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蟲的開發與利用現狀
據統計,地球上已知的昆蟲占整個動物界的60%左右,約有100多萬種。迄今為止,通過營養分析,全世界已確定有3650餘種昆蟲可供食用,其中已初步開發利用的昆蟲約有370種,我國約有100多種。當前,國內的食用昆蟲開發可歸納為三類。
(1)尚不能進行人工養殖、完全來自天然資源的食用昆蟲。如蟬、中華稻蝗、蜻蜓稚蟲、豆天蛾、玉米螟、金龜子幼蟲、螳螂、竹蟲等。
(2)可進行部分人工養殖的昆蟲。如蟻蛉、螞蟻、白蟻、菜青蟲等。
(3)可大量進行人工養殖的昆蟲。如蜜蜂、蠅蛆、家蠶、黃粉蟲、蟑螂、蝙蝠蛾、螻蛄等。
當前,提取昆蟲的營養素,特別是利用昆蟲生產營養保健品是昆蟲開發中研究最多並已形成一定規模的生產項目。實踐中應用最多的昆蟲是蠶蛹、蠶蛾、蜜蜂、螞蟻、白蟻、蠅蛆、黃粉蟲等,由它們開發生產的產品主要有蛋白粉、複合氨基酸、昆蟲酒、昆蟲糕點、昆蟲茶、昆蟲幾丁質等。
由於昆蟲的開發利用起步較晚,目前尚麵臨著許多問題。
(1)傳統飲食觀念的限製。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食用昆蟲的選擇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區域特點。在現實生活中,95%以上的消費者不習慣吃昆蟲,尤其是對以昆蟲整體為對象直接加工成的昆蟲食品。
(2)缺少統一的行政管理機構和相應的科研協調體係。當前,食用昆蟲產業的開發還處於初級階段,國家對昆蟲資源的開發缺少統一的管理,多數開發者處於分散、自發、自由狀態,缺乏行之有效的行業管理與指導,缺乏全局和長遠規劃。
(3)相關研究薄弱,飼養技術差,產業化程度低。目前,食用昆蟲的研究,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都相對薄弱。在食用昆蟲開發利用過程中,最為棘手的還是昆蟲成體大量人工繁育的問題。拿迄今確定的3650多種食用昆蟲來說,其中能夠進行人工繁育的較少,能夠大規模生產的更少。
開發食用昆蟲時應采取如下對策:
(1)加強產品宣傳,讓人們不斷提高認識,打破傳統飲食習慣的束縛,樹立新的飲食觀念,使人們普遍接受這一新資源食品。
(2)製訂綜合開發計劃,強化管理,開拓昆蟲開發作為一項新產業的行業前景,並提升該新興產業的科技含量。
(3)大力開發食用昆蟲的產前、產中和產後研究,為大規模的商品生產提供豐富的原料和堅強的技術保障。
2.昆蟲的經濟價值
昆蟲資源知多少?資源昆蟲是指昆蟲產物(分泌物、排泄物、內含物等)或昆蟲體本身可作為人類資源利用,具有重大經濟價值。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高新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將給昆蟲利用帶來前所未有的促進和發展。
(1)材料資源
作為工業原料和生物材料,昆蟲產物及昆蟲體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昆蟲產物如紫膠、白蠟、五倍子、胭脂紅等在軍工、化工、醫藥、食品工業等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資源昆蟲育種技術將取得突破性進展,紫膠、白蠟、五倍子、胭脂紅等昆蟲產品經過育種技術和加工技術的改造,將產生出更多的新產品,開發出更廣闊的新用途。
作為生物材料,昆蟲的應用範圍很廣。昆蟲是一座巨大的幾丁質資源庫,昆蟲身體中的主要結構組成是幾丁質。幾丁質是一種糖蛋白,幾丁質-蛋白質複合物的研究,以及它在昆蟲體壁形成過程中的作用等方麵的研究,可能使幾丁質作為人造皮膚等生物材料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初步應用於臨床。作為一種特殊的糖蛋白,幾丁質在醫學上還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昆蟲體內還含有豐富的脂肪,這些脂肪類物質可以作為高級化妝品、高級潤滑油,可以利用高新技術大規模地工廠化生產昆蟲,然後提取特殊的工業油料。
昆蟲體內的一些特殊性質的酶、激素、蛋白質、色素都可能通過生物技術,如克隆技術、細胞離體培育、基因導入等,實現工廠化生產,得到醫學或其他特殊目的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