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棲動物的覓食和自我保護
兩棲動物的一生都處於主動覓食的狀態,以此維持自己的生命。任何體態大小合適、活著的脊椎動物都是兩棲動物的捕食對象。比如說魚、老鼠、蜥蜴、小鳥以及其他兩棲動物,隻要是可以吃的、能夠吃得到的,都會成為它們的腹中之物。
在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自然環境中,這些兩棲動物時刻都麵臨著一種危險——成為別的食肉動物的食物。比如說青蛙,其肉質鮮美,含有豐富的高蛋白,沒有羽毛和鱗片,骨頭也很小,因此很容易成為其他哺乳動物的美餐。為了防止自己變成其他動物的口糧,兩棲動物必須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慢慢進化出一套獨特的防衛本領。
兩棲動物一般都有與周圍環境相近的身體顏色,比如位於非洲一帶的玻璃蛙,它們在水中幾乎是透明的,因此不易被敵人發現。有的兩棲動物在敵人來臨時,把全身充氣膨脹,使自己看起來體積龐大,嚇退敵人。
蠑螈就更會注意保護自己了:它們在遇見敵人的時候,把頭向後仰,露出頭部下麵鮮豔的顏色,借此把敵人嚇跑;如果這一招不管用的話,它們就亮出絕招:分泌毒汁,或者用尾巴上的黏液把敵人的嘴黏住。
2.偽裝能力超強的南美角蛙
南美角蛙分布在巴西東北部、厄瓜多爾西部等地區,體長可達10~20厘米,嘴大而肥胖,很像顆圓球。
身體的顏色為紅色或者棕色,並有一些深棕色的斑點和條紋,它們可以很巧妙地把自己偽裝成一片樹葉,以等待獵物靠近。它們非常貪食,大嘴巴可以吃差不多和自己體型相差無幾的獵物,其美食為蛙類、蜥蜴、老鼠等。
3.非洲胎生蟾蜍
非洲胎生蟾蜍是體型嬌小的兩棲動物,僅棲息於坦桑尼亞奇罕西河穀瀑布的兩側,靠濺起的飛沫維生。
2000年4月,因發電需要,河道被引離瀑布,令這種蟾蜍的棲息地消失了95%以上。為挽救這種蟾蜍,當地已安裝了灑水係統,人工製造飛沫,然而效果並不明顯,非洲胎生蟾蜍的數量還在減少。
4.青蛙也會怕淋雨?
青蛙怕下雨,遇見下雨的時候,它們會避雨,你發現了嗎?一般蛙的皮膚會分泌出來一種黏液,來保護因為太幹而受到灼傷的皮膚。在下雨的時候,它們會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避雨的地方,通常會躲避在石頭底下、樹葉下麵或者是別的東西下麵,主要它們怕雨衝掉它們身體上的“保護乳液”而已。等到雨後天晴,它們都會唱著歌出來呼吸新鮮的空氣。
5.蛙類是人類的好朋友
幾乎所有的蛙類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幾乎所有的青蛙和蟾蜍都是以昆蟲為主要食物的,它們中的成員有的可以在樹上生活,在高山區生活,有的在水田、水稻等地方生活。它們晝夜外出,不過,一般晚上出來活動較為頻繁。不論怎麼樣,它們都是莊稼的益蟲。據生物學家們統計,一隻黑斑蛙每天大約可以吃掉70隻蟲子,一年就可以消滅害蟲15000隻左右了。而一隻澤蛙,如果放開肚皮吃的話,一天就可以吃掉266隻蟲子。生物學家們算了一下,如果每畝稻田裏有一千隻澤蛙,那麼每天就可以消滅至少5萬隻害蟲,在水稻生長季節裏就可以捕殺害蟲七千萬隻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