不怎麼規則,石高有的竟達9米,石麵大都像史前石具一樣削磨得光滑潔亮。
有趣的是,這些石柱越向東則越小,直至完全消失於另一小鎮。同時還可見到另一組7排巨石群過了此鎮進入卡勒斯旨,放眼望去,又是13排長360米的石柱群。待走完約5千米的路程,回首計算一下,竟已走過1471個石柱。令人納悶的是,這麼大規模的石柱群為何在18世紀以前的曆史記錄中。竟一字未提?這也是石柱群令人感到神秘莫測的主要原因。人們無法從文獻中探知它的形成及作用,於是便開始了種種推測。有的說卡奈鎮守護神可內利在公元前56年,為抗拒愷撒大帝的羅馬大兵入侵而親登鎮北山丘。在奇跡般的神力下,將一個個追趕中的羅馬人封死在原地,變成今日的石柱。有的說,19世紀早期,崇拜蛇蠍之風盛行,石頭之所以呈蜿蜒狀排列,就是為了配合當時的社會風氣。有的說,羅馬人豎立石柱,是為了作為保護帳篷的擋風牆。此外,當然還有所謂外星人借以登陸的基地之說。
雖然石柱群之謎還有待於將來解開,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經過放射碳14的測試,這些石柱群早在公元前4650年便已經存在了。也就是說,它們是新石器時代文化最偉大的建築。
知識點
碳14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種同位素,即穩定同位素碳12、碳13和放射性同位素碳14。碳14由美國科學家馬丁·卡門與同事塞繆爾·魯賓於1940年發現。碳14的半衰期為5730±40年。利用宇宙射線產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來測定含碳物質的年齡,就叫碳14測年。碳14測年法之所以能測定古代遺存的年齡,是由於宇宙射線在大氣中能夠產生放射性碳14,並能與氧結合成二氧化碳之後進入所有活組織,先為植物吸收,後為動物納入。隻要植物或動物生存著,它們就會持續不斷地吸收碳14,在機體內保持一定的水平。而當有機體死亡後,即會停止呼吸碳14,其組織內的碳14便以5730±40年的半衰期開始衰變並逐漸消失。對於任何含碳物質,隻要測定剩下的放射性碳14的含量,就可推斷其年代。
延伸閱讀
固若金湯的瓦萊塔
瓦萊塔是馬耳他共和國的首都,是一座歐洲文化名城,以聖約翰騎士團第六任首領拉·瓦萊特(1557~1568在位)的名字命名的,是全國政治、文化和商業中心。該城建築布局整齊,城街狹直,兩旁建築均為馬耳他特有的石灰岩建成,呈灰白色。1565年,在拉·瓦萊特的領導下,馬耳他取得了“大圍攻”戰役的勝利,但損失慘重。當時首都及各個要塞一片廢墟,瓦萊特決定建立一座新都,以抵禦土耳其人的再次入侵。此次勝利,騎士團成了全歐洲的英雄,歐洲各國紛紛提供財富和技術,將瓦萊塔城建設得固若金湯。瓦萊塔城由米開朗傑羅的助手弗朗西斯科·拉帕萊利設計。為增強防禦功能,背海一麵有聖艾爾莫堡護衛,隔海灣左方有迪聶堡、曼紐爾堡,右方有三座古城相護,後城門方向建有弗洛裏阿娜防禦工事,使瓦萊塔城處於核心。瓦萊塔城於1566年開始奠基,5年後完工,此後一個半世紀城牆一再加固,極具威懾作用,此後土耳其人再未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