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戴·赫·勞倫斯(2 / 3)

《兒子與情人》是勞倫斯的成名作,也是一部帶有明顯自傳色彩的作品。它的基本情節是這樣的:

在保羅·莫瑞爾家裏,父親是一個性格粗魯、沒有文化的煤礦工人,母親則是一個出身在中產階級家庭,既有文化修養又有誌向和追求的清教徒。兩人由於性格、文化和誌向上的差異,夫妻關係形同虛設。在兒子沒有出生之前,母親便從精神上遺棄了丈夫;兒子出生以後,母親便把自己的愛全都轉移到兒子身上。

莫瑞爾一出生,便從精神上取代了父親的位置,與父親處於一種對立的位置,而對母親則扮演著情人的角色。

他崇拜母親、依賴母親,一切以母親為中心,甚至覺得隻有和母親在一起才有真正的快樂。長大以後,莫瑞爾有了自己的女友,而母親對此則十分不滿,她覺得是兒子的女友把她自己兒子的感情剝奪了,進而千方百計阻撓兒子和女友結合。

莫瑞爾的第一個女友,是一個全身心陶醉在基督夢幻中的女孩,她鄙視肉體生活,隻追求精神戀愛。莫瑞爾和她可以談小說、詩歌、藝術和音樂,卻很少有情人的激動。

莫瑞爾的第二個女友和第一個剛好相反,她是一個渾身充滿熱烈、野蠻、生氣勃勃的肉欲和性感的女孩。莫瑞爾和她在一起,隻覺得渾身顫抖,熱血奔湧,難以自持,徹底的情欲暴露無遺,但是,他們精神上卻沒有溝通的餘地,莫瑞爾隻好又和她分手了。

莫瑞爾的交友接連失敗後,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存在什麼問題,最終他發現有母親在身邊,他就不可能和別人相愛。母親對他說:“你還沒有遇到合適的人。”他回答:“隻要你活著,我就找不到合適的人。”

不久,母親病逝了。莫瑞爾失去了精神支柱,他迷茫地離開家鄉,去外地尋找新的生活。

這就是《兒子和情人》的故事梗概。

《兒子與情人》反映了西方工業革命給人際關係、人的心理和精神帶來的變化甚至畸變。小說中父親代表了工業化前的礦工形象;母親是工業化的產物,她有著較多人類文明的成分。他們在理想和個性上的差異,滲透著曆史進程的烙印。

“戀母情結”也反映著深刻的社會根源,無論封建宗法製度還是現代機械文明,它們都不允許人的自然情感的發展。小說中的母子戀情,是曆史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異化,一種人性的扭曲。正因為這樣,《兒子與情人》這部小說把人的感情、家庭關係和心理學、社會學結合起來,這對於深入地探討現代工業文明對人的心理和精神所造成的影響,有著深刻的意義。

同時,勞倫斯的這部小說,在敘事方式上十分平易、自然,一點兒沒有炫耀的感覺,加上優美的自然景色描寫,使作品具有強烈的美感。

巔峰之作

center代表20世紀的世界文學

勞倫斯文學成就最高的作品是《虹》和它的姊妹篇《戀愛中的女人》。

《虹》仍以勞倫斯故鄉——英國中部受到機器生產嚴重侵蝕的鄉村為背景,作品以調整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為主題,描述了居住在諾丁漢郡馬希莊上的布朗溫家族中的三代人追求人生理想的不同曆程。

第一代湯姆·布朗溫是個典型的生活在19世紀中葉的英國農民,他忠厚、富裕,整日與大自然為伍。他與妻子不和,卻始終維係著婚姻,因為他們要求對方的並不高,隻要適當滿足彼此的性要求就可以了。勞倫斯認為這對夫妻的關係是完美的,因為夫妻之間,不但應合為一體,而且還要保持各自的獨立性,但他又認為這並不理想,應該被更完美的關係所代替。

第二代安娜和威爾之間,又前進了一步,他們婚後沉湎於兩性生活,以至於到了忘記一切的程度。漸漸地,他們感到不滿足了。威爾在陽光透射過教堂彩色玻璃所折射的絢麗焦點中,獲得了宗教的啟示,可安娜卻對此持有疑問,她覺得教堂拱頂上麵還有藍天,彩色玻璃形成的彩虹是假的,她要求高於頂層之上的自由權利。兩人因看法不同而開始鬧矛盾,最終威爾沉迷於木刻教學,安娜則在家裏不斷地生育兒女。

探索人生落到了第三代安娜和威爾的女兒厄秀拉身上。厄秀拉作為工業化時代的產兒,受過高等教育,具有現代意識和獨立精神。她和一個英國軍官相愛以後,一度沉湎於肉欲,但隨即她發現隻有這樣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精神生活。於是她寄希望於科學,又寄希望於教師,以及情人斯克裏賓斯,但都失望了。但她沒有絕望,她終於找到了那標誌她與大地之間立約的彩虹,那啟示人類必將邁向新高度的彩虹。