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居高聲自遠—蟬(1 / 1)

為什麼蟬在樹上產卵卻在地下成蟲?

在炎炎夏日,伴隨著熱浪還有一聲高過一聲的蟬鳴。而在入夜以後,蟬的幼蟲就會從地下鑽出來爬到樹上蛻化成蟬。

金秋時節是蟬在樹枝上產卵的時節。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幼蟲就會孵化出來。這些幼蟲掉在地上,找鬆軟的泥土鑽進去,開始度過一段苦行僧般的生活,短的要兩三年,長的可能要六七年。美洲有一種十七年蟬,看名字就知道,比人類的成年期還要長,幼蟲要經過17年的“修行”才能長大。在這段時間裏,它吸食樹木根部的液體,經過幾年緩慢的生長,作為一個能量的儲存體爬出地麵。它用來挖洞的前爪還可以用來攀援。

蛻皮是由一種激素控製的。當蟬蛹的背上出現一條黑色的裂縫時,蛻皮的過程就開始了。蟬蛹的前腿呈鉤狀,這樣,當成蟲從空殼中出來時,它就可以牢牢地掛在樹上。蟬蛹必須垂直麵對樹身,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為了成蟲兩翅的正常發育,否則翅膀就會發育畸形。蟬將蛹的外殼作為基礎,就像從一副盔甲中爬出來,慢慢地自行解脫。整個過程需要1個小時左右。

當上半身獲得自由以後,蟬又倒掛著使它的雙翼展開。在這個階段,蟬的雙翼很軟,它們通過其中的體液管使它展開。體液管由液體壓力而使雙翼伸開。當液體被抽回蟬體內時,展開的雙翼就已經變硬了。如果一隻蟬在雙翼展開的過程中受到了幹擾,這隻蟬也許根本無法飛行,將終身殘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