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塵暴天氣形成的條件及原因
沙塵暴或強沙塵暴形成的主要原因有:易於大風和強風形成的氣候條件,沙、塵來源地的分布和不穩定的熱力條件等等。在諸條多件中,沙、塵源是沙塵暴的物質基礎,強風是沙塵暴產生的動力,不穩定的熱力條件是沙塵暴發展的主因,它會使風力加大、促使強對流發展,從而卷起更多的沙塵,加重沙塵暴的災害。
此外,沙塵暴發生前一段時間通常會幹旱少雨,天氣變暖,氣溫回升,這樣的氣候是沙塵暴形成的背景;地麵冷氣團前對流單體發展成雲團或颮線是沙塵暴發展並加強的中小環境係統;地形條件對風速的影響也很重要。當氣流由開闊地帶流入地形構成的峽穀時,空氣流動的速度就會加快,是促使沙塵暴形成的條件之一。
(2)沙塵暴天氣的危害
目前,沙塵暴天氣已經成為影響我國西北地區和華北北部地區的強災害性天氣。沙塵暴的出現,會導致房屋倒塌、交通供電受阻或中斷,汙染自然環境,破壞作物生長,甚至引起火災,傷害人和牲畜,給人們帶來的經濟損失和人身安全危害很嚴重。總結起來,沙塵暴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首先,沙塵暴的發生使生態環境惡化。沙塵暴天氣發生時,狂風裹著沙石、浮塵到處肆虐,所到之處空氣一片渾濁,黃沙嗆鼻迷眼,使當地呼吸道等疾病人數陡增。例如前些年,在金昌市發生的強沙塵暴天氣,當時監測到的室外空氣含塵量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內空氣含塵量為80毫米/立方厘米,嚴重汙染了人們的生活環境。這一數據是國家規定的生活區內空氣含塵量標準的40多倍。
其次,沙塵暴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沙塵暴發生時,大風卷起的大量沙塵蔽日遮光,使天氣陰沉,到達地麵的太陽輻射明顯減少。長時間的惡劣能見度,會使人心情沉悶,降低人們的工作學習效率。沙塵暴還能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腸胃疾病,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大風還會刮走農田沃土、種子和幼苗。強烈的沙塵暴還會使地表層土壤風蝕、沙漠化加劇。此外,由於覆蓋在植物葉麵上厚厚的沙塵會影響正常的光合作用,從而導致作物減產。大風還會使房屋倒塌,供電通信中斷,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
再次,沙塵暴發生時,也會給人們的生命帶來危害。十幾年前,發生在我國甘肅的一次沙塵暴造成了50人死亡,153人重傷。
最後,沙塵暴影響交通安全(造成飛機、汽車等交通事故)。沙塵暴天氣能見度降低,對交通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由於受沙塵的影響,飛機不能正常起飛和降落,嚴重的沙塵暴天氣還會損壞汽車、火車車廂的玻璃,甚至造成車輛的停運或脫軌。
(3)沙塵暴的防治
沙塵暴對人類的危害是嚴重的,尤其是近幾年,沙塵的泛濫經常給人們帶來生命和財產損失,為避免和減輕災害的發生,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①沙塵暴的發生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環境被破壞的結果。所以避免沙塵暴的發生,就需要我們加強環境的保護,給環境的保護以法律的依據。
②沙塵暴和土壤的沙漠化是分不開的,沙漠化的土壤給沙塵暴提供了物質來源。防治沙塵暴也需要恢複植被,加強生物防護體係,依法保護和恢複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進一步擴大,盡可能減少沙塵源地。
③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製宜製定防災、抗災、救災規劃,積極推廣各種減災技術,並建設一批示範工程,進行以點帶麵地逐步推廣,在沙塵暴多發區建立和完善綜合防禦體係。
④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控製人口增長,減輕人為因素對土地的壓力,保護好環境。進一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對自然資源進行可持續的利用與開發,減少人對自然的破壞。
⑤加大關於沙塵暴的發生、危害與人類活動的關係的科普宣傳力度,使更多的人認識到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重要性,讓人們自覺地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