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宅這日,按著老輩裏流傳下來的規矩,主人家腳踏新家,是忌諱空著雙手的。WwWCOM
這算是流傳已久的老傳統了。
手裏一定得拿些甚的物什才好,而且宜貴重。
其實往深裏,不過是為著圖個吉利罷了。
以此預示著家裏越來越興旺、越來越富足。
秦家也沒有免俗。
而對於莊戶人家來,甚的最貴重。
不過是一捧土、一把米、一碗水,或者還有一冊書罷了。
所以像是秦老爹秦老娘二老作為家中尊者率先入宅的時候,老爺子就搬了個早就準備妥當的米桶,裏頭裝著八分滿的五穀,還壓著銅子和萬年青竺子討個好兆頭,秦老娘則是拎了一籃子給家裏人重新準備的新碗筷。
再是各房按著長幼昭穆依次踏過門檻,進入正院,自然俱都不會空著手。
或是提了一桶水拎了一隻風爐,或是拿了筆墨和細軟。
隻輪到花椒,手裏抱著的卻是羅氏特地給她準備的蕎麥皮的新枕頭。
對於羅氏而言,富也好貴也罷,這些都是虛的,她隻求命運多舛的女兒一輩子都能平平安安順順遂遂。
所以特地給素來火氣弱的花椒準備了新枕頭,又特地塞了一串兒紅線穿就的銅子在枕頭裏,就是為了給換了新房新床的花椒辟邪安魂用的。
花椒牢牢抱著枕頭跨過門檻,待秦家闔家進門之後,才是過來暖房的姻親故舊、四方鄉鄰,按著親疏遠近進門道賀。
花椒就覺得好像瞬間熱油鍋中被潑入了冷水一般,原本還莊重肅穆極具儀式感的正院中忽的人聲鼎沸語笑喧闐,竟然蓋過了不絕於耳的爆竹聲。
而秦家人卻是齊齊精神一振,秦老爹趕忙領著兒孫們忙著安置賓客、懸掛喜幛,還要趕忙點燃每間房屋中之前就已準備好了的油燈。
秦老娘領著姚氏忙著給賓客們散法封紅,杜氏同羅氏沈氏則徑直去了西跨院的大廚房,燒了一灶旺火,忙著燒開水煮甜茶,以招待賓客。
羅氏在臨去廚房之前,又特地囑咐了茴香,叫她帶著花椒回家先把新枕頭安頓下來。
茴香忙應了,牽著花椒回家去,香葉自是亦步亦趨地跟著花椒的,丁香眼珠子一轉,招手把舒妍舒妙姐妹也給帶上了。
茴香哭笑不得,香葉還則罷了,同丁香道:“我們就是回去放個枕頭,去去就來了,你還是留下幫著祖母大伯娘招待姐姐妹妹們吧!”
又同舒妍舒妙:“等用過席麵,再帶你們去內院好好逛。”
舒妍舒妙齊齊點頭,丁香卻嘻嘻地笑,指了指身邊的舒妍舒妙,道:“姐姐們都往廚棚裏幫忙去了,大姐還在西群房陪著貓兒,還剩下兩個妹妹,這不,我不帶上了嘛!”
因著秦家入宅歸火,不比旁的喜事兒,實在是忌諱諸多,所以今過來暖房的賓客雖眾多,卻鮮少有把家裏的孩子帶來的。
就算有,也大多是至親家已經曉事兒的大孩子,和周家灣上跟著祖母母親過來幫廚的丫頭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